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管理法》的修改与完善之我见

文先林;宋华琳;文波

关键词:药品管理法, 修改完善, 实践, 证明, 时代, 历史, 法治, 法律, 颁布
摘要: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是1984年颁布的,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药品管理法>是一部好法律,在我国依法治药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药品管理法>也存在着诸多亟待修改完善之处.笔者在此提出对<药品管理法>修改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为<药品管理法>的修改尽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

    通过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功能与药动学的变化以及老年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的叙述,提出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钱义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方哈西奈德液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氯氟舒松(哈西奈德,Halcinonide)为人工合成的局部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对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常用其液体和乳膏.患者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明显减弱.本实验以哈西奈德为主要原料,配制复方哈西奈德液,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存贵;李俊轩;郭鹏;刘福珍;贾道玉;赵成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氨蝶呤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为影响核酸合成(抗代谢)抗肿瘤药,不但对白血病有效,而且对实体瘤也有良好疗效,为临床基本抗肿瘤药物之一.

    作者:贺鉴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乙酰螺旋霉素鉴别方法的改进

    乙酰螺旋霉素、柱晶白霉素、麦迪霉素和麦白霉素都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性质和结构非常相似,按目前乙酰螺旋霉素部颁标准不能将它们区别开,这为药检人员鉴别乙酰螺旋霉素真伪带来了困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进行化学试验,找到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鉴别方法.

    作者:冯维荣;姜长流;房宇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五种口服磺胺类药品细菌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培养基中适量加入PABA法对5种磺胺类药品的细菌数检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5种磺胺类药品的细菌数检测均不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PABA,可消除小儿安、磺胺脒片的抑菌作用,达到有效的检测目的,但此方法却不适用于所测的其它三种药品.

    作者:杜娟;范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我国推行非处方药制度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非处方药(OTC)制度早始于美国.随着人类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自我治疗习惯逐渐大众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先后实行了OTC制度,划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

    作者:杨文展;王恕;杨丽;刘太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阿米卡星喷雾剂在泌尿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喷雾剂对于保留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疗效.方法:60例排尿困难行保留导尿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新洁尔灭溶液、阿米卡星喷雾剂清洁尿道外口及阴茎头,2次/d,同时口服头孢克罗0.25g,每日3次,导尿前及导尿6天后的尿液分别送检,以白细胞(WBC)数/HP为指标,观察阿米卡星喷雾剂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疗效.结果:以导尿6天后的尿液中白细胞数为观察指标,阿米卡星组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01)和1‰新洁尔灭溶液组(P<0.01).结论:阿米卡星喷雾剂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和1‰新洁尔灭溶液,可推荐用子保留导尿的患者.

    作者:刘航;陈在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硝唑凝胶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采用新型药用辅料卡伯姆为基质制成甲硝唑凝胶剂,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稳定性、刺激性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姜玲;李丽云;方明;杨立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1995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讨论

    中国药典(1995版)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前几个版本中的相比,方法更趋严谨,科学性更加充分,笔者认为,其总体水平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检查法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关于供试品干扰实验及检查法两个方面.

    作者:林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他莫昔芬抗雌激素作用的临床应用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又名三苯氧胺、柳乳癌,为合成的非留体类雌激素类拮抗药.由于其抑制雌二醇对靶组织的作用,近20多年来一直用于晚期扩散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尤其是对绝经期后的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仅如此,TAM在其它非抗癌性治疗方面也卓有成效,故应对TAM的临床应用作重新评估.

    作者:孙菊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药品管理法》的修改与完善之我见

    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是1984年颁布的,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药品管理法>是一部好法律,在我国依法治药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药品管理法>也存在着诸多亟待修改完善之处.笔者在此提出对<药品管理法>修改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为<药品管理法>的修改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文先林;宋华琳;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斑蝥致中毒一例

    1病例介绍1.1一般资料:患者男,19岁,学生,因淋巴结肿大,自购斑蝥烘干,粉碎后内服约15g,2h后出现非喷射状呕吐三次,呕吐物呈咖啡样内容物伴鲜红色血块约600ml,同时解鲜红色血尿约100ml,随后10h内无尿,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无大便(原无消化道溃疡病史),神志清醒,精神欠佳,肝脾未触及.

    作者:陈毓强;陈家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曝光台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药研究开发的途径与方法(下)

    七、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随着药物科学的发展,药物制剂已经由普通的注射剂、片剂、胶囊剂等进入新释药系统(DDS)时代.自本世纪七十年代出现控释、缓释系统,八十年代靶向给药系统问世,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中的所谓第四代释药系统,是一种闭环模式控释系统,即可以根据病情变化(例如血糖高低)来增加或减少药物的输送.

    作者:王兰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近年国内外对抗生素后效应(Pastantibiotic effect,PAE)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成果对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作者:王开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结果: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乙酰氨基酸平均回收率100.09%.,RSD0.3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沈敏;吴晓红;许群峰;王小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浅谈合理应用抗生素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就具体工作要求谈几点看法.

    作者:卢宏光;苏纯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实施OTC制度要兴利除弊

    实施OTC制度是我国药品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利于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方便人民群众的自我医疗保健,节约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也有利于医药企业开发新药,促进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但OTC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谢群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198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综合性药品管理法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医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药品管理法>中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现就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某些观点和意见,作以下综述.

    作者:彭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菌必治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菌必治为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肝菌、沙门氏菌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也有效.临床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包括淋病及肾盂肾炎)等.我院一患者肌注菌必治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

    作者:吴娟;张荣惠;姚健;伏长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