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滥用抗感染药物的现象尚未被遏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既有市场因素,更主要的是医生对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掌握不当,应从这两方面来研究治理滥用现象的对策.
作者:王锡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论述全面推行和完善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药品监管机关强化药品监管行政责任、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并就执法责任制的相关制度和监督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巴学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痤疮霜Ⅰ号,用于治疗痤疮.方法:将升华硫、甲硝唑、氯霉素制成 O/W型霜剂,建立质量标准,并观察对 21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剂型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 81.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荣;杨斌;张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美国,药师的职能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药师正在承担着提供药学监护的各种工作.药学监护即以病人为中心的、以患者为导向的药学实践活动,它可以用来评价、引导、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药物治疗的结果是安全有效的.很多现代药师已经与医师一起介入到临床监护中去,原来传统意义上由医师处理的病人诊疗方案,现在可以由药师来处理一些了.药师职能的扩大为他们创造了新的机会,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对青少年健康服务的各种活动中胜任本职.
作者:叶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综合分析中药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检索文献,分析归纳相关报道.结果:部分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抗生素疗效、调节免疫的作用.结论:研究开发中药抗感染新药具有广泛前景.
作者:戴卫红;林剑梅;范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戊二醛为临床常用器械消毒剂,2000年版<中国药典>西药部分(以下简称<药典>)及第2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均介绍用盐酸羟胺缩合中和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但两者方法略有差别.前者是使戊二醛与中和液作用,静置1h后直接用硫酸液滴定,后者是在中和液与戊二醛作用前加入2mL三乙醇胺,静置30 min后再用硫酸液滴定,均根据溴酚蓝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终点.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前者无法观察到终点蓝绿色颜色变化,后者却能明显地观察到.究其原因,<药典>中的操作方法存在明显不妥,特提出与同行商榷.
作者:吴兹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报道一种五味子掺伪现象及对掺伪品南五味子的鉴别,为有效区分真伪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鉴别.结果:二者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本文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五味子中的掺假伪品南五味子.
作者:汪平;邬芙蓉;成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头孢噻肟钠的不良反应.方法:对国内近几年来有关该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头孢噻肟钠的变态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而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危险性高.结论:应加强用药后的临床观察和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向萍;王世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瘀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 C18化学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甲醇- 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磷酸调 pH为 3.0)(80 ∶ 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89 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 0.020~ 0.120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 95.19%~ 98.03%.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清瘀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陈锡峰;钱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论述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已经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方剂研究,一条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指出要严格地区分两条道路的原则性差别,认识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决不能只走中药西药化的道路.正确地把握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发展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论思路为依据,坚持为辨证论治服务,揭示和阐明中药方剂的整体取性原理、因证论效原理和中介调理原理.
作者:胡天佑;钟瑞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卢锡奂;庄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充分认识实施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1实施GAP是中药材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范俊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制备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耳丸,并确定其质量标准.方法:以聚乙二醇 4 000为载体制备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耳丸,用四苯硼钠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所制备的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耳丸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本制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疗效确切,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项琪;王晓炜;廖政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12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阿奇霉素组 67例,红霉素组 59例.结果: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阿奇霉素组分别为 92.5%和 10.7%,红霉素组分别为 78.0%和 33.3%。结论: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龚金花;徐国平;富胜英;朱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月14日至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筱萸带领公安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食品监管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国务院食品安全检查组,对山东食品药品市场整治工作进行了检查.
作者:何蕴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中医药由于来自大自然,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的需求,引起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正在立法,准备给予中药合法地位.这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者:何宇新;刘忠荣;林代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内患者体内的环孢素 A(Cs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肾移植受者的常规 CsA血药浓度,将临床表现正常的肾移植受者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 < 1月, 1~ 3月, 3~ 6月, 6~ 12月, > 12月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 220~ 450, 220~ 390, 152~ 300, 100~ 260, 90~ 220 ng/mL.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 CsA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可避免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的发生; CsA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燕;孙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脾运丹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苍术、香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香附酮的含量,将 248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治疗组 (脾运丹外用, 198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 93.4%,与对照组 (江中消食片口服, 50例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 0.01).结论:脾运丹对小儿厌食症有显著疗效,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香附酮的含量.
作者:曲素欣;张秀英;顾春艳;纪战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杭白菊挥发油提取方法,分析不同采摘期杭白菊中挥发油的含量变化及加工方法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经多种方法比较,确定挥发油测定法为提取杭白菊总挥发油的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龙脑成分的含量.结果:鲜花中总挥发油和樟脑、龙脑的含量高;不同采摘期的加工干花,采摘期愈早,总挥发油含量愈高,樟脑、龙脑的含量变化不很明显;放置 1年的加工干花总挥发油和樟脑、龙脑的含量变化不很明显.结论:杭白菊的采摘期对挥发油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放置时间对挥发油的含量影响不大,加工后挥发油的含量下降较多.
作者:殷红;扬鑫骥;盛静;徐娟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