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衡的人格悲剧的人生——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人格悲剧

田迎春

关键词:艾米莉, 本我, 自我, 超我, 悲剧成因
摘要:艾米莉是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笔者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分析艾米莉的人格结构,对其悲剧人生进行审视和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测定的意义

    2008年春季以来,兰州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局部流行,笔者对在我院住院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患儿组)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组患儿的AST、LDH、CK、CK-MB与对照组20例体检健康儿童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病病程中,心肌较易受到侵犯,在治疗中,应给予心肌营养药物,防止患儿心脏受损或病变慢性化.

    作者:杨永红;同重湘;李东辉;张朝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改革与实践

    目的 使实验教材与药理学新大纲、新教材相适应,与21世纪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特点相适应.方法 通过临床调研、遴选实验、设计和验证实验、编写药理学实验报告及教学效果调查等方法对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材进行改革.结果 根据药理学的知识特点,将实验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实用性实验三大部分,并新增药物说明书的阅读与解释、药历书写、发药后交待、特殊人群用药分析等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药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的优化和重组,提高药理学实验教材的应用水平,改进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实验设计的实用性.

    作者:包辉英;袁海虹;吴国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者:万小兵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肝穿刺活检与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把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因患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术前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脂肪肝的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中切取少量肝组织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腹腔镜肝穿刺诊断脂肪肝符合率为81.21%.结论 超声诊断脂肪肝准确率较高,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医生应慎报脂肪肝诊断.腹腔镜术中对脂肪肝的诊断更为准确.

    作者:雷衡阳;郭龙;马小明;李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试论21世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自身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作者: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刺头复叶耳蕨茎、叶中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采用试管及滤纸片预试法对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药用植物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 exilis)茎、叶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刺头复叶耳蕨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刺头复叶耳蕨茎、叶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有机酸、酚类化合物、鞣质、糖和苷、皂苷、甾体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强心苷、内酯、蒽醌及其苷类,不含生物碱.

    作者:李辉敏;刘频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学习兴趣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兴趣的途径,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对教材的处理,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者:侯云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版《药剂学》的职教特色

    新版<药剂学>的职教特色是注重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岗位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规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为较好使用教材提出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作者:高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合作式教学法对中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现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法与间接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合作式教学法对中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为进一步在对中职护生的教学中引入合作式教学法提供参考.

    作者:高燕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解剖学人体标本保护的体会

    解剖学是每位医学生都必须选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且解剖学的实验课时占有很大的比例.频繁的实验使人体标本的损耗较大,因此,加强人体标本的保护是更好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

    作者:林海;林泽湘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甘肃省清水县1949~2008年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

    麻风病是严重威胁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甘肃省清水县是甘肃省麻风病的流行区之一,截止2008年底全县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76例,尚有现症患者3例.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技能考核探讨

    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和总结,并探索出一个较好的考核方案,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操作.

    作者:朱荣富;吴定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3种改食灌注剂在肢体末端血管铸型标本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适用于动物肢体末端血管铸型标本制作的佳灌注剂配方.方法 采用3种改良灌注剂铸出大量肢体末端血管铸型标本,并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技术观察对所得不同标本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改良环氧树脂灌注剂铸出的标本色泽光亮,晶莹剔透,充盈饱满,血管细小,分支显示清晰,细小血管可观察至11-12级;采用过氯乙烯与自凝牙托材料混合灌注剂铸出的标本外形美观,血管饱满,色泽光洁,疏密有度;采用塑料(ABS)-碘灌注剂铸出的标本粗管道盈满,细小分支末端柔韧不易折断,色泽亮丽.结论 3种改良灌注剂的铸型质量均较高,优劣差异不显著.前2种改良灌注剂使用操作简便,对环境要求较低;第3种改良灌注剂铸出的标本既可进行显微技术观察,还可进行CT三维成像,是一种适宜CT三维图像重建和标本铸型的优良灌注剂.

    作者:李涛;寇俊峰;程兰玲;赵鹏伟;陈荣;杨银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为提高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水平,通过师生座谈会的形式收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归类,教师就这些问题展开教学法讨论,形成规范的教学行为,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控制措施,使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改革符合当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总趋势.

    作者:杨树国;李静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版《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使用体会及今后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1 新版<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的概况主编:李海鹰、王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学生.共420页,216学时,分两学期完成.

    作者:朱锦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如何委托医药卫生项目查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医学科学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从近几年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的数量来看,申请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和转化、新药研发、专利申请以及申报奖励的科技项目每年在递增,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对项目查新并不了解,对如何委托项目查新也不清楚.而了解项目查新以及如何委托项目查新,对广大科研人员来说十分必要.

    作者:石昕;张仲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例强迫照镜子案例的森田疗法报告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

    作者:张晓梅;封吉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78例外伤性额叶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额叶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78例外伤性额叶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者31例,中残者19例,重残者10例,植物生存者7例,死亡者11例.结论 对外伤性额叶脑损伤患者在诊疗上应与其他部位脑损伤有所区别,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行动态头颅CT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长平;李争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甘肃省城市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对甘肃省6座城市群众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为期4年(2004~2007年)的追踪调查,结合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加以分析,找出阻碍甘肃省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并通过了解民意来促进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决策化、科学化的进程,协助政府探讨群众体育锻炼的实际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为发展群众体育锻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理论建议.

    作者:邵继萍;邵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H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在80例胃癌组织及12例正常胃黏膜中HPA的表达.结果 HP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25%)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16.67%)(P<0.01);胃癌组织中HP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HPA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生长、胃癌组织的浸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梁虹;张磊;张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