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癣灵洗剂治疗足癣180例

崔崇寅;梁翠华;孙启荣

关键词:消癣灵, 足癣, 治疗, 鹅掌风
摘要:消癣灵洗剂治疗足癣180例,治愈率高达96%,而且应用简便,无毒副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氧氟沙星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A)与进口左旋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片,B)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对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单剂量口服A和B各200mg后,采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A和B两种制剂Cmax分别为(2153.5±624.5)ng/ml和(2083.0±716.6)ng/ml;Tmax分别为(0.75±0.35)h和(1.15±0.58)h,T1/2分别为(7.20±0.6)h和(7.67±1.2)h,AUC分别为(11656.5±2131.9)ng·h/ml和(11908.7±2491.2)ng·h/ml.经统计分析,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8.7)%.结论:两种制剂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作者:段旭;肇丽梅;张桂凤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浅谈骨伤便秘的治疗

    伤科便秘,系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伤筋断骨之后,血瘀气滞,气虚血虚或有督脉受阻、阴阳失调,导致脏腑不和而产生大便秘结,排便不利,间距时间延长而言.虽然是外伤导致气血凝滞为其主要原因,但亦和患者平素的饮食、起居、年龄、体质、伤情、部位、疼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诊治上必须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牟应怀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四种常用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目的:考察木糖醇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硫酸庆大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对四种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氨苄青霉素钠在木糖醇溶液中3h内含量下降至90%以下,其余三种抗生素与木糖醇配伍5h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氨苄青霉素钠不宜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其余三种抗生素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赵合兴;刘珠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参芍前列宁胶囊鉴别方法的研究

    参芍前列宁胶囊是由丹参、赤芍等十余味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散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能明显改善尿频、尿急、尿不净等症状.为更好地控制其质量,笔者对其中的主要药物进行了鉴别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凤琴;史艳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尚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新生儿硬肿症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冯雪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对中成药实行效期管理制度的探讨

    1中成药实行效期管理的意义中成药所含化学成分众多且复杂,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多不明确,因此,若长期贮存,易致某些化学成分损失或破坏,影响中成药的质量与疗效.如贮存时间过长,挥发性成分可逐渐挥发,甙类成分易产生酶解,羟基蒽醌类、鞣质类、还原糖类成分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作者:贾传春;王秀娟;王月娥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21世纪中医药发展战略(下)

    三、世界三大中药市场及有关法规1972年尼克松访华,目睹了我国针刺麻醉的神奇效果,随后,世界上掀起了针灸热,也带动了中医药逐步为世界各国所了解.今天,针灸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列入了医疗保险.但是,迄今为止,除韩国等个别国家承认中医之外,世界各国基本上不承认中医.就连日本应用中医药一千多年,今天也只是承认中药(汉方药)而不承认中医,所以至今日本没有中医师,中药都是由西医开方应用的.

    作者:贾谦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氏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的有效成份精制而成,具有强心作用,我们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庞明菊;郭富山;孙西印;郭琳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黄芪与其伪品--圆叶锦葵的鉴别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is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近来出现一种黄芪的伪品--圆叶锦葵,其外形与黄芪极其相似,但服用后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鉴别黄芪与圆叶锦葵,避免伪品充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二者的性状、薄层层析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如下比较鉴别.

    作者:宿丽梅;刁红宇;李国华;王伟明;赵东娇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加强药学人员培训,拓展医院药学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臻完善,各级医院使用电脑管理已十分普遍,而且都逐渐以医院局域联网代替了原先独立的单机用户.我院是一所45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近二年来陆续实现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总务科、财务科、药剂科以及院长室、办公室、人事科等部门的全院电脑联网,几乎覆盖了院、科两级所有科室.

    作者:俞燎霞;郑苏芹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药品生产企业面对非处方药市场的策略

    对药品进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有效的药品分类管理模式.自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以来,世界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由于OTC药物具有安全有效、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人们自我保健和简便、快捷的用药需要,因此其消费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作者:孙利华;梁红;白志荣;马煜程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痤疮宁乳膏主药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痤疮宁乳膏中过氧化苯甲酰、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波长312nm.结果:过氧化苯甲酰的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42%(n=6);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0.35%(n=6).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适宜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静;赵春香;李春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雷尼替丁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35例

    本文报道我院以雷尼替丁四联疗法、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肠溃疡69例,观察比较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作者:刘佩云;卢丽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卒中肾功能的影响

    对近年来本院用甘露醇治疗脑卒中作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肾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作者:金小坡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药品包装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市售药品包装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医院、诊所、药店抽样调查,样品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外用制剂.对包装物、包装规格、包装标识存在的问题分别统计分析.结果:调查424种药品中包装物不规范者150种,其中药品零售单位二次包装和医院制剂包装较突出;包装规格存在单包装量大,包装规格单一的问题;包装标识中60.1%药物内容不全.结论:药品包装现状不适应药品应用要求,尤其不适应非处方药合理用药要求,亟待规范.

    作者:陈锡芳;张建国;隋妍蕾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穿琥宁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21例

    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我科于1998~1999年间应用注射用穿琥宁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21例,结果提示穿琥宁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不良反应,提示穿琥宁有很高的抗感染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兰英;周章恩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全蝎的质量问题及其鉴别方法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ch)的干燥全体,为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名贵药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开发了较多的保健品.就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鉴别方法加以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李洪春;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的研制

    目的:建立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和质控方法.方法:采用氯化钠作等渗调节剂,制备输液,以HPLC法测定雷尼替丁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钠含量.结果:制剂稳定,雷尼替丁平均回收率100.29%,精密度试验RSD=0.25%,氯化钠平均回收率100.03%,精密度试验RSD=0.83%.结论:本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施劲松;应中和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40例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大多以扩冠、心肌营养代谢药治疗为主,以硝酸酯类较常用.自1998~1999年,我们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PGE1微脂质载体制剂,商品名凯时)治疗了40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与传统的扩冠药物进行对比,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惠;毛林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应加强中小医院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新药用于临床,但由于药品市场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假劣药品泛滥情况较为严重,不正当的经营手段给假劣药品进入药品批发部门及医院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中小医院,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对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不力,从而存在药品质量隐患,给用药安全造成威胁.就目前中小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唐广芬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