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蔡小林;李红玉;鲁玉桂

关键词:不同途径, 艾滋病患者,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及接受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方法 将26例不同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AIDS)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对其心理接受程度进行干预前后的分类比较.结果 性接触感染16例,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9.23%,不完全接受占26.92%;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8.46%,不完全接受占7.69%.吸毒感染6例,干预前后完全接受程度均为0.00%;不完全接受干预前为0.00%,干预后为3.85%.说明不同途径感染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接受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内容整合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目前采用的教材是周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该教材被全国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普遍使用,但存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介绍不系统、有些章节内容与医学检验其他教材重复的问题.为更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

    作者:鄢仁晴;王凤学;葛正龙;袁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乙肝携带率及家庭聚集性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甘南州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乙肝感染情况,为藏族牧民防治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胶体全测试条对学生及其家庭成员进行HBsAg携带者抽样筛查,查出HBsAg阳性的228名学生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三系统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 藏族中、小学生的HBsAg暑阳性率为15.3%,快速检测试纸初筛与ELISA法检测符合率为98.2%.中、小学生HBsAg携带高峰年龄为12~15岁,男女性别比约2:1;53.8%的阳性学生家庭中至少有一名HBsAg阳性成员(除学生外),家庭成员阳性率为31.0%.阳性家庭成员中,父亲单方阳性率为40.3%,母亲单方阳性率为35.1%,兄妹等其他亲属阳性率为24.7%.结论 藏族牧区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全省及甘南州平均水平,藏族牧区为乙肝高地方性流行区.HBsAg携带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作者:程建华;张小汉;曹永琴;李枫;张青;郭爱民;罗藏东珠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免疫学课件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我校自制的免疫学多媒体课件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实验组使用我校自制的免疫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时各为16学时,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并以同样的试题对2组进行理论考核,以了解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82.86%的学生认为使用该课件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法;93.33%的学生认为该课件能使抽象、难懂的免疫学概念、理论易于理解和记忆.结论 我校自制的免疫学多媒体课件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钟云;黄润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学高职生化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宗旨是培养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过硬职业技能、熟练岗位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实验教学是医学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新型卫生职业人才,我们对生化实验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实验考核体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旭;岑叶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 精神科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强化法律意识,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精神科护士在安全护理、履行告知义务、书写护理文书、使用精神药品和急救设备等方面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的医患纠纷与专科疾病的特殊性,护士工作的责任心、服务态度等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崇尚慎独精神;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管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强化举证意识,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莉琴;赵世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健康评估多媒体助学系统研究

    目的 通过健康评估教学提高护生技能操作水平.方法 将健康评估常用操作项目的 操作步骤与要点、操作视频、操作内容以及评分标准输入计算机,经编程处理形成多媒体助学软件,以多媒体触摸一体机的形式供教学使用,为学生提供助学平台.将213名三年制高职护生分为观察组(105名)和对照组(108名),观察组使用健康评估多媒体触摸一体机进行实验教学并进行操作模仿练习;对照组由实验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结果 观察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及考试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评估多媒体触摸一体机能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涂映;唐迅;吴荣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专护生学习成绩归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专护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情况.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选择连云港市某校402名中专护理专业在校一、二年级女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调查.结果 中专护生成绩归因前3位依次为:努力程度(72.1%)、身心状态(12.4%)、能力高低(6.7%);高年级、无补考、有信心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对选择护理专业满意、年龄较大、低自尊等因素与学习成绩归因为自身努力程度有正向联系(P<0.05).结论 当前该校中专护生学习成绩归因结构良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对当前和今后学习有利.

    作者:封永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出院患者回访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总结我院2007年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客观评价患者回访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探索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苏小强;石苑;刘晓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高职药学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 高职药学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现状高职药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药品生产、营销、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1].目前,很多药学专科教育模式与本科相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基本属于本科压缩型,理论课时间长,实践机会少,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发挥.

    作者:邢志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及优化措施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已引起我国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针对占普通高校总数62.0%、在校生人数45.7%[1]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进行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则比较少,本文结合本校图书馆实际,就此谈谈认识.

    作者:张秀红;郑益光;孙建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体验式学习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研究表明:人对阅读的信息能记住10%;对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但对所经历过的事,却能记住80%.如人学会游泳后长久不会忘记;我们从学会说话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等,经过小考、大考之后,唐诗宋词等却不能像游泳那样长久留在记忆里,而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其原因是技能的获得,离不开亲身体验.护理礼仪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经过实际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此外,护理礼仪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也适合于采用体验式教学.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用文献综述方式,参考我国近期发表的22篇相关文献,就医患关系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成因既有医院外部因素,也有医院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与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医患关系调控主体不到位;在医疗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结果认识和要求存在差异;医疗行为的双刃效应;医患之间的非对称关系;部分新闻媒体不实报道加剧医患双方紧张关系等有关.医院内部因素有:医院内部改革滞后;医疗风险管理不到位;医患沟通尚未规范化、制度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尚待提高;医院扩张的负面影响;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等.针对以上成因,提出保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医疗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转变角色;加大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力度,逐步缩小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结果的认识差异;加大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使媒体理性传播;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人文化的医患沟通机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重建医患之间的诚信关系;理性发展医院,避免盲目扩张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对策.结论 医患关系的改善有赖于国家加大卫生行政管理力度,加快医疗改革,合理对医疗机构进行财政补偿;有赖于法律、法规的完善,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媒体的理性传播,公众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机构主体自身的完善等.

    作者:余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前提.医患关系,即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著名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认为: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整个医学中本质的东西.所以,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与老年患者的关系,是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为关键的环节,有时甚至成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丽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卫校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卫校学生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深入探讨影响卫校学生化学学习的因素,并寻求相应对策,我们对我校学生和南阳卫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地方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交流的全球化、信息化,我国医务人员迫切需要与国外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提高医学生专业及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广西医科大学属地方医学院校,为达到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我校从2005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中试行双语教学,经过3年的实践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星;罗佐杰;崔英;柳亮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ASA Ⅰ~Ⅱ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随机分成2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的A组和异氟醚吸入维持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分钟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末梢血糖(Glu).结果 2组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即刻A组MAP、HR显著低于B组(p<0.01),Glu气腹后30分钟、术毕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较之以异氟醚为主的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能更有效地抑制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

    作者:冯秀玲;李卫东;彪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梅尼埃病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 13例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第2天再注射5 mg,以后每周1次,每次5mg,同时配合鼓室正压治疗,检测眩晕、听力及耳鸣变化.结果 13例随访2~5年,眩晕完全控制9例,明显减轻3例,半年后复发1例,再次治疗1疗程后眩晕得到控制;耳鸣消失5例,减轻3例,无效5例;听力提高10~30 dB 9例,无改变4例,无听力减退者.结论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配合间歇性鼓室正压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能有效控制眩晕,其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赵江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少数民族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发展研究

    1 引言随着英语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乃至成败.学生必须具有元认知意识,并且要灵活而经常地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学习.民族院校英语教学相对落后于其他院校,因此,提高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掌握民族院校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状况,提高其元认知能力,对搞好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华堂;崔月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生物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生物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认识不正确、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忽视学生无菌观念的培养、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无菌观念、规范实验操作方法等对策.

    作者:朱进和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探析系统论下高校实验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实验员是高校实验教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为充分发掘实验员的潜力、有效发挥其作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实验员管理模式,建立严谨、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