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
目的 探讨技能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中专2005级护理专业的131名学生,在临床科室实习过程中,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技能教学采用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即直接将学生带入临床.以实践为目标的学习形式,并在指定教师的指导下,以技能课计划内容为主,以患者为中心,以教师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针对临床实际情况,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状况提出相应的问题,使护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 护生的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临床护理学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分别达到了94.7%、91.6%、90.8%、90.1%.效果较好.结论 通过开展实践技能教学,护生掌握了技能.学会了沟通技巧.懂得了如何做事、做人,强化了医护间、护生问的协作意识.
作者:李玲;张伟英;杨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完成作业不良是指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的质量较差.众所周知,作业是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朱学玲;孙晓东;张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在护理专业实验课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周围静脉输液法实验课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艳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个月,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短暂的,但在短暂的2个月的学习中的收获将长久地伴随在笔者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中,促使笔者反思、提高、成长.
作者: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市场对文秘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文秘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以我院开办的文秘专业为例,总结本系在文秘专业实训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同时就现在职业院校在文秘专业实训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设想.
作者:滕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一对一的产前健康教育及产程中陪伴分娩对孕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进行孕期正规产前检查.并实施一对一的产前健康教育及产程中陪伴分娩的初产妇148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期正规产前检查的初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对298例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率降低(P<0.05);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实施一对一的产前健康教育及产程中陪伴分娩可以影响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达到减轻焦虑程度、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目的 .
作者:徐玲娣;李俊芳;庄红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们对大专护理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改变护理学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尝试实施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教学方法及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病案分析法、学生授课法、知识技能竞赛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课堂气氛活跃,人人参与,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金红;张晓梅;邓伟江;蔡典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多功能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等设备的问世,为探索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应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学生既可以反复练习,又不必增加病人的痛苦;学生既提高了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又缩短了临床适应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琴;刘红霞;李文君;赵芹芳;韩德兰;杜文娟;段金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拓展医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的医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并使医学生掌握常用护理技能,了解护理模式,体会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校自2000年开始面向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
作者:艾学云;王燕萍;项豪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40名大学生进行复制肺水肿动物模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尝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真正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现就本课题设置的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阐述.
作者: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更好地迎接护理行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护理专业日语教学不能只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日语阅读能力.而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在教学中适当地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法.
作者:姜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比较部分中等卫校在校生与重点高中在校生的成长背景,揭示现今卫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并据此时教育教学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分析学生作文中连接性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指出不足之处,如衔接手段使用较少,衔接形式单一等,并提出建议,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其注意使用连接性衔接手段.以建构出话语连贯且质量较高的篇章.
作者:郑小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意境导入、病案导入、复习导入、观察导入和比较法导入等诸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卓玛措;马海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实现办学专业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1]的目标,激发学生刻苦练习专业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真正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我们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实施技能操作强化训练与达标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并且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作者:刘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当前农村基层医院急诊急救状况的调查研究,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问题.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沿海地区的11个省(市)125个县的389所农村乡镇基层医院的急诊急救状况.结果 发现有些农村基层医院危重症患者非正常死亡比例较高.医生的妇科、儿科与五官科等常见急诊急救知识与技术水平较差.结论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农的临床医学人才时应着重对其进行各科常见危重症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作者:蒲泉州;李晓阳;马小健;蒲泓江;谢桂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BI)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应用EBI对某高职学院121名教师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确认了EBI的三因子结构,方差的累计解释率达到53.533%,全部项目与各自分量表的相关显著性均达到0.01水平,除第16项外,各项目区分度均达到0.001的显著水平;信度指标除自我成就感的再测信度(0.41)较低之外,三个维度的系数、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均超过0.7,但量表的结构效度不高.结论 该量表用于高职院校教师时,其个别项目和结构效度还需要进一步修订.
作者:孙亚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及过程性评价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评价方案,应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课堂实施过程性评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终极学习目标的实现.
作者:张文黎;曹莲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无纸化考试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界.但系统的某些问题尚未完善.现浅析考试界面、考试操作方式、专业考试、考试安全和试卷评判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蔡景红;肖洋;易亮;邓洁嫔;郭果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本地4所三级医院2个月间住院治疗并出院的2 347例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2 347例患者中,共有1 918例患者在治疗中使用了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到了81.72%,其中预防性用药占77.06%,治疗用药占21.58%,无指征用药占1.36%;所有用药中,经验用药占87.82%,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仅占12.18%.结论 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掌握应用指征,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贾智诚;邓旭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