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夏亚兰;王民开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摘要: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且难学的核心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在药理学教学中,不应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从药理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出发,将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已深入到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作者:江玲;张小华;朱晓燕;何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对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与部分相关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分别探析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的教学内容与部分相关课程(基础课程:无机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基础;专业课程:免疫学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内容的关联性,从而体现该专业部分课程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以便依据这种联系选择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 以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为参照,搜集相关课程的教材,查阅其各章节中能为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提供直接、间接基础支撑,或是与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共用、互补的理论、技能知识点,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依此对这些与临床检验学有关联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建议和要求.结果 在部分相关课程内容中分别有部分知识点与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论 此项分析使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与部分相关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更明晰、突出,可将分析结果 作为选择后者教学内容的导向和参考.

    作者:曾顺良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浅谈教师试讲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现结合实践,将试讲分为常规性、抽查性和示范性3类,并就每类试讲的特点、要素和方法等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

    作者:席芳;陈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关于健康评估精品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重点是人才培养,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完成这一任务,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实践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是极其必要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作者:姜涌;刘剑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等职业学校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技巧初探

    现从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式及方法.

    作者:杨星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医学职业院校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的主要对策和实践途径

    构建和完善廉洁修身教育机制,形成廉洁修身教育的大氛围,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开展教育系列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制度化品牌活动,是深入而富有成效进行廉洁修身教育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鲁黔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甘肃省本科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6所本科院校(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王惠霖;任渊;张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病例教学法在围手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在围手术期护理教学中.选择典型临床病例,以手术的进行过程为中心解析病例,开展围手术期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丛小玲;杨艺;许苏飞;季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职英语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探索

    中职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低效的阅读教学现状仍然困扰着无数英语教师和学生.笔者结合自己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职英语有效阅读教学途径,以给学生提供有效、正确的阅读方向、方法,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为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作者:刘晓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组块理论与生物化学概念教学

    现介绍心理学组块的含义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组块含义与生物化学概念组块含义及生物化学概念实施组块的具体步骤,列举组块理论在生物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结果发现组块理论的应用能优化生物化学概念在大脑中的贮存形式,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作者:刘慧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探究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患者抑郁(PSD)的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3月~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38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76例,将后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治疗组患者的抑郁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治疗,采用Hamiltom抑郁量表(HAMD)、肌力测定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385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抑郁者176例,发生率为45.7%,其中轻度抑郁者97例(占总患者数的25.2%),中度抑郁者62例(占总患者数的16.1%),重度抑郁者17例(占总患者数的4.4%);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依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其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者:许改玲;罗凤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拟在调查分析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提问,辅以教师示范和同伴互问的方法,探索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训练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天水市农村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天水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 ,共抽取调查对象1 470名.结果 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为98.91%,及时接种率为74.97%.结论 天水市乙肝首针和及时接种率较低,民族和出生地是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健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和谐社会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研究

    和谐社会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应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因此,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和休闲娱乐.

    作者:郑慧芳;杨建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试论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3个关键问题

    语文课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文化基础课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培养拥有较强语文综合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仅影响着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生活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课程自身广度和深度的关系、满足学生近期与远期需要的关系是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

    作者:吴秋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以病床为单位的见习教学活动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临床见习在整个医学教育中是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不单纯是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综合素质.我院儿科教研室从2009年3月开始对进入儿科临床见习的2005级218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了以病床为单位的见习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燕;赵芳;陆彪;訾秀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初探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有其理论基础.现对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目标及构建这一模式的基本对策加以阐述.

    作者:陈平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多问题抽签竞答教学模式在生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探析

    针对医学中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问题抽签竞答法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牙隐裂全冠修复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牙隐裂的早期诊断,全冠修复及预后.方法 对临床检查确诊的74住牙隐裂患者的82颗患牙,根据其牙髓的状态,分为单纯隐裂牙组32颗,直接进行全冠修复;隐裂并发牙髓炎组39颗,隐裂并发牙髓坏死、根尖炎组11颗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结果 32颗直接全冠修复牙中有5颗失败,成功率为84.38%;50颗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牙中失败3颗,成功率为94.00%.结论 隐裂的早期诊断和择机进行全冠修复治疗是保存活牙髓、维护牙体功能的有效办法.

    作者:蔡洁;茹晖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步长稳心颗粒+美托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口服步长稳心颗粒9 g(1包),3次/籼天+美托洛尔25 mg,2次/天;对照组61例,口服胺碘酮0.2g,3次/天.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相当,但症状缓解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胺碘酮相似,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优于胺碘酮.

    作者:王治业;朱岩;刘丕祖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