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自我评价

赵华明;王维;邢学武;张春敏;尚凡晶;陈钢钢;郜原;张林明;郭建锴;陈显久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道德素质, 自我评价
摘要: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3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39例)和帕罗西汀治疗组(24例),疗程均为8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有效率为84.6%,帕罗西汀治疗组有效率为41.7%,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HAMD、NDS和MMSE总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帕罗西汀治疗组为37.5%,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晓峰;王小全;王根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护生就业心态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

    目的 进一步了解护生的就业心态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护生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心态,并为做好护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态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1190名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于是否已做好就业准备的问题,回答是的护生占37.9%,回答否的护生占40.4%;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的护生占59.8%;已实习与未实习护生在对所学护理专业满意度、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心态、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培训程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心态.

    作者:周静;廖海涛;李豪;陆鹏色;刘妳;韦义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利用简单硬件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教学实验室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其已成为发展快的分析化学研究课题之一[1].HPCE也成为药检所和众多三甲医院药学部的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王刚;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职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式的探讨

    分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高职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方式.

    作者:赵佩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白磷的自燃恰恰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白磷——对红磷转变成白磷演示实验的改进

    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红磷转变成白磷的实验时,根据课本介绍,当看到黄色蒸气并且玻璃管内壁冷的地方有黄色固体附着时,说明红磷转变成白磷了.在实际教学中,仅有这些还很不够,学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教师,似乎不相信有白磷生成,教师也觉得说服力不够.如何能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了白磷?将这一实验稍加改进就会看到白磷的自燃,而这恰恰证明红磷确实转变成了白磷.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子宫纵隔手术过程中实施B超监测的作用探讨

    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常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即经阴道或经腹切除纵隔,此方法创伤大,手术及分娩的并发症多.自2000年7月以来,我们对子宫纵隔实行B超监视下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昺;谢秀英;李艳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血红蛋白电泳标本的制备与保存

    血红蛋白病特别是地中海贫血在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十分常见,内陆地区较少见.血红蛋白电泳诊断是该病的主要确诊手段之一.制备、保存该类标本作为医学相关类学科的教学标本,在投影教学、幻灯片课件制作或教学示教中很有必要,特别是内陆地区.现介绍血红蛋白电泳方法与标本的保存.

    作者:陈加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生长所致的疾病.目前,已建立猕猴、家兔、大鼠的诱发动物模型,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人的子宫内膜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动物模型,较其他类型动物模型更有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作者: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从三个层面看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

    高校稳定是指高校有序运行的一种状态.高校稳定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社会稳定工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与高校总体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从这些不同层面正确看待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无疑对高校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汪永锋;李楷;张艳;冯宜蒀;霍黎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转变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003年,我院解剖学教研室与医院手术室取得联系,建立了多功能模拟手术实验室,转变了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丰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许多学校着力于与市场接轨,以其独有的前瞻性积极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曾学玲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伊宁卫生学校新生HBsAg阳性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入学新生HBsAg阳性情况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学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携带率.通过普查,及早发现传染源,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HBsAb阴性学生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力,从而减少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按照要求每批检查都设有阳性及阴性对照.检查总人数为4 246人,HBsAg阳性率为5.04%.结论 对HBsAb阴性的学生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宣传工作,为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其感染乙肝病毒.所有医务工作者都有义务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结果 加强对HBsAg阳性学生的管理是防疫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韩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职院校应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体系,把就业导向贯穿到教育质量标准制订、保障、控制、评估等环节中,从而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作者:朱发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对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教研课题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得到锻炼,并通过教学研究的锻炼不断进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研究可使教师进步得更快、提高得更多.因此,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研究一般可以分为3个基本步骤:教研课题设计、实施教研计划、整理与分析资料并得出研究结论.其中,课题设计是重要的一步,决定着整个教学研究的成败.本文就教研课题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以供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参考,或许可以使一些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少走弯路.

    作者:姜新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党校两级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党校两级办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以充分发挥其平台和阵地作用.

    作者:马永忠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新时期高校体育实践的三个层面

    通过查阅和分析有关的高校体育研究文献,结合高校体育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在宏观思路上要转变观念,在中观策略上要明确基本要求,在微观操作上要抓住课堂阵地等三个层面的观点,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徐学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一项新兴的教育制度,正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现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针对问题提出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各地区协调发展、优化学科设置和结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活动等几项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作者:严慧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课程改革

    在实施中职护理专业药物学课程改革时要以新大纲、新教材的改革为切入点,强化教师的课改意识;以应用为目的,加大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改进课程评价方式.

    作者:章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它主要强调对医疗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因此,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终目标和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如何让这门课程适应目前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现提出几点意见,与同行探讨.

    作者:史素娟;张连鹏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