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药市场国内外品牌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

博汉章;赖景虹

关键词:医药市场, 国内, 品牌竞争态势, 世界发达国家, 化学原料药, 工业总产值, 新中国, 制药工业, 高速增长, 医药行业, 医药经济, 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 发展速度, 新产品, 制剂, 生产
摘要:一、中国制药工业基本情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18%左右,连续18年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亦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幅达21%,完成“八五”计划的174%,比1980年翻了近4番.目前,我国已能生产24大类1300多种化学原料药和3500多种制剂,且每年都有一些新产品面市[1].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对国内1991~1999年间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119篇临床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3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过敏反应70例(占34.48%)、泌尿系统损害67例(占33.00%)、造血系统损害22例(占10.84%)、二重感染11例(占5.41%)、消化系统10例(占4.93%)、神经系统8例(占3.94%)、心血管系统7例(占3.45%)、其他8例(占3.94%),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作者:马妮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药市场国内外品牌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

    一、中国制药工业基本情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18%左右,连续18年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亦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幅达21%,完成“八五”计划的174%,比1980年翻了近4番.目前,我国已能生产24大类1300多种化学原料药和3500多种制剂,且每年都有一些新产品面市[1].

    作者:博汉章;赖景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漫话新药的专利保护

    一、专利对新药发明的重要性专利是指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而对于药物发明来说,专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1968年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对40家公司的调查,制药业中64%的R&D支出依赖专利保护,比其它产业高出许多.缺乏专利保护对制药业来说可能会极大地抑制新药研制.专利对于药业的重要性,源于制药业日益依赖R&D,而专利是保护与限制R&D的有效制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抗疟新药本芴醇,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合作申请了 6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证了 99%的外销率,而同为抗疟新药的青蒿素,因未申请专利而失去了全部市场.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专利对制药企业将会有多大的影响.

    作者:徐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辅酶Q10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3例

    应用辅酶Q10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3例,并以综合治疗方法为对照.结果表明: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王本坚;于秀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加强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管理

    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本文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100张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进行研讨.结果发现存在如下问题:药品名称描述不规范,主要成分不明或不全,药理作用叙述不详细,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不全、贮存条件描述不规范,药品有效期标示不明确,性状缺项等.提出加强药品说明书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作者:谭璇光;曲秀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简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主要表现,表明应当关注和重视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并提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策建议.

    作者:刘云;何利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生骨灵电离子透入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生骨灵电离子透入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红花、大黄进行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芍药甙的含量.结果:芍药甙在0.247 2~0.573 6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41%,RSD=1.91%.结论:本方法可有效控制生骨灵电离子透入液的质量.

    作者:税丕先;张世波;曹清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用药调查分析

    对本院1997~1999年抗感染药物使用品种、销售金额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三年来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趋势及几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周萍;喻坚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制备.结果:经DSC鉴定,表明维甲酸-β-环糊精确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6,包合时间15min.结论:维甲酸-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维甲酸的稳定性.

    作者:曹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痛立消涂膜剂的透皮吸收研究

    对痛立消涂膜剂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扫描仪对其东莨菪碱进行测定.

    作者:刘喆;杜忠科;张学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世纪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要把握发展机遇

    21世纪已经到来,人类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也入世在即,医药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发生重大变化,直接面对着来自国内大企业和国外企业(集团)的双重竞争压力.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及早确立新的经营管理思路随着我国入世的临近和国内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会使包括医药企业在内的国内工商业面临着具有雄厚实力的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巨大冲击,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二是我国医药市场整顿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竞争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三是国家将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建立50家特大型医药批发企业,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中小型批发企业,从而对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是目前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制,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在招标中处于不利地位.

    作者:秦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对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的几点建议

    目前,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尚较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用3~5年的时间积极稳妥地分步实施,笔者在此也对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1<药品管理法>中还没有增加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内容,更没有对零售药店的设施、人员的要求以及对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价格不合法的处罚方法等.这就需要尽快修改<药品管理法>中的相关内容,使其不断完善,促进药品分类管理的顺利实施.2在药品流通领域,执业药师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四章第二十条规定:“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及药品药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蔡虎;王宏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对该院1999年8~9月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了详细统计,并指出了几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魏桂馨;陈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关于开发农村医药市场的思考

    21世纪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世纪.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中国的医药企业都不应忽视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的农村医药市场.1开拓农村医药市场的必要性21世纪初,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其中农村人口约占9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广大农村消费者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农村消费者对医药品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如何抓住这一大好的市场机会,占领农村医药市场,将是医药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能否占据主动的关键.1.1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农村人口为8.68亿,约占总人口的69.6%,1998年全国的药品销售总额为1000亿元左右,其中城镇消费总额为918亿元,人均消费为234.35元,而农村消费总额仅为82.39亿元,人均仅为9.49元.不难看出城镇与农村医药品消费的巨大差距,农村医药市场的开发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我国政府已向联合国承诺“至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障”,建立和完善不同形式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也已被列入国家“九五”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农村与城镇用药水平的差距将逐步缩小.“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5%,即由1998年的人均9.49元达到2000年的人均12.55元和2005年的人均25.24元.2005年农村医药品消费水平比“九五”期间增长100%,消费总额增长110亿元,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由引可见一般.而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无疑是众多医药企业进军农村医药市场的催化剂.

    作者:邢花;严明;丁剑;陈永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在医药分开核算管理体制下对医院药学工作的思考

    建立一套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入上交,合理返还的运行机制.医院药剂科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临床药学、药学科研和现代化的药房管理上来,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向提高药学技术型服务质量为主转变,尤其应注意培养临床药师,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

    作者:徐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根类饮片发绿的辨别与分析

    对中药根类饮片发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可出现颜色差异,发绿是加工炮制所要求的,发绿是饮片质量低劣以及污染霉菌所致.

    作者:芦柏震;章红燕;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噁丙嗪分散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丙嗪分散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重点考察UV对照品法的可行性.结果:参考丙嗪片部颁标准,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嗪分散片含量的方法.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是控制丙嗪分散片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宜;汤韧;陈鹰;易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种中药的直火单煎与机煎单煎液的质量对比检测

    目的:探讨两种煎煮液的内在质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机煎液中药物主要成分的煎出率高于直火煎药法.结论:机煎法以其煎出率高、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荣;彭懿;刘绍贵;周新蓓;刘红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硫酸亚铁片的处方工艺改进

    对硫酸亚铁片的处方工艺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硫酸亚铁片崩解问题.

    作者:袁辛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32例,并与对照组31例作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纳洛酮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彭杰;任朴;彭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