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马酸氯马斯汀凝胶剂的研制

王瑜真;裴孝冬;张卫星

关键词:富马酸氯马斯汀, 凝胶剂,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制备富马酸氯马斯汀凝胶剂.方法: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马酸氯马斯汀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平均回收率100.38%,RSD为1.24%(n=3),凝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制剂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论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

    1 现代质量管理学科的重点要搞好现代质量管理首先应该明确下列两点:(1)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2)现代质量管理学科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对于质量管理所提出的原则、方针、目标,都要有科学措施与科学方法来保证它们的实现.这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学科的科学性.

    作者:张公绪;孙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国制药企业全面实施GMP的规划目标不动摇

    我国已进入监督实施GMP工作的关键时期,因为按照规划目标,到2004年6月底,所有制药企业必须在GMP条件下生产药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切实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监管、保证质量、促进发展的原则,来实现我们提出的GMP认证规划目标.

    作者:白慧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水乐维他致皮疹1例

    患儿,男,5岁,因口腔炎到本院门诊诊治,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水乐维他1支及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头孢拉定1.5g,静脉滴注.滴注约1h后患儿出现全身风团样皮疹、眼睑红肿、全身瘙痒.立即减慢滴速,询问过敏史及用药情况.患儿家属称无药物过敏,滴注前未服用任何药物.由于水乐维他已经滴完,正在滴注头孢拉定,初步估计为头孢拉定过敏,遂立即停止滴注头孢拉定,给予抗过敏药物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h后皮疹逐渐消退.第二天继续滴注水乐维他,15min后患儿再次出现皮疹,推断为水乐维他过敏,立即停止滴注,口服开瑞坦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外涂药膏止痒,同时告诫患儿不要抓破皮肤,鼓励积极配合治疗.皮疹在1d内消退.

    作者:戴建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03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揭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氟喹诺酮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概况

    对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大强;陈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利培酮与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介绍利培酮与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有关利培酮相互作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利培酮与一些药物有相互作用,抑制或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CYP2D6,CYP1A2,CYP3A4等的药物可以改变利培酮的血药浓度.结论:应重视利培酮的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宋伟明;冯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药物利用研究,随机抽查的处方总数3556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 015张,占总数的56.67%.共使用抗菌药物13类53个品种.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高的是青霉素类抗生素(21.2%),其次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20.1%)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3%).在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品种中,药物利用指数(DUI)>1的仅有1种,使用基本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滥用及需要改正的问题.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血液制品热原质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在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的热原质检测试验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ET和热原质试验法(家兔法)对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3种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进行热原质检测试验,并在半成品、成品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细菌内毒素进行挑战性试验.结果: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利用BET和家兔法对3种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进行热原质检测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血液制品的半成品、成品的热原质检测试验可以采用BET.

    作者:张林;余兰;王春涛;董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药系统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与成因

    1996年至2002年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相继查处了一大批医药系统人员的贪污、受贿案件,涉案金额从几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涉案人员身份复杂,有乡镇卫生院院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院长、药房主任、医药公司经理及医药管理局局长等等.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看,医药系统贪污受贿案件的案发率远远高于其它系统,且有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之势.为此,本文试图对医药系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和规律、手段和方式及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起预防和警示作用.

    作者:许国强;傅显平;何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马来酸伊索拉啶中乙二醇甲醚残留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马来酸伊索拉啶中残留有机溶剂乙二醇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0.1mol/L的盐酸为溶剂,采用GDX-102(60~80目,2000mm×3mm)玻柱.柱温:160℃;汽化室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30℃;载气:氮气;灵敏度:23;范围:102;N2:40mL/min,H2:0.7kg/cm2,空气:0.7kg/cm2.可实现基线分离.结果:6批样品中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经方法学试验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本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孙萍;熊玲娜;张磊;汪斌;余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复方三七胶囊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三七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把三七块、肉桂以9:1的比例配方,粉碎成细粉,用胶囊分装机填充,制备成复方三七胶囊,用精密仪器鉴别复方三七胶囊内含物及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均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三七含量测定项下的规定.结果:制备的复方三七胶囊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有效率达98%.结论:复方三七胶囊在散瘀、温通经脉、消肿止痛方面疗效肯定.

    作者:徐雪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试论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是经济知识化和知识经济化这两种趋势相结合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也是提高医药企业竞争力、促进医药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下,各种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制约着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笔者从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现状入手,力图分析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加快技术创新的对策.

    作者:孙利华;张敏;左根永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药物

    收集整理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文献,总结临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经验.

    作者:张建英;杜学志;刘跃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农村药品监管中充分发挥乡镇医院的作用

    安徽省池州市有100多个乡镇、3000多家医疗单位、个体诊所和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这些涉药单位除了在市区和县城比较集中之外,其他都散布在全区的各个角落,药品监管十分棘手.

    作者:黄泽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芪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

    目的:测定精芪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色谱柱为C18柱,甲醇-水(73:27)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在0.064~0.3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1.12%,RSD为0.7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精芪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海;曹柱;江维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kma Diamonsil(TM)C18柱(20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8.82~88.16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明目地黄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谭忠军;宋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策略

    面对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迎战世界跨国公司的全面竞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是通过运作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顺畅流动的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它是由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Planning,MRPⅡ)逐步演变并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45例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有一定的疗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辉;金小坡;张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癌症早期诊断新型试剂盒即将投放市场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关于规范药品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强化监管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已成为药监部门推动药监工作开创新局面的第一要务.

    作者:徐修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