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王莉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客观评价.方法:对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的种类、用量、金额、DDDs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用药金额分别为362.05,586.32,716.12,818.22万元,呈上升趋势,临床应用以低分子肝素居首位,新型抗凝血药物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结论:该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抗凝血药物镲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洪;杨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提取方法除醇提法与水提法外,近年超声提取法、回流法、索氏提取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水提醇沉法等也有应用,既提高了收率,又降低了成本;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比色法等.
作者:冯祚臻;俸小平;官东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某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该院5年来(2000-2004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中成药的DDDs及总金额均有上升,居前3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通天口服液;用药金额排序居前两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结论:该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以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等常见,但影响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因素较多,应提倡合理用药.
作者:吴杲;吴汉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针对我国违法药品广告屡禁不止的现状,结合相关法律对我国药品广告监管制度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体制上的缺陷,提出加强药监部门与工商部门的沟通合作以及药监部门自身建设等促进和改善我国药品广告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孟光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制六味乳痛消颗粒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经验自拟处方并制备六味乳痛消颗粒剂,并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50例.结果:制备方法简便可行,治疗总有效率96.0%.结论:本制剂组方合理,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韩石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鱼丙涂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鱼丙涂剂的稳定性.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对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达85%.结论:鱼丙涂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邓代全;冯碧敏;张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以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为主药的阴道栓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明胶、甘油为基质,用热融法制备.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栓剂中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结果:该品无刺激性,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测定方法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齐菲;许伟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测定双嘧达莫的含量采用shimack-VPODS色谱柱,以磷酸溶液(1→3)调节pH值至4.6的0.1%磷酸二氢钠-甲醇(20: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测定银杏总黄酮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以磷酸溶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线性范围双嘧达莫为6.12~24.48μg/mL,银杏总黄酮为0.047 6~0.190 4μg/mL.双嘧达莫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85%;银杏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0.69%.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银杏达莫注射液.
作者:张雪梅;刘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改进甲硝唑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甲硝唑与羟苯乙酯在乙醚中溶解度的差异,用乙醚提取除去羟苯乙酯.结果:排除了羟苯乙酯造成的波长短移、结果偏高等干扰,该法平均回收率100.2%(RSD=0.73%).结论:该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改进原标准.
作者:曾茂法;张学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工艺,按比例将药物原辅料混合均匀,在离心造粒包衣机内,通过喷洒黏合剂并进行高速滚制,将药物粉末黏合成大小均匀、圆球度好的微丸,再把滚制好的微丸进行烘干、包衣、充填胶囊,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该品在1.5~13.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79%.结论:该制备方法可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斯玲;杨平爱;马红萍;厉建强;张方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鉴别六味地黄浓缩丸及其伪劣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包装、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伪劣品的做工粗糙,不含有效成分或含量减少.结论:伪劣品无防病、治病效果.
作者:刘紫全;叶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黄芪生脉饮的定量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主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95~7.4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7%.结论: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黄芪生脉饮的质量.
作者:裘飞君;王岳钧;俞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免煎中药饮片组成的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试验组(50例)口服免煎中药饮片组成的加味生化汤,对照组(50例)口服传统药饮片组成的加味生化汤,疗程均为3 d.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免煎和传统中药饮片组成的加味生化汤都有明显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和缩短出血时间的作用.
作者:金玉琴;潘新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考察聚丙烯(PP)输液袋对二羟丙茶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吸附程度.方法:分别将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加入PP袋装输液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及吸附率.结果:PP输液袋对二羟丙茶碱的大吸附率为4.84%,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大吸附率为13.76%.结论:临床上配伍PP袋装输液时,二羟丙茶碱应在4 h内滴注完毕,地塞米松磷酸钠应在2 h内滴注完毕.
作者:陈方亮;程亚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丁香罗勒油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复方丁香罗勒油在冷、热和常温条件下的质量变化.结果:在低温(-20℃)和高温(80℃)区间,以及常温贮存0~18个月的条件下,复方丁香罗勒油性状、鉴别、相对密度、折光率和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在高温、冷冻和常温条件下贮存,复方丁香罗勒油的质量稳定.
作者:邹亚群;李东;陈丽娜;聂中越;邹静;王大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根据本院应用合理用药网络系统的实践,总结其对临床药物治疗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干预,对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监测和审查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指出该系统对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规范医疗行为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魏振满;刘丽萍;于仁娈;贺承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全面实施GSP,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药品经营行为,净化药品市场,加强药品监管,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促进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因此,全面实施GSP的常态、长效管理是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一以贯之的根本任务.
作者:汪中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提出医院之间建立联合制剂的构想,论证其必要性和必须解决的相关问题,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复方活脑舒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82~0.4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71%,RSD为1.48%.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梁春华;哈永红;张宪平;张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的含量.方法:将样品稀释后,以280 nm为激发波长,310 nm为发射波长,狭缝5 nm.结果:硫酸沙丁胺醇在2~140μg/mL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378 8 C+66.857,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85%(n=5).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徐影;邱颖姮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