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意义

姚凤海;蒋丽华;盖晓丹;范妮娜;李全健;徐艳杰

关键词:脑卒中, 患者, 社区康复治疗
摘要: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伴有偏瘫、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的患者越来越多.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治疗下腰痛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下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586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29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仰卧位腰椎牵引加红外线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俯卧位腰椎牵引、按摩、中药电烫综合康复等措施,治疗2个疗程以上比较2组效果.结果 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83.5%,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海芸;张积礼;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SWOT分析及策略

    应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在了解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回避威胁的基础上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严慧萍;郭鹏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探讨

    分析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阐述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优势,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

    作者:李冰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基本素质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其具有2个显著特性:一是百科全书性,二是频繁变化性.提高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的途径主要有自学、交流、参加专题研讨会、参加各种培训班、去国内外名校进修、争取攻读更高学位或进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自立或申请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又力所能及的课题.

    作者:储成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生化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尝试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改革生化检验技术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密切结合临床,让学生感受到临床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安丽欣;张春阳;李伟;张宇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五年制高职护生就业期望调查分析

    五年制高职护生就业形势严峻,试图通过对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分析,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作者:吴文君;胡云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通过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高于我国总人群.为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控制乙肝在我校的传播,采取对未感染HBV者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对感染者及时治疗、在学生中加强对防治HBV感染知识的宣传力度等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作者:滕帼英;毛位贞;吴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产科学的开课教学——性教育

    近几年,传媒在性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生理发育成熟的青年学生对性的认知仍然肤浅且欠严肃,加之自我约束差,极易发生性关系.目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女生人流率及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我省大学生性病患病情况也不容乐观.笔者从事妇产科学及心理学教学工作,在妇产科学2学时的教学中,综合大量信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生动、直观的专题性教育,以降低我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女生人流率及性病患病率.

    作者:任晓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神经病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第1步.因此,指导实习生走好这关键的一步,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带教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神经科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庄建华;王贵平;赵忠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级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高级护理专业课堂教学现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54名高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课堂教学现状.结果 大部分护生课堂学习情况较好,但专业认同感不容乐观:61%的护生认为学习动力是提高自身竞争力;53%和34%的护生认为影响学习的因素是有些课程不实用以及没有压力和动力.结论 增强护生专业认同感,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武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PC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适应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方法 收集一批典型病理尸栓素材,制作CPC课件;在病理实验教学中采用CPC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自主性和探索性.结果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上课能集中精力听讲,由被动认识疾病转为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和思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提高了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钟秀宏;张以忠;郑中华;杨淑艳;赵丽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学校要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平台

    在当今知识资源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时代,教育作为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载体,其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关键作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需要教育体制和体系的变革,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我校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提高素质的做法谈一些体会.

    作者:赖英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青年学生平静时心率与大摄氧量的关系

    目的 测定322名青年学生平静时心率以及大摄氧量(VO2max),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静坐5min,利用心前区听诊法,听取1min心脏跳动次数;利用阶梯负荷实验法,通过测定心率变化,依据公式计算VO2max.结果 322名青年学生平静时心率均在60~100b/min的正常范围内,平均为(79.35+9.20)b/min;VO2max平均为(43.41±3.68)[ml/(kg·min)].依据平静时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69b/min、70~79b/min、80~89b/min、>90b/min)分组,发现随着心率的增加,VO2max逐渐降低,<69b/min组与>90h/min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青年学生VO2max与平静时心率快慢有明显的相关性;心率慢者VO2max水平高,心率快者VO2max水平低.

    作者:马向阳;穆建玲;宋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检测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1].在医学教育中,就是选用常见的典型病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出诊断意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师生合作研究学习的一种方式.

    作者:杨建丽;杨峥;杨枝彩;李震萍;饶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谈创新教育中的情感教学

    将情感教学贯穿于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大限度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作者:程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甘肃省体育高考足球专项考生临场情绪状态调查分析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对考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衡量和检验.在考试中,心理状态始终作用于整个考试过程.

    作者:王润平;黄杰;栾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班主任在中职生心理引导中的作用

    1 中职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中职生在生理、心理、阅历及环境的影响下,存在不同问题: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适应新生活困难.进入学校后,一部分学生对生活及环境不适应,出现忧郁、焦虑情绪,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生活过渡到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并兼有学习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择业、情感与恋爱.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当代中职生身心健康的大威胁.

    作者:张征;康峻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院校护理法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卫生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医疗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对卫生法律特别是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没有足够的重视,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漠[1].因此,护理院校有必要开设护理法学课程.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对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郁艳梅;沈建新;季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及组织管理机制.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加快发展社区护理.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护理专科生生活应激调查分析

    应激是指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和变化[1].近年来,我院同时承担护理士官专科生和普通护理专科生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来源不同、毕业后的去向不同,导致学生面临的生活应激不同.如何应对生活应激并采取相应的调适措施,是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学好护理专业知识、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对我院不同类型护理专科生生活应激进行问卷调查,以使教学有的放矢.

    作者:刘军;李俊丽;寻丽彬;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