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修复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

孙亚州;陈亚明;顾卫平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摘要:对我院口腔系口腔修复学开展双语教学,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口腔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数据挖掘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掘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从而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分析高校信息化进程中数据积累的现状,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各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出适用于高校的数据挖掘系统结构模型.

    作者:张亚敏;张一帆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初探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当代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极为复杂的伦理问题,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运用环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以致在医疗实践中不能良好运用所学知识.案例分析采用灵活、生动的方式,能使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医学伦理学的规范和原则.

    作者:张大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宿州卫校学生伤害隐患及对策

    论述宿州卫校存在的学生伤害隐患,并提出消除伤害隐患的建议与措施,旨在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姜新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甘肃省2008年卫生类中专招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2008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尤其是中等卫生学校在我省招生情况的分析,针对我省卫生类中专培养数量、专业设置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应甘肃卫生事业发展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提出培养适量的中等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医护人才的建议.

    作者:周丽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护士条例》的实施对护理人员和护理教育的影响

    介绍<护士条例>实施后对护理人员和护理教育的影响,提出为适应新形势,护士及培养护理人员的高职护理院校.都应通过不断完善,提高自身水平.

    作者:何见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感受工作压力的状况.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183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97.3%的护士感到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其中50.8%的护士感到压力相当大、极大,20%左右的护士由于承受过大的工作压力,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表现为压抑、焦虑、失眠等.面对压力有96.1%的护士认为自己有缓解压力的能力.多数护士采用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措施.结论 护士面临多种压力,采用自我调适等措施缓解工作压力,有助于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文波;蔡艳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刻不容缓

    分析当前我院师资队伍现状,指出目前师资队伍有新断层产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刘小琴;王月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地区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地震对轻灾区甘肃学生造成的影响.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菏泽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08级学生100名.与来自甘肃轻灾区的40名学生进行对照.采用一般人口学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肃学生焦虑、恐怖、敌时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菏泽学生的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甘肃学生占40.00%,菏泽学生占30.85%.结论 由于甘肃学生未处于地震中心,所受影响不大,但因其年龄较小.且远离家乡,敌对情绪较高,教师要认真疏导,防止其产生逆反心理.

    作者:孙红梅;郭兰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应用磺胺嘧啶银治疗162例烧伤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患者162例,其中男86例、女76例,年龄1~47岁,烧伤面积2%~91%.烧伤深度均在浅Ⅱ0-Ⅲ0之间.磺胺嘧啶银均在患者烧伤后第一天开始使用.结果 对162例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的烧伤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患者创面愈合平整,早期应用感染率低,深Ⅱ0创面可痴下愈合.结论 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大面积烧伤及暴露部位烧伤,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烧伤创面愈合快.效果满意.

    作者:柴胜武;秦萌贤;宋峻岩;冉龙江;赵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贫困地区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幼儿教师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目前贫困地区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就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提出一些建议.如管理者的赏识、专业化的学习、灵感中的创造、生活中的娱乐等.

    作者:郑瑞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介绍我院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伍东红;吴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在留学生中实施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讨

    回顾在尼泊尔留学生中实施诊断学双语教学的过程.有限的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专业教材选择困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惠民;刘善新;夏涛;陈根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活动调查分析

    暑假组织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到医院检验科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实践活动非常认可.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职业素质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职护理专业课网络题库的建立与使用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课网络题库建立的必要性和使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5、2006、2007级高职护理专业3 298名学生按学习健康评估等5门专业课程时是否使用网络题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期末考试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5门课程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4%的实验组学生对网络题库表示满意.结论 网络题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很大帮助.

    作者:吴晓琴;周菊芝;黄金银;阮焕立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职院校外聘教师教学质量保征的探索与实践

    从政府制定外聘教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外聘教师人才数据库,重视用人单位的评价,制定外聘教师聘用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方面进行探讨.以切实保证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

    作者:冯敏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医学职业教育中考试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目的 探寻适合医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5级314名学生,于2学年的不同学期选取不同的考试记分方法,以观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学习进步的幅度.结果 综合考试记分法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成绩、综合能力.而且还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分散了集中考试所带来的压力,成为学生平时学习的驱动力.结论 综合考试记分法能帮助学生发现并强化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终实现个体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赵月坤;赵继英;刘业启;高冬琳;方会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浅谈诊断学中心电图教学改革

    心电图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调整心电图讲课顺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心电图临床分析和检查的适用范围,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殿明;杨艳丽;陈余清;包宗明;刘超;齐玉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LCT检查的6 764例患者,发现异常涂片837例,其中740例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LCT检查阳性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73.58%(78/106).在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为92.77%(77/83),在宫颈癌中为97.36%(37/38).在493例不典型鳞状细胞性质未定(ASCUS)中宫颈细胞内瘤变(CIN)占17.44%(86/493);在9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中CIN占77.78%(7,9);在11例不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AGUS)中CIN占27.27%(3/11),宫颈癌占9.09%(1/11).结论 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LCT因其无创,取材方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后,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规范诊治.

    作者:高丽;穆妮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材探讨

    席淑新主编的<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该教材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配合VCD效果更好,是一本较好的教材,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几点值得商榷之处.现提出修改建议以供探讨.

    作者:翟海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卫生学校高职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卫生学校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我校2007级1294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400名学生SCL-90总分≥160分.占30.91%;213名学生各因子分32分.占16.46%;12名学生各因子分≥3分,占0.93%.学生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P<0.001).结论 卫生学校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薛彩萍;马武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