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纵隔手术过程中实施B超监测的作用探讨

蔡昺;谢秀英;李艳琴

关键词:B超监测, 宫腔镜治疗, 子宫纵隔
摘要: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常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即经阴道或经腹切除纵隔,此方法创伤大,手术及分娩的并发症多.自2000年7月以来,我们对子宫纵隔实行B超监视下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从成人护理大专生的学习状态反思教学改革

    对成人护理大专生的人员构成、知识构成、学习动机、学习方面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引出对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重点和教学态度的五大思考.

    作者:吴卓洁;林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三步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法及其原理探讨

    新三步八法是在传统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步八法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新的推拿手法.三步是指手法治疗时患者的俯卧、侧卧和仰卧3种体位,八法是指治疗过程中的推、拿、按、摩、牵、抖、揉、运八法.

    作者:姜劲挺;刘保健;曾昭洋;刘建军;宋贵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国产医学教学模拟系统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使用体会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对其临床思维、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见习和实习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学校和医院都感到头痛的难题.理论上好的学习对象是患者或真实的人体,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教学要求的提高,在患者身上学习和训练临床技能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模拟仿真教学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矛盾,而且具有许多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可以预料,仿真技术会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创造条件.

    作者:白梦清;倪莹;余铭鑫;何云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它主要强调对医疗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因此,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终目标和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如何让这门课程适应目前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现提出几点意见,与同行探讨.

    作者:史素娟;张连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专生应正视自我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在的中专生对自己的前途普遍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如何学习,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荒废在网络游戏、聊天、恋爱和各种社会活动上……中专生活该如何度过,如何让自己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名中专生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作者:惠爱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五加双参片中主要药材药理研究概况

    刺五加、党参、当归中所含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提高机体耐受力的作用.以刺五加、党参、当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五加双参片具有益气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并有抗疲劳、耐缺氧及镇静和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扶正祛邪,减小体内外多种理化因子对机体损害的作用.现简介近年来对其主要药材的药理研究概况.

    作者:徐莉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自我评价

    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赵华明;王维;邢学武;张春敏;尚凡晶;陈钢钢;郜原;张林明;郭建锴;陈显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主要是:(1)生源数量减少,招生困难;(2)生源质量下降.现就生源质量下降给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在更新教育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作者:何燕华;牛亚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应激源致心绞痛发生的调查与护理干预对策

    军事训练是部队官兵的必修科目.紧张而艰苦的训练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应激源,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则会导致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这些不良情绪反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通过对120名部队官兵训练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生心绞痛者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为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刘军;王丽君;寻丽彬;关兰荣;张立红;张玥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白磷的自燃恰恰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白磷——对红磷转变成白磷演示实验的改进

    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红磷转变成白磷的实验时,根据课本介绍,当看到黄色蒸气并且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黄色固体附着时,说明红磷转变成白磷了.在实际教学中,仅有这些还很不够,学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教师,似乎不相信有白磷生成,教师也觉得说服力不够.如何能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了白磷?将这一实验稍加改进就会看到白磷的自燃,而这恰恰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了白磷.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广西某中专学校护生心理健康需求调查

    中专新生进入学校后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改变,是与家长、教师、同伴互动体系的改变.在广西,少数民族学生占较大的比例,大多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收入低,学生面对的各种压力很大[1].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以及学生自身的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作者:李春坚;韦义萍;冯延;陈海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正常接生部分模型的制作

    正常接生对于助产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项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模拟正常接生操作更逼真,学生人人能动手,且能反复进行练习,体会胎儿的分娩机制;更好地掌握保护会阴的时机和方法;熟练掌握粗棉线结扎脐带,气门芯套扎脐带,消毒、包扎脐带的方法;协助娩出胎盘,我校妇产科学教师及实验带教教师广开思路,在已采购模型的基础上,对某些易损部位及不易购买模型进行改进和制作,达到能反复多人使用的效果,主要包括外阴、胎儿脐带、胎盘3个器官的制作,本文就制作方法及使用体会进行总结,与同道共勉.

    作者:石新娣;童八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加强护理学实验管理提高护理学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护理学实验课协助带教的实践经验,阐述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闫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从纵向看,教师要组织好课的开始、课的进行、课的结束.组织好课的开始,就是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其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的学习内容上;组织好课的进行,就是能够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教材,并能始终有效地保持学习的热情;组织好课的结束,就是能够归纳和点明本节课的中心、重点,加深印象,布置好作业,按时结束不拖堂.

    作者:周丽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从三个层面看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

    高校稳定是指高校有序运行的一种状态.高校稳定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社会稳定工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与高校总体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从这些不同层面正确看待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无疑对高校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汪永锋;李楷;张艳;冯宜蒀;霍黎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几大误区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当前仍存在几大误区:在价值取向上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泛滥;功利主义普遍存在.

    作者:韦笑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性别、专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存在差异:申请科研项目的主动性男生高于女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本科生高于专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主动性还需加强,学校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指导措施.

    作者:张瑛;张建国;葛晓毅;董天瑶;高春燕;孙琴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带水皮囊在女患者导尿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是医院为尿潴留患者排出尿液、解除患者痛苦、协助临床诊断、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腔内化疗的常用方法.在实验课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在模拟人身上示教,学生练习操作程序.但在模拟人身上练习只是熟练了操作程序,而未形象地演示尿液引流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因此,笔者在准备实验时,将一个带水皮囊做成一个膀胱放入模拟人盆腔内,接尿道处放置一个小活塞(导尿管能捅开).学生在练习导尿术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便秘是消化道常见的症状,其中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被称为功能性便秘(FC).在临床上,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1],又称之为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在美国,以便秘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就已超过250万[2],还有更多的服用轻泻剂的患者.戴菲等[3]自评问卷方式对1 535名健康人进行调查,FC总患病率为9.18%,其中男性为7.28%,女性为11.04%,60岁以上者为14.84%.

    作者:李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职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式的探讨

    分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高职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方式.

    作者:赵佩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