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李丛芬
三七是治疗各种出血及跌打损伤的重要药物.近几年来,该药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现对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对6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用奥曲肽治疗35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30例.本文对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和副反应等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缺铁性贫血在我国较为普遍,铁剂是治疗的有效药物,特别是硫酸亚铁,由于为二价铁离子,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小,故为常用.但硫酸亚铁片剂对胃刺激较大,病人不易接受.而硫酸亚铁在水中的不稳定性又影响了其液体制剂的疗效.为此,笔者改进了硫酸亚铁糖浆的配方,经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明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研究了近9年246名病人应用注射用双黄连发生的290例次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现双黄连ADR的发生率在年龄上呈梯形分布,以儿童为高.儿童皮肤反应发生率占观察人群的1.67%,占该人群ADR发生率的66.10%.性别上无选择性.ADR发生率以变态反应高,占64.48%,其中皮肤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药物热分别为45.86%、5.17%、4.14%、3.79%和5.52%,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ADR发生率分别为23.80%、3.79%和4.48%.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避免ADR和降低ADR发生率的对策.
作者:李东;方世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苯那普利进行对比.方法: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随机、单盲治疗轻、中度I、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氯沙坦剂量为50mg/d,苯那普利剂量为10mg/d;治疗2周效果不佳者剂量增至氯沙坦100mg/d或苯那普利20mg/d,总疗程6周.观察氯沙坦的疗效、动态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氯沙坦与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1.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降压谷峰比值(T/p)均大于60%.氯沙坦组咳嗽发生率低于苯那普利组.结论: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赵瑞英;曾春来;吕干新;吕志美;吕玲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已于2000年1月1日起实行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随着OTC市场的初步形成,广大医院药学人员应及时转变观念,自觉地参与这种变革,在医院开设OTC药房,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向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前提,是时代的要求.近期,国家科委、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提出了中药现代行动纲要,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其核心是发展创新.医院中药制剂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虽然剂型、品种、数量等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仍停留于原始阶段,严重滞后于临床需求与现代药学的发展.就医院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提几点想法,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李毓群;叶荣飞;张云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研制三黄珍珠软膏,用于痔疮、痔瘘、肛裂手术后常规换药.方法:制定三黄珍珠软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刺激性和临床应用.结果:该制剂经不同温度贮存6个月,性状稳定;对皮肤无刺激反应,病员易接受;临床治愈率高.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良好,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各类医院新制剂开发使用.
作者:商国美;屠世良;谭维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994~1998年我科共收治因口服川乌及草乌中毒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者13例,在治疗中有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在应用川乌、草乌时必须向家属或患者详细交待用法及配伍禁忌,以免引起中毒.为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林;李丛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应用PGE1100μg/d静脉滴注,疗程7d.于治疗前后同步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症状体征变化,并与对照组(不用PGE1)的4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及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D-二聚体、FDP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治疗组治疗后D-二聚体及FD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症状体征显著改善(P<0.05~0.001);治疗后PaO2两组均显著增高(P<0.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PaCO2两组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01).结论:PGE1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灿成;徐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AT-4140)是大日本制药公司于1987年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1993年在日本首次上市,随后相继在许多国家投放市场.司帕沙星在保持对G-菌强大抗菌活性的基础上,拓展了对G+菌的抗菌范围,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组织转运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司帕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抗菌活性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对高血压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人30例使用络活喜(组①)、23例使用心痛定(组②)治疗9周,比较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胰岛素敏感性、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和P<0.05).且组①较组②降低血浆内皮素的作用更明显(P<0.05).络活喜还可使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升高(P均<0.05).结论:络活喜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改善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抗性,从而更显著地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较好地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继红;周巧华;吴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异丙酚因起效快、持效短及优良的麻醉恢复特性,而成为目前非住院麻醉中应用广的静脉麻醉药.但由于镇痛作用弱,单独使用仍显不足.若同时辅以小剂量强效镇痛剂,则可增强麻醉效果,减少用药量.我们将异丙酚复合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用于腹腔镜检术的麻醉,旨在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邓莉;谢学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清暑露为我们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主要药物组成为金银花、香薷、薄荷、藿香、佩兰、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健脾和胃等功效,经临床使用,对夏季暑证有明显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理,进行了主要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范长启;孙兆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舒它西林是氨苄青霉素与舒巴坦的混合物,后者是一种竞争性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能获得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广泛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活力[1].近年来舒它西林广泛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但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报道甚少,我科1997年5月~1999年4月用舒它西林治疗40例老年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桂萍;李雯;赖异;续华;张良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之一.由于生理和代谢功能减退,老年人更易患糖尿病,且大多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故在降糖药物的选用上尤应慎重.
作者:张继东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非甾体抗雄激素的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将现已在临床上应用的三种非甾体抗雄激素类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林新中;陈行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需求量每年增加.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对煎膏中水、药、时间、火候,收膏等程序作了系列摸索,为使这古老剂型在临床上发挥更大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丰素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MALIGEL305是一种优异的乳化剂,其特殊功效在霜剂中应用,所得霜剂有极佳的外观和稳定性.
作者:王茂林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C1 8柱(6.0φ×150mm),以甲醇-水-磷酸(53:47: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结果线性范围0.04~0.40μg,平均回收率为97.76,RSD=1.50%(n=5).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此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黎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