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萍
护士角色普遍存在倦怠现象,这对护士自身成长和护理事业的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护士角色倦怠的个人根源主要是社会认知偏差,另外也与性格和人格特征有关.针对原因寻找缓解对策,在预防和缓解护士角色倦怠上,正确的社会认知是前提,完善自我调节机制是关键.开设以预防角色倦怠为目标的培训课程是基础,社会和医院管理者的关怀是保障.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科临床教学中多形式教学活动的应用.方法 我院外科在临床教学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操作示范、模拟病动物实验、参加手术等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将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结合,并突出外科的专业特色.结果 多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结论 外科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疗人才的关键阶段.采取多形式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忠伟;张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为完成2020年人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农牧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维护农牧民的健康是新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自我保健是指个体发挥能动作用保护自己健康的活动,是个体决定自己健康的权利与义务的体现[1].
作者:陈再蓉;古丽扎尔·阿布都热西提;向艳梅;阿斯亚木·亚森;魏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当今社会要求中等护士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二者应被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作者:张伟英;孟培;郑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体育课的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以及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方面的探讨,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激励学生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评价的新概念.
作者:徐洪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前,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正在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彰显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值我校进入全国百所示范校建设的行列之际,基础医学教师,要以专业建设为指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之中的一门独特的桥梁学科,它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所以现针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谈谈药理学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秦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现借鉴海尔集团的斜坡球理论,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斜坡球模型,分析目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阻力和动力,为更好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郭鹏军;严慧萍;吴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识性见习的实践教学方法.方法 安排刚入校的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性见习活动,结束后对见习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通过认识性见习,增强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激发其对护理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另外,通过认识性见习,促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结论 认识性见习能使高职新入校护生受益,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和医院的合作.
作者:李卫星;陈宜刚;刘兴勇;朱春梅;王扣英;高丽萍;王卉;丁美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根据多年在临床工作的经验,现认为在进行静脉给药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感,合理选择静脉,正确实施给药浓度和速度,及时巡视,并指导患者自我观察,这样可有效减少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渗漏性损伤给予及时、正确地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艳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使学生高效通过高职转段统考及执业资格考试,针对社会、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中应用了新方法批改复习试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姚德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以往护理技术教学多按照教师讲授操作内容-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一教师检查矫正的步骤进行.讲授理论时学生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学生数量多造成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清楚看见,使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不容易被掌握;练习时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教师辅导时往往需要反复示教,非常辛苦;部分复杂的操作不可能在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独立完成或让教师检查过关,致使课余练习时出现操作不规范现象并延续下去.笔者在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同步操作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作者:叶巧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生学会正确分析系谱,对于估计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搞好遗传咨询、优生优育工作具有一定意义.由于现在由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组成的三人小家系较多,当对患者家族的发病情况所知有限时,常需要对三人小系谱进行分析.
作者:王荣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中等卫护校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是当前颇为紧要的任务.现列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建设、实施的具体环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李源源;杨卫星;王田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1年,广州医学院在我校开设了全日制全科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我校成为我省开展全科医学全日制教育(本科)的试点单位,当时对该专业制订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科研和工作能力,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操作及数据处理、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作者:黄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职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现从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教学形式、教学步骤等方面对高职护理药理学双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陈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重要的桥梁课程之一,是临床对口腔疾病正确诊断、治疗的基础,对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至关要[1],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口腔专业临床其他学科的教学效果,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者:钟秀宏;杨淑艳;赵丽微;张以忠;郑中华;赵东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是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1],也是强化护生护理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阶段,是护生由课堂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转折阶段.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也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素质.
作者:王彦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职卫校教育科研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关键.现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医学教育研究室、科研组成员、教师、临床实训场所主管人员、学生等7方面对人力资源在中职卫校教育科研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邓芝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将流程再造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管理,可以简化输液流程,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医院形象.
作者:刘金叶;王新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公办、民办医学院校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体会及临床实践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对民办高职健康评估的教学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改革设想.
作者:张献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