学术投稿

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关键词:复方止咳胶囊, 抗菌作用,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抗菌作用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止咳胶囊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在18.8~75 mg/mL之间;复方止咳胶囊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0.9,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结论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给予凯因益生(第1~4周300万IU/d,以后改为300万IU,间日肌肉注射1次)及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治疗6月,B组38例单用凯因益生治疗,C组38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3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A组降幅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在HBeAg及HBV-DNA阴转率方面,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两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FNα-2b联合拉米夫定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新生;张经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中草药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一种以卡波姆为基质,以黄连、虎杖、丁香、五倍子、仙鹤草、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阴道用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用卡波姆、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回归方程为C=15.379 3A+0.370 6,r=0.999 9,浓度线性范围是4.0~12.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64%.结论制备的凝胶符合所定的质量标准,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作者:陈枝岚;李力;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8例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序贯疗法和单纯静脉滴注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头孢呋辛钠(酯)序贯疗法,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静脉滴注疗法,疗程均为5~10 d.结果两组病情恢复指标(平均退热、咳喘消失、罗音消失、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为92.11%(35/38),细菌清除率为91.89%(34/37),对照组有效率为94.28%(33/35),细菌清除率为93.94%(31/33),两组间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呋辛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与单纯静脉滴注疗法疗效相似,但更经济、方便、安全.

    作者:彭蕻琳;罗育新;陈小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醋酸泼尼松片含量测定的2种方法比较

    目的应用2种方法测定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并比较其精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分别对3批待检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2种方法结果不一致,UV法已经不适用于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测定.结论HPLC法测定该产品含量,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董敬远;程振宇;陈淑蕙;陶志敏;张淑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柱,每1000mL含磷酸二氢钾3.4 g、十二烷基硫酸钠1.7 g的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4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35 7~0.357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77%(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三黄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海燕;薛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4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5月出院的呼吸内科病历48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只有洛美沙星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抗菌药物的DUI<1.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陈晓波;李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伊柔美白洁面乳质量控制及功效评价

    目的建立伊柔美白洁面乳的质量标准,并对其洗净力进行考察.方法将伊柔美白洁面乳与市场同类产品作平行对照试验,进行质量分析和洗净力试验.结果该制剂的质量及洗净力均达到市场同类产品效果.结论伊柔美白洁面乳具有清洁皮肤作用.

    作者:陈雅;杨征;吴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颗粒中两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颗粒中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Diamonsal C18柱(200mm×4.6 mm,5μm)为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46 nm,以0.025 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3.0)-乙腈(79:2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结果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可良好分离;磺胺甲(口恶)唑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4~4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0.24%;甲氧苄啶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08~0.8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0.35%.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两组分的分离效果好.

    作者:赫晓军;尚秀敏;刘红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山东省滨州市社区人群降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山东省滨州市社区人群降压药物应用现状及与高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城市、农村15岁以上居民共12 062人进行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及2周内高血压服药情况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3.43%,服药率为45.01%,控制率为9.34%,城市明显高于农村;高血压治疗以单用1种降压药及国产复方降压制剂为主,单一用药者多服用二氢吡啶类短效钙拮抗剂,复方降压制剂在城市人群中多服用复方罗布麻片和北京降压0号,农村人群多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效果以长效、复方降压制剂较好.结论滨州市城乡居民中高血压者常服用药物为价廉的国产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国产复方降压制剂;高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与服药率低、联合用药及服长效制剂者较少有关.

    作者:韩吉福;韩玉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钾镁极化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钾镁极化液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88.57%和73.33%(P<0.05),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钾镁极化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延缓肝纤维化的作用均明显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钾镁极化液.

    作者:张东坡;郭燕华;廖朝峰;刘莹珍;俞冰;张书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金钱草及其民间混用品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效用

    目的研究金钱草及其民间混用品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效用.方法选择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作为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将金钱草及其混用品种水提取物灌胃给药,持续4 d.采用磷钨酸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水提取物能显著地减少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结论金钱草及其混用品种水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效用.

    作者:魏绍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单味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

    目的了解单味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概况.方法复习近期有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很多中药具有治疗癫痫的作用.结论今后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寻求高效、低毒或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用于治疗癫痫.

    作者:祁金文;马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婚未育妇女宫颈糜烂100例

    目的探讨已婚未育妇女宫颈糜烂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保妇康栓、波姆光、波姆光+保妇康栓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波姆光治疗是目前已婚未育妇女宫颈糜烂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俊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止血敏致严重药疹的临床处理

    止血敏致严重药疹较少见,笔者在临床所见的7例患者均属迟发型,于用药后2 d左右出现,皮疹部位以腋下、腹部、背部及臀部为主,严重者红斑充血明显,伴脓疱.对严重药疹的处理上应立即停药及抗过敏治疗,护理方面应注意保护性隔离,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等,处理措施应果断、及时,有效控制病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丽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硫樟脑洗剂中樟脑含量

    目的建立硫樟脑洗剂中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5 nm,△λ为1 nm.结果样品浓度线性范围是1~20mg/mL, 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1.08%.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硫樟脑洗剂中樟脑的含量.

    作者:张春泉;陈玲玲;刘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单剂量加替沙星口服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口服后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将18只Beagle犬分为3组,分别灌服34,17,8.5 mg/kg加替沙星,于给药后0.5,1,2,4,6,8,12,24,36,48,60 h取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分析.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吸收相半衰期(t1/2ka)分别为(0.82±0.96),(0.78±0.77),(1.33±0.43)h,消除相半衰期(t1/2 ke)分别为(7.33±1.79),(6.32±3.28),(5.34±2.60)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6.32±2.32),(3.95±2.18),(5.77±1.62)h,峰浓度(Cmax)分别为(6.31±2.66),(2.67±0.64),(0.64±0.30)m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60)分别为(110.86±43.76),(41.93±5.58),(8.58±2.70)μg·h/mL.结论加替沙星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高,代谢慢,临床使用方便.

    作者:李绪春;朱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对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微丸成球性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格列齐特缓释微丸的优处方为格列齐特15 g,微晶纤维素25 g,乙基纤维素3 g,硬脂酸6g;佳工艺为以水作黏合剂,用量35%,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挤出转速30 r/min,50 r/min高速剪切1 min,30 r/min滚圆5 min.所制微丸圆整度好,平面临界角12.1°,收率94.8%;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作者:张蓉;方瑜;曹德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岩黄连的研究进展

    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综述岩黄连的研究情况,包括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结果提示,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蒋伟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肤乐宁洗剂中4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鉴别肤乐宁洗剂中苦参、紫苏叶、花椒和蛇床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建立了4味药材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鉴别法.结论此方法适用于肤乐宁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华;黄健;陈淑映;李子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抗菌作用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止咳胶囊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在18.8~75 mg/mL之间;复方止咳胶囊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0.9,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结论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