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每裕
综述单味中药的新剂型研究现状,并对单味中药剂型的发展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看法。
作者:黄凤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植物提取物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中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方法:从欧共体各国对植物药的定义、以植物提取物投料是控制中成药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提取物的发展策略等 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发展现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结论:应该重视植物提取物的研究.
作者:彭腾;李柏群;邱明丰;谭睿;陈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防风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等有关药品标准规定、药籍文献记载和近几年的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防风的伪劣等质量问题严重.结论:应重视防风的真伪优劣检定.
作者:吕献康;李水福;王忠仁;吴华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氧苄啶 (TMP)与 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的联合抗生素后效应 (PAE).方法: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各 5株,将 8倍 MIC TMP分别与不同浓度 (1, 2, 4倍 MIC)的 3种抗生素联用,细菌与药物接触 1 h后以微量接种菌落计数法测定 PAE.结果: TMP可使 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 2种受试菌的 PAE显著延长,呈相加作用;联合 PAE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TMP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产生明显的 PAE,临床联用具有合理性.
作者:孙国兵;陈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测定天麻丸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 (98 ∶ 2),流速为 0.80 mL/min,检测波长为 215 nm.结果:齐墩果酸在 0.696~ 1.624 μ 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01%, RSD=0.66% (n=5).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易行,可满足定量分析标准要求.
作者:王贤英;杨琼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在肿瘤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综述有关中药制剂在此方面的动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献.结果:中药制剂能提高肿瘤的化疗疗效和减轻毒副反应.结论:中药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郭随章;冯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小鼠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复制 IgA肾病小鼠模型,给予模型小鼠黄芪提取物 40 g/kg体重 (以生药计 ),检测实验动物 24 h尿蛋白、血尿、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等生化指标,作肾脏病理学检查,综合各种数据分析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的作用.结果:黄芪提取物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 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并具有利尿和降低血尿发生率、抑制系膜增生、缓解肾脏病理损伤等作用.结论: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石鹏;黄黎明;梁恒;庞来祥;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论述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已经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方剂研究,一条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指出要严格地区分两条道路的原则性差别,认识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决不能只走中药西药化的道路.正确地把握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发展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论思路为依据,坚持为辨证论治服务,揭示和阐明中药方剂的整体取性原理、因证论效原理和中介调理原理.
作者:胡天佑;钟瑞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综合分析中药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文献,分析归纳相关报道.结果:部分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抗生素疗效、调节免疫的作用.结论:研究开发中药抗感染新药具有广泛前景.
作者:戴卫红;林剑梅;范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黄每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通过对药用佛手与食用佛手的来源、性状、显微生物学鉴定,为药品检验部门及药品购销部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田光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内患者体内的环孢素 A(Cs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肾移植受者的常规 CsA血药浓度,将临床表现正常的肾移植受者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 < 1月, 1~ 3月, 3~ 6月, 6~ 12月, > 12月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 220~ 450, 220~ 390, 152~ 300, 100~ 260, 90~ 220 ng/mL.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 CsA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可避免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的发生; CsA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燕;孙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头孢噻肟钠分别与 3种止血药 (安络血、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头孢噻肟钠分别与 3种止血药配伍后在室温下 6 h内的含量变化,观察外观并测定 pH值.结果:在室温下,头孢噻肟钠与氨甲苯酸、氨甲环酸配伍后在 0~ 6 h内含量与外观稳定,头孢噻肟钠与安络血配伍后在 5 h内稳定, 6 h后 pH值有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头孢噻肟钠分别与 3种止血药配伍后 5 h内含量稳定.
作者:卢蕾;魏德胜;班光线;汪奇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白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斑颗粒中何首乌、丹参、桃仁、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何首乌、丹参、桃仁和赤芍.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彩;刘松青;王章阳;贺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12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阿奇霉素组 67例,红霉素组 59例.结果: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分别为 92.5%和 10.7%,红霉素组分别为 78.0%和 33.3%。结论: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龚金花;徐国平;富胜英;朱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当前,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管仍比较薄弱,诸多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重要的有:(1)由非法行医活动猖獗带来的假冒伪劣药品泛滥农村市场,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据有关资料,全国约80%的假劣药品案件和不合格药品都发生在农村.农村存在着的过期失效药品多、假劣药品多、假劣一次性医疗器械多、非法行医多、无证经营药品多、游医药贩多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傅象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概括地介绍药物经济学的发展状况,阐述运用药物经济学原则,实现药物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方法,重点从非全社会观点和全社会观点对成本进行研究,以推动药物经济学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田雪莹;孙利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上滥用抗感染药物的现象尚未被遏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更主要的是医生对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掌握不当,应从这两方面来研究治理滥用现象的对策.
作者:王锡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美国,药师的职能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药师正在承担着提供药学监护的各种工作.药学监护即以病人为中心的、以患者为导向的药学实践活动,它可以用来评价、引导、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药物治疗的结果是安全有效的.很多现代药师已经与医师一起介入到临床监护中去,原来传统意义上由医师处理的病人诊疗方案,现在可以由药师来处理一些了.药师职能的扩大为他们创造了新的机会,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对青少年健康服务的各种活动中胜任本职.
作者:叶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