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史素娟;张连鹏

关键词:医学院校, 计算机基础, 课程改革
摘要: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它主要强调对医疗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因此,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终目标和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如何让这门课程适应目前学生的现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现提出几点意见,与同行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谈大专生自信心的培养

    谈大专生自信心的培养,找出导致大专生自信心下降的原因以及培养大专生自信心的方法.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解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我们进行了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旨在了解影响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亚高原地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程海萍;王秀娟;文国颖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问题主要是:(1)生源数量减少,招生困难;(2)生源质量下降.现就生源质量下降给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社会效益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并在更新教育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与对策.

    作者:何燕华;牛亚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角色体验型教学模式在注射法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培养护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传统的模拟操作练习基础上采用学生角色体验型教学模式.结果 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结论 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吴玲芬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教研课题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得到锻炼,并通过教学研究的锻炼不断进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研究可使教师进步得更快、提高得更多.因此,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研究一般可以分为3个基本步骤:教研课题设计、实施教研计划、整理与分析资料并得出研究结论.其中,课题设计是重要的一步,决定着整个教学研究的成败.本文就教研课题设计的原则进行探讨,以供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参考,或许可以使一些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少走弯路.

    作者:姜新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浅谈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在分析医学院校物理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宋清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提高眼科学见习教学质量

    眼科学的临床见习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十分重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认为只有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嘉莹;杨棉华;郑小薇;徐威;温翠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转变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003年,我院解剖学教研室与医院手术室取得联系,建立了多功能模拟手术实验室,转变了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丰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研究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性别、专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存在差异:申请科研项目的主动性男生高于女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本科生高于专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主动性还需加强,学校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指导措施.

    作者:张瑛;张建国;葛晓毅;董天瑶;高春燕;孙琴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浅谈

    医学院校通过共建形式与医院共同建立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当前情况下出现的一类新型的临床教学基地.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是1997年首批通过的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05年通过广东省卫生厅、高教厅组织的非直属附属医院评审后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作者:黄巧娱;董临江;贺敬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从三个层面看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

    高校稳定是指高校有序运行的一种状态.高校稳定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社会稳定工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与高校总体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从这些不同层面正确看待高校稳定工作的地位,无疑对高校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汪永锋;李楷;张艳;冯宜蒀;霍黎昕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探讨

    目的 探讨治学型学习指导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校2002级中药专业丙班学生采用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教学,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评价.结果 支持该教学方法的学生占90%以上.结论 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陈淑瑜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一项新兴的教育制度,正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现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针对问题提出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各地区协调发展、优化学科设置和结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活动等几项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作者:严慧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确定试卷的容量

    试题量的大小对一次考试的可信性与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现就此进行探讨,首先提出题元化的概念,然后建立确定小试卷容量的统计学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划分题元.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浅谈药学类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药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对药学类实验室实施规范管理可有效地提高药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作者:罗艺志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药不良反应探析

    随着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正逐渐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但同时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据全国第十六届药剂科主任年会提供的资料,目前已知可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材有243味.怎样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是一个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和中西药物的合理配伍应用,对于提高中药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朱丽;朱波;刘洋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高职院校应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体系,把就业导向贯穿到教育质量标准制订、保障、控制、评估等环节中,从而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

    作者:朱发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重组骨盆教学理论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在女性骨盆相关理论教学中,骨盆的功能、特征以及骨性标志的理论知识在解剖学中讲授,其余内容在妇产科学中讲授.骨盆的组成、分界线和骨盆平面及其径线在妇产科学教材的女性生殖器的解剖一章中介绍,而骨盆测量在妇产科学教材的产前检查一章中介绍.在医学教学中,解剖学是在第一学期开设,而妇产科学是在第四学期开设.

    作者:楚国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从3例呼吸、心跳骤停外籍患者的成功抢救浅谈简陋条件下的心肺脑复苏

    笔者随第14批援外医疗队在马达加斯加工作期间,成功抢救过几位因全脊麻或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利用简单硬件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教学实验室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其已成为发展快的分析化学研究课题之一[1].HPCE也成为药检所和众多三甲医院药学部的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王刚;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