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立消涂膜剂的透皮吸收研究

刘喆;杜忠科;张学顺

关键词:涂膜剂, 透皮吸收, 薄层扫描
摘要:对痛立消涂膜剂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扫描仪对其东莨菪碱进行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制备.结果:经DSC鉴定,表明维甲酸-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6,包合时间15min.结论: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维甲酸的稳定性.

    作者:曹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口目录》出台对医药产业影响及对策探讨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局、中医药局联合制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劳动保障部又颁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药品目录>),这对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保障职工基本用约需求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家药品目录>的出台,也将对全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作者:周福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世纪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要把握发展机遇

    21世纪已经到来,人类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也入世在即,医药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发生重大变化,直接面对着来自国内大企业和国外企业(集团)的双重竞争压力.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及早确立新的经营管理思路随着我国入世的临近和国内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会使包括医药企业在内的国内工商业面临着具有雄厚实力的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巨大冲击,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二是我国医药市场整顿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竞争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三是国家将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建立50家特大型医药批发企业,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中小型批发企业,从而对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是目前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制,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在招标中处于不利地位.

    作者:秦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硫酸亚铁片的处方工艺改进

    对硫酸亚铁片的处方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硫酸亚铁片崩解问题.

    作者:袁辛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兔脑垂体注射液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目的:对兔脑垂体注射液进行了成分分析及测定,为开发利用免脑组织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对所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总氮进行测定.结果: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结论:兔脑垂体注射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作者:张新春;王丹玺;张国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呋麻滴鼻液处方的改进及稳定性研究

    呋麻滴鼻液在冬季极易析出黄色结晶而造成经济损失.用苯甲酸钠代替尼泊金乙酯作防腐剂,能使制剂稳定性在冬季显著提高,彻底解决了处方不合理引起的析出沉淀物的问题,改进后的处方操作简单,含量测定重现性好.

    作者:薛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痛立消涂膜剂的透皮吸收研究

    对痛立消涂膜剂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扫描仪对其东莨菪碱进行测定.

    作者:刘喆;杜忠科;张学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在医药分开核算管理体制下对医院药学工作的思考

    建立一套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入上交,合理返还的运行机制.医院药剂科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临床药学、药学科研和现代化的药房管理上来,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向提高药学技术型服务质量为主转变,尤其应注意培养临床药师,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

    作者:徐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消坠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消坠合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肛门疾患术后坠胀不适.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方中君药金银花进行鉴别,结果证明用该法控制消坠合剂的质量切实可行.

    作者:于长秀;孙振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对该院1999年8~9月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了详细统计,并指出了几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魏桂馨;陈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32例,并与对照组31例作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纳洛酮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彭杰;任朴;彭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种中药的直火单煎与机煎单煎液的质量对比检测

    目的:探讨两种煎煮液的内在质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机煎液中药物主要成分的煎出率高于直火煎药法.结论:机煎法以其煎出率高、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荣;彭懿;刘绍贵;周新蓓;刘红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药市场国内外品牌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

    一、中国制药工业基本情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18%左右,连续18年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亦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幅达21%,完成“八五”计划的174%,比1980年翻了近4番.目前,我国已能生产24大类1300多种化学原料药和3500多种制剂,且每年都有一些新产品面市[1].

    作者:博汉章;赖景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强力止咳糖浆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治疗重症咳嗽的药物.方法:制备强力止咳糖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结论:强力止咳糖浆疗效肯定、需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毕研更;李玉霞;高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吸收系数法测定美洛昔康片的含量

    用吸收系数法测定0.1mol/LNaOH溶液中美洛昔康片的含量.该法较甲醇溶液对照品法操作安全,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99.47%,RSD0.35%.

    作者:唐红;陈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对国内1991~1999年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119篇临床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过敏反应70例(占34.48%)、泌尿系统损害67例(占33.00%)、造血系统损害22例(占10.84%)、二重感染11例(占5.41%)、消化系统10例(占4.93%)、神经系统8例(占3.94%)、心血管系统7例(占3.45%)、其他8例(占3.94%),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作者:马妮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止泻口服液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小儿止泻口服液经28天给药后,对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体内各主要脏器无明显病理学改变.其中40ml/kg(浓缩1倍)剂量相当于临床用量的53.3倍.

    作者:李国辉;徐慧波;马伯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产与进口同种抗生素的药动学和临床疗效比较

    综述了近期文献中国产与进口同种抗生素的药动学与疗比较,供临床参考.

    作者:侯金成;况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63例

    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与头孢噻肟钠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分A、B两组,A组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治疗,B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治疗,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结果:A组有效率为76.2%,治愈率为92.1%;B组有效率为79.6%,治愈率为91.5%.不良反应分别为A组6.3%,B组5.1%.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头孢噻肟钠注射液对各部位的感染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金慧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国用药咨询电脑软件的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用药咨询电脑软件的现状.方法:通过软件操作及查阅文献资料,从软件的品种与种类、功能与特点、收载信息与内容、版本更新速度及开发工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我国用药咨询电脑软件品种虽多,但在信息收载、版本更新速度等方面还不尽人意,有待不断改进与完善.结论:开发信息量丰富、功能齐全、更新速度快的大型综合型用药咨询电脑软件是信息时代的需要,是药学服务的需要,药学工作者应多努力.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