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荣;卢华伟;刘爱云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国内近10年来的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常见,占51.16%.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及生产企业应重视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作者:田小芹;许群芬;龚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药物制剂的剂型与药效密切相关,一种药物可因剂型和给药方法不同而发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给药效带来很大的影响.一种合适的药物剂型,不但可提高药效,而且能降低其毒副作用.因此,药学界对药物剂型的研究非常重视.
作者:王风秀;胡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药品招标采购的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广泛地采用.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是将市场竞争的机制引入药品流通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降低药品的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而且有助于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净化社会的风气,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文;杨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基酸螯合钙生产的新工艺.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配方,应用高压流体纳米磨,一步实现氨基酸螯合、钙化.结果:以纳米新技术设备制成的氨基酸螯合钙产品质量稳定,符合药用要求.结论:新工艺切实可行,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陈睿妍;黄雨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卢锡奂;李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改进E玫瑰花环试验,用于测定胸腺肽注射液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猪血淋巴细胞进行E玫瑰花环试验,以日达仙(Thymosinα1)为对照品,并对试验备件和细节进行分析.结果:对同一批样品进行2次重复试验的结果非常相近.结论:该方法可提高试验的重现性和灵敏度.
作者:范能全;曾繁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去甲斑蝥素是斑蝥素的去甲基衍生物,是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和独特的升高白细胞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适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肝炎和银屑病,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作者:张泰松;陈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分析中药因栽培或养殖、采制、炮制技术及产地的变异和人为制假等因素对其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必须通过制订规范、运用政策和技术的措施等来提高中药质量的对策.
作者:宣新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及GNS-120药敏卡完成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297株,该菌对14种抗生素耐药率为14%~100%,产ESBLs菌株占17.2%;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敏感率高,分别为100%,92.9%.结论:大肠埃希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临床应谨慎选择抗生素.
作者:刘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以薄层扫描法测定黄皮酰胺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系以硅胶G(过240目筛)加0.5%CMC-Na(1:2.5)所制备的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85:15),检测波长为λ=259 nm;扫描方式为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光源氘灯,线性参数Sx=3,振幅为10,背景校正.结果:此法测得黄皮酰胺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为0.36%;其在5.3~53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1 9).结论: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皮酰胺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快速检验.
作者:孔晓龙;覃容芳;杨荣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依诺沙星用序贯疗法和输液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输液疗法,疗程均为10 d.结果:依诺沙星序贯疗法临床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4.85%;输液疗法有效率为92.31%,细菌清除率为85.71%.结论:序贯疗法疗效确切,比输液疗法更具优势.
作者:王守春;司凯英;鹿翠香;栾杰;王晓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苯妥英钠剂量与患者血药浓度以及临床疗效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98例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苯妥英钠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与分别对应的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均较大.结论: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的监测,并应结合临床,着眼于个体化给药.
作者:何伟珍;李彬;叶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布洛伪麻分散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乙腈(4:6),每1 000 mL流动相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1.0 g;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布洛芬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8 mg/mL(r=0.999 8)和0.12~1.2 m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RSD=0.53%,n=9)和100.2%(RSD=0.8%,n=9).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布洛伪麻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西如;贾晓冬;胡孟奎;姜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葶苈降血脂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以石油醚(30~60℃)-氯仿-甲酸乙酯-冰醋酸(9.7:0.8:1.8:0.16)为展开剂,测定波长λs=540 nm,参比波长λR=420 nm.结果:熊果酸线性范围为0.24~1.20μg,r=0.997 9,加样回收率为97.01%,RSD为1.33%(n=5).结论:薄层扫描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庆荣;姚凤杰;李文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对三磷酸腺苷二钠(ATP)制剂的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泳法测定制剂中ATP含量.结果:ATP含量下降与其分解产物二磷酸腺苷二钠(ADP)、一磷酸腺苷二钠(AMP)有关.结论:ATP质量好坏与生产工艺、贮藏保管有关.
作者:郭丙炎;冯利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哈西奈德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醚(76:24:4),紫外检测波长为238 nm,衰减256,流速为1 mL/min,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柱(5μm,250mm×4.6 mm).结果:浓度线性范围为2~16μg/mL,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回收率为99.89%,RSD为0.18%.结论:HPLC法方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哈西奈德溶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刚;王玉存;王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α-1b干扰素行疣体基底部注射,并联合大范围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30例.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30例中治愈26例(86.7%),复发4例(13.3%).复发病例经同法处理,继续随访6月后未见复发.电灼创面于7~12 d愈合.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治愈尖锐湿疣,尤其是复发性尖锐湿疣,而且创面愈合快,无瘢痕形成,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以及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1,3,7 d.用干湿重法、Logna等评分标准,评价脑水肿、神经体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体征明显改善,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缺损体征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吴著群;章丽;方国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对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人工牛黄进行鉴定比较.方法:从性状、显微、理化、生物检定等几方面鉴别.结果与结论:天然牛黄与人工培植牛黄无明显差异,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差别较大.
作者:任立波;周虹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