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关键词:复方止咳胶囊, 抗菌作用,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抗菌作用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止咳胶囊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在18.8~75 mg/mL之间;复方止咳胶囊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0.9,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结论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制订麻醉药品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05-2006年2月门急诊麻醉药品消耗量和限定日剂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该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在合理使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作者:张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蟑螂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干预

    目的研究蟑螂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CCl4和卡介苗、脂多糖制备肝损伤动物模型,给予蟑螂提取物后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肿瘤坏死因子(I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活性.结果蟑螂提取物高、中、低3种剂量均可使肝损伤小鼠血清升高的AST,ALT和TNF-α,IL-6,IL-10的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蟑螂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动物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高永翔;扈晓宇;钟森;龚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注射用重酒石酸长春瑞滨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重酒石酸长春瑞滨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重酒石酸长春瑞滨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0.05mol/L磷酸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加800 mL水溶解后,加三乙胺10mL,混匀,用磷酸调节pH=4.0,再加水至1000 mL)-乙腈(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8 nm.结果与放置0 d时比较,低温(4±2)℃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重酒石酸长春瑞滨在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作者:朱丽;徐为公;赵广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乳酸依沙吖啶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乳酸依沙吖啶凝胶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卡波姆为主要基质制备乳酸依沙吖啶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62 nm波长处测定主药含量.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37%,样品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凝胶稳定无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

    作者:曾德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黄芩滴眼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黄芩滴眼剂的制备方法.方法以0.05%卡波姆为基质制备滴眼剂,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对结膜炎、角膜炎等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可行,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黄芩滴眼剂治疗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患有较好效果,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彭向萍;谢安永;刘道刚;古碧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02-2004年两病种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的费用构成分析

    目的对两病种住院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构成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2-2004年每年4~12月呼吸内科肺炎和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案资料,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其费用构成比例和变化情况.结果总体费用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药费和检查费的比例;在两病种不同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均为高,在不同付费方式中军队患者的费用低,医保患者的费用高.结论住院患者的药费和其他医疗费用构成比例不合理,需要有效地利用相关医疗卫生资源去调整.

    作者:万日义;林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筛选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形态,激光散射测定Zeta电位和粒度分布,高速离心法测定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为50~200 nm,平均粒径为120nm,Zeta电位为-17.14mV,包封率为50.87%.结论阿克他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为开发阿克他利静脉注射被动靶向制剂奠定了试验基础.

    作者:周学锋;张娜;黄桂华;王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岩黄连的研究进展

    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综述岩黄连的研究情况,包括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结果提示,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蒋伟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单味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

    目的了解单味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概况.方法复习近期有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很多中药具有治疗癫痫的作用.结论今后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寻求高效、低毒或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用于治疗癫痫.

    作者:祁金文;马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PASS监测潜在不合理用药医嘱286条分析

    目的监测分析医院临床用药医嘱中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全院一天中所有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潜在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35%,其中由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占81.82%,因药物注射剂体外配伍引起的占12.24%.结论医院应用PASS系统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张新春;李慧;李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4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5月出院的呼吸内科病历48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只有洛美沙星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抗菌药物的DUI<1.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作者:陈晓波;李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南京地区上市西药剂型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市西药剂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南京地区上市西药剂型研究数据库,运用相对分析法对数据库的计数资料作统计和分析.结果上市西药剂型61种,有效成分1 296个,制剂品种1 982个;1个有效成分有1种或2种剂型的品种占88.0%;注射剂占34.9%,片剂占33.5%,胶囊剂占12.5%;口服缓释和控释、透皮给药等药物传输系统占3.53%.结论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为上市西药的主要剂型,国内药品的剂型谱较窄,应加强对口服固体制剂及注射剂的药剂学评价工作,药物传输系统制剂的比例较低,急需开发.

    作者:朱含涌;韦龙静;任义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郁安神胶囊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解郁安神胶囊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岛津C18柱(250 mm×4.6 mm,5μm),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栀子苷线性范围是120.8~604.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9%.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解郁安神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

    作者:曹志胜;杨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出血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脑出血(CH)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14天进行心电图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监测,并作数据分析.结果脑CH患者起病后第1天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有明显异常变化,第7天、第14天随病情好转,异常变化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CH急性期易引起继发性心肌损害,抢救时应兼顾心脏情况.

    作者:阮海娃;孙新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院54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的ADR报告54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ADR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占53.7%),与该院的实际用药情况有关;肝病治疗及辅助药物引起的ADR多(48.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7.8%).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

    作者:严俊;朱幸芳;茹仁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对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微丸成球性和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格列齐特缓释微丸的优处方为格列齐特15 g,微晶纤维素25 g,乙基纤维素3 g,硬脂酸6g;佳工艺为以水作黏合剂,用量35%,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挤出转速30 r/min,50 r/min高速剪切1 min,30 r/min滚圆5 min.所制微丸圆整度好,平面临界角12.1°,收率94.8%;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格列齐特缓释微丸胶囊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作者:张蓉;方瑜;曹德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止咳胶囊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平皿法,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抗菌作用观察复方止咳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复方止咳胶囊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标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在18.8~75 mg/mL之间;复方止咳胶囊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0.9,1.8,3.6 g/kg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天数.结论复方止咳胶囊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朱萱萱;奚兆庆;张忠华;邱召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8例

    目的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用敏感菌抗生素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鱼金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3 d为一疗程.结果退热时间观察组为(1.1±0.4)d,对照组为(2.3±0.7)d;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为(2.0±0.5)d,对照组为(3.2±0.7)d.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鱼金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蔡周权;罗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中草药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一种以卡波姆为基质,以黄连、虎杖、丁香、五倍子、仙鹤草、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阴道用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用卡波姆、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回归方程为C=15.379 3A+0.370 6,r=0.999 9,浓度线性范围是4.0~12.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64%.结论制备的凝胶符合所定的质量标准,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作者:陈枝岚;李力;刘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硫樟脑洗剂中樟脑含量

    目的建立硫樟脑洗剂中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5 nm,△λ为1 nm.结果样品浓度线性范围是1~20mg/mL, 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1.08%.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硫樟脑洗剂中樟脑的含量.

    作者:张春泉;陈玲玲;刘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