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新;刘忠荣;林代华
作者:黄每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卢锡奂;庄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测定天麻丸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 (98 ∶ 2),流速为 0.80 mL/min,检测波长为 215 nm.结果:齐墩果酸在 0.696~ 1.624 μ 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01%, RSD=0.66% (n=5).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易行,可满足定量分析标准要求.
作者:王贤英;杨琼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度对多酶片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度影响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力的变化.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结论:多酶片应在温度 20℃以下贮藏.
作者:张书苓;王玲;李春英;王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土大黄药材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测定,色谱柱为 Shim- pack VP- ODS C18柱 (150 mm× 4.6 mm, 5 μ m),流动相为甲醇- 0.25%磷酸 (80 ∶ 20),流速为 1.1 mL/min,柱温为 45℃.结果: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为 98.87%, RSD为 1.8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土大黄药材的质量.
作者:王锦红;洪宇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植物提取物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中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方法:从欧共体各国对植物药的定义、以植物提取物投料是控制中成药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提取物的发展策略等 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发展现状同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结论:应该重视植物提取物的研究.
作者:彭腾;李柏群;邱明丰;谭睿;陈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论述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已经分化为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方剂研究,一条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指出要严格地区分两条道路的原则性差别,认识中药西药化方式研究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决不能只走中药西药化的道路.正确地把握中药方剂现代化研究发展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论思路为依据,坚持为辨证论治服务,揭示和阐明中药方剂的整体取性原理、因证论效原理和中介调理原理.
作者:胡天佑;钟瑞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内患者体内的环孢素 A(Cs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检测肾移植受者的常规 CsA血药浓度,将临床表现正常的肾移植受者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 < 1月, 1~ 3月, 3~ 6月, 6~ 12月, > 12月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 220~ 450, 220~ 390, 152~ 300, 100~ 260, 90~ 220 ng/mL.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 CsA血药浓度控制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可避免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的发生; CsA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燕;孙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头孢噻肟钠的不良反应.方法:对国内近几年来有关该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头孢噻肟钠的变态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而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危险性高.结论:应加强用药后的临床观察和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向萍;王世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白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斑颗粒中何首乌、丹参、桃仁、赤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何首乌、丹参、桃仁和赤芍.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彩;刘松青;王章阳;贺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小鼠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复制 IgA肾病小鼠模型,给予模型小鼠黄芪提取物 40 g/kg体重 (以生药计 ),检测实验动物 24 h尿蛋白、血尿、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等生化指标,作肾脏病理学检查,综合各种数据分析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的作用.结果:黄芪提取物可以降低模型小鼠的 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并具有利尿和降低血尿发生率、抑制系膜增生、缓解肾脏病理损伤等作用.结论:黄芪提取物对 IgA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石鹏;黄黎明;梁恒;庞来祥;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报道一种五味子掺伪现象及对掺伪品南五味子的鉴别,为有效区分真伪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鉴别.结果:二者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本文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五味子中的掺假伪品南五味子.
作者:汪平;邬芙蓉;成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我国医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同时又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倍受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在我国,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迅猛的发展,现已形成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医药大国.但如何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还有相当的距离和艰苦的历程.
作者:李方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中医药由于来自大自然,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的需求,引起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正在立法,准备给予中药合法地位.这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者:何宇新;刘忠荣;林代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对泌尿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 56例细菌性泌尿道感染患者予加替沙星 400 mg/d,口服,疗程 7~ 14 d.结果:治愈率为 87.5%,有效率为 94.6%,只有 2例 (3.6% )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张文华;肖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6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3例,对照组 30例,两组均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 26例,有效 6例,无效 1例;对照组显效 13例,有效 12例,无效 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惊厥控制时间、肢瘫恢复时间以及锥体束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全部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郑伯花;叶清源;童良辉;晋荣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的立案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经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按主管和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行政处罚案件予以调查的活动.立案是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开始,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药品监督行政处罚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都必须经过立案程序,否则就是程序违法,易致败诉.同时,滥用立案程序,也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引起行政赔偿.因此,正确运用和实施立案程序,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作者:吴德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当前,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管仍比较薄弱,诸多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重要的有:(1)由非法行医活动猖獗带来的假冒伪劣药品泛滥农村市场,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据有关资料,全国约80%的假劣药品案件和不合格药品都发生在农村.农村存在着的过期失效药品多、假劣药品多、假劣一次性医疗器械多、非法行医多、无证经营药品多、游医药贩多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傅象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 2000 - 2002年降血脂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血脂药物的年用药金额及用药频率 (DDDs)逐年提高.2002年降血脂药物年用药金额及 DDDs分别是 2000年的 2.57倍和 2.41倍.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是他汀类和贝特类,其中他汀类药物 (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所占金额比例高.结论:他汀类药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高燕灵;扶玲;朱伟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