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宗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硫酸阿米卡星、利巴韦林、西米替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 值及替硝唑紫外光谱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含量.结果:在室温下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图谱以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在8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孙国兵;陈俐;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1年每月中某天的门诊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14 894张处方,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789张,占5.3%,包括物理、化学、药理等方面不合理配伍及其他不合理用药.结论:临床医生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作者:黄萍;邵青;胡梦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杜德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已于2003年5月9日正式颁布施行.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势下,把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公共应急系统纳入法制化轨道,能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获得更有效的法律保护,同时使得行政权力能够更有效地依法实施.行政应急性原则也是我国药品执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试探讨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药品应急机制,以从容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作者:徐蓉;沈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7例肺癌合并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限水补钠利尿治疗,6例病情好转,1例无效.结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正确诊断、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市售的5个厂家的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进行检测.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对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所检测不同厂家及批号的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均达到或超过标示量.结论:目前市售的几种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均达标,质量合格.
作者:季瑛;牛筛龙;刘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1994-2002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共355例,对所涉及的药物、患者性别及年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加以分析,统计出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品.结果:汉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品依次为双黄连粉针、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ADR,且以过敏反应居多,临床上应慎用.
作者:李丽;刘日升;周祥富;林敏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工艺和释放度.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缓释片的释放度.结果:该片的生产处方和工艺是稳定、可行的,并能在12 h内定时、定量、有效地释放药物.结论:通过调节辅料处方量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作者:沙莹;王莉;贾向群;潘在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优选固本止咳胶囊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主要因素选取3个水平,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佳工艺为加药材8倍量和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时间为1.5 h和1 h结论:该佳工艺能保证固本止咳胶囊的质量.
作者:蔡晓;余英;李富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田洪顺;张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测定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Nova-pak C18柱(3.9mm×150mm,4μm)为色谱柱,甲醇-水(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 mL/min,柱温25℃,进样10μL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维生素E在1.2~6.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为1.03%,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19.8,19.5,19.7 mg/g.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分析我国入世后医药供求环境发生的变化,从不同方面预测了医药供求趋势,建议医药企业把握脉搏、顺势而为,大力开拓OTC市场,发展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开拓农村医药市场,关注老年用药特点,大力生产适合老年人的药物.
作者:邢花;刘闵;王鑫;刘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源性水肿的发生情况、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药学专辑为主,结合查阅其他医药卫生类杂志,逐一检索1994年以来部分期刊有关药源性水肿的报道,对药源性水肿进行描述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果:共检索到102例药源性水肿的相关报道,涉及药物52种,以抗微生物类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心血管类药物等为主,主要表现为头面部、眼睑部、双下肢水肿,急性喉头水肿,生殖器水肿等.结论:药源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急性喉头水肿,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作者:王维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AT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介入对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介导的高血压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成年Wiistar大鼠36只,麻醉,颈动脉、颈静脉分别插入抗凝管并固定.清醒活动后随机分为6组:①生理盐水(NS)组;②NS+AⅡ组;③NS+NE组;④NS+AⅡ+氯沙坦组;⑤NS+NE+氯沙坦组;⑥NS+SOD+AⅡ组,药物给予静脉输注.处理前后均测定颈动脉平均压及血浆MDA,AⅡ及SOD水平.结果:②,③组给药30 min后血压上升显著且持续至给药完毕,给药后血浆MDA 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④,⑤组给药后动脉血压均明显低于②,③组;④组给药前后MDA及SOD水平并无显著改变;而⑤组给药前后的MDA仍然较高,SOD下降亦较明显,其上升或下降幅度均不及②组.⑥组虽未加入氯沙坦,但其给药后血压上升的幅度却明显低于②,③组,而该组MDA含量并无明显改变.结论:氯沙坦对AⅡ介导的高血压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明显对抗作用,而对NE介导的高血压虽有降低效应,但对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并无明显对抗作用,提示AⅡ介导的高血压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SOD输注不仅消除了AⅡ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也明显减弱了其升压作用,提示AⅡ的升压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且可能由AT1受体所介导.
作者:吴伦宽;方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9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在应用硫酸镁解痉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维持6~8 h,同时予心痛定10 mg口服,每日3次,隔日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 g,并与不用肝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平均动脉压、增加尿液排出量、促进胎儿复苏、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解痉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和钙剂治疗重度妊高征,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相龙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复方精氨酸胶囊中主药精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CQ Tag(4μm,3.9mm×150mm)不锈钢柱,检测波长为248 nm,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精氨酸浓度在0.6~1.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5),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0.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复方精氨酸胶囊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朱银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胺碘酮已广泛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刘学红;李相喜;李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藿香正气口服液测定含量的方法,有效地控制本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冰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样品中橙皮苷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橙皮苷进样量在0.5~2.5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回收率为99.85%,RSD为0.76%.结论:HPLC法准确、稳定,可用于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作者:熊胜元;李洪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