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反拨作用视解读考试价值的认知

孙云霞;傅增智

关键词:反拨作用, 考试价值, 认知
摘要:从反拨作用的理论成果,分析对当前医学教育考试中的负面反拨作用及危害认知的不足和偏差,探索从负面反拨作用向正面反拨作用转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考试的价值与医学教育考试改革得以统一,更好地发挥和获取大考试价值的效应.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技能型课程重症监护仪器使用与维护相关教材设计编写与教学方法策略

    重症监护仪器使用与维护技能型课程的性质定位及教学基本任务、目的,要求教材设计编写及教学过程应当符合国家紧缺型、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努力体现和突出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服务性职业特色.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切实贯彻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策略,灵活运用形式多样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重症监护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重症监护职业学习态度与专业思维习惯,具有从事重症监护职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具备重症监护专业继续学习的基础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王懿;钟丽强;吴红宇;吴胜楠;喻志英;李燕霞;王敏;王萍;吴惠平;赵昭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患者血清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提高,蛋白质组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研究中,特别是肿瘤标志物方面.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无症状的早期患者的筛查,但目前仍有许多影响其临床应用的问题亟待解决,现就目前蛋白质组学在肿瘤标志物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刘巍;廖世奇;王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口腔临床实习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医学因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其临床实习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分析口腔医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淑娟;王君;姜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换位思考理念对学生静脉穿刺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换位思考对护生初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通过采用心理干预、换位思考、演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通过模拟病房、角色扮演巩固教学效果,使护生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杨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输尿管镜开始被应用于临床,通过近30年的不断完善,输尿管镜不论从管径、可操作性、光学系统,还是辅助器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它的临床应用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近年来有关输尿管镜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冲;陈一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中等卫生学校学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1 中等卫生学校思想道德状况现状与形成原因中等卫生学校学生总体上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树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作者:张开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性探索

    现从更新教学观念、重组教学内容入手,采取加强病理解剖总论、淡化病理解剖各论、强化病理生理基本理论与技能、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病理学课堂教学、体现专业特色等措施以实现在病理学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作者:刘安丽;张海燕;马志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科护理病历书写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结合健康评估和内科护理病历书写教学实践,分析学生书写护理病历常见的问题,提出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及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思、练,由此提高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其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吕一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普通夹子在一次性导尿包双腔气囊导尿管中的应用

    对需行留置导尿术的患者,通常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法固定.方法:之前操作同导尿术中插入一般导尿管,见尿后再插入4~6厘米,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夹子固定导尿管末端,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时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如此时有需要则留尿标本),撤下洞巾

    作者:仝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倡导抓住国家政策扶植的机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要增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金喜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教改中的实践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涉及有机化学、波谱解析、生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内容繁杂、难以掌握.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休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和构建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方法 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结果 建立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并将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若干要素,赋予权重.结论 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将定性的描述定量化,能有效避免主观性,使评价更为科学和客观.

    作者:韩斗玲;孙小萍;龚秀英;汪娩南;王绍锋;九江学院;江西;九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教育中基础医学组织胚胎学立体滚动式教学法初探

    目的 为解决成人教育中学生学完一科丢一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基础医学组织胚胎学(简称组胚)立体滚动式教学法.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组胚、病理学与人体解剖学三门基础医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采用立体滚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有92.7%的学生持支持和感兴趣的态度.并提高了单科结束成绩、实习前单科复考成绩、组胚平均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立体滚动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可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作者:王晓兰;袁科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8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结核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肺外结核病占结核病总数的0.5%~1%,女性生殖器结核,多发生于16~40岁生育期妇女,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易误诊[1].为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r7年12月某院收治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82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4例早产儿进行婴儿抚触并将其作为抚触组,随机选择条件相似的24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抚触组早产儿进行抚触,每天2次,连续30 d.观察2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每日进乳量的差异.结果 抚触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比对照组明显(P<0.05),每日进乳量抚触组早产儿比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抚触可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赵瑞芳;彭月娥;周乐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训中的应用

    现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案例库的建立途径,案例教学的准备、组织和实施过程:简述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和评价方法;指出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目的 在于为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训中的应用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王立涛;秦永;郝庆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字典新用法

    充分挖掘传统字典的资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词汇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引导、激励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学以致用.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案例为中心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新模式

    现针对教改过程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探讨如何将案例内容穿插到卫生统计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并分析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对卫生统计学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舒冬;李丽霞;郜艳晖;徐英;李燕芬;张敏;叶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职助产专业《母婴保健》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及授课建议

    1 《母婴保健》教材编宣背景卫生部2001年版中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大纲中增添了妇婴保健课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第1版《妇婴保健》教材.该版教材是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研究并对部分内容调整后编写的,将妇女、儿童保健内容首次从妇科学、产科学和儿科学中分离出来,并融入妇女、儿童保健学科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内容全面,注重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后续教材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接受美学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为德国学者尧斯和伊瑟尔.尧斯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他一反以往文学史只注重作品和作家的传统,强调读者对作品的重要意义,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和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正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意义和价值.他还认为,接受过程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参与过程.

    作者:朱晓燕;张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