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

艾中平;高晓岚;吴有凤;周建荣

关键词:乳腺癌, 焦虑, 抑郁,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每一疗程焦虑、抑郁的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94名采用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手术后化疗前和每次化疗结束后5~7 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手术后化疗前为严重,至第1次化疗结束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第3次化疗后再次加重,此后逐渐下降.在化疗期间焦虑和抑郁总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25~0.908(P值均<0.05),并且每一疗程均有不同的因素影响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其中在第3次化疗后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多,分别是悲伤、疼痛、疲乏、苦恼、健忘和悲伤、疼痛、麻木感、昏昏欲睡.结论:应加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做好每一疗程相关症状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针对性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通道微通道与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多通道微通道与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共78例,其中40例采用多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38例采用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一期术后结石清除率、辅助治疗、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结果:多通道组和单通道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2.11±12.54) min和(137.85±16.52) min(P=0.09);两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32±2.15)d和(11.45±1.92) d(P=0.06);一期经皮肾术后结石清除率,多通道组和单通道组分别为77.5%(31/40)和52.63%(20/38) (P=0.02);术后辅助治疗,多通道组为20.0%(8/40),单通道组为44.74%(17/38) (P=0.02);多通道组和单通道组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5%(37/40)以及71.05%(27/38) (P=0.01);多通道组和单通道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3±7.5) ml和(85.6±8.2) ml(P=0.13).结论:多通道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标准单通道结石清除率高,更加有效.

    作者:程洪林;郭闯;李旭明;程宗勇;李锋;张力;李元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SAP46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23例;A组: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B组:奥曲肽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部体征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2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腹部体征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A组(13.04%)低于B组(30.43%).结论: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SAP临床疗效较好,可提高总有效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宗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压疮(pressure ulcers,PrUs)现患率,比较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PrUs现患率区别,推进PrUs护理及医院管理.方法:以美国护士协会护理质量指征委员会的“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Survey”量表为基础,设计问卷对重庆市5所医院进行PrUs现患率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29 243名住院患者,PrUs总现患率为0.18%,其中三级医院PrUs现患率为0.19%,二级医院PrUs现患率为0.16%;二、三级医院不同病区PrUs现患率比较,二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区高于三级医院(P<0.05);同级医院不同病区的PrUs现患率对比发现,ICU高(P<0.01).二、三级医院PrUs严重程度比较,三级医院中重度PrUs现患率高于二级医院(P<0.01).结论:本次调查结果PrUs的现患率低于国外水平,建议各级医院改变观念,正确认识PrUs现患率的意义,建立完善的PrUs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三级医院在加强PrUs预防的同时需提高中重度PrUs的治疗护理水平.

    作者:耿婷婷;赵庆华;肖明朝;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群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探讨症状群的分类构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表、透析患者症状评估量表对重庆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80名MHD患者进行调查,获得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进行检验.结果:MHD患者发生率高的5项症状依次为皮肤干燥(75.7%)、瘙痒(73.2%)、性欲减退(70.5%)、易惊醒(63.2%)、入睡困难(62.5%),而严重程度明显的5项症状为瘙痒、皮肤干燥、口干、入睡困难、易惊醒.因子分析显示存在情感、疼痛疲乏、消化道、心肺系统、水电解质5个症状群,解释变异量的58.68%.结论:MHD患者经历多个症状群,医护人员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行有效的症状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晓娟;赵庆华;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每一疗程焦虑、抑郁的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94名采用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在其手术后化疗前和每次化疗结束后5~7 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水平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手术后化疗前为严重,至第1次化疗结束后呈下降趋势,但是第3次化疗后再次加重,此后逐渐下降.在化疗期间焦虑和抑郁总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25~0.908(P值均<0.05),并且每一疗程均有不同的因素影响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其中在第3次化疗后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多,分别是悲伤、疼痛、疲乏、苦恼、健忘和悲伤、疼痛、麻木感、昏昏欲睡.结论:应加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做好每一疗程相关症状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针对性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艾中平;高晓岚;吴有凤;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中下颌逐步前伸引起髁状突位置变化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口腔矫治器治疗时下颌逐步前伸对髁状突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T、Mimics、Imageware及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OSAHS患者颞下颌关节、下颌骨及上气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下颌位于大前伸量的20%、40%、60%、68%、70%、75%、80%、100%时,观测关节间隙(前、上、后)的位置变化.结果:下颌逐步前移不同量时,关节间隙的大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随着下颌骨水平前移量的增加,关节间隙的大小也不断增大,以关节前间隙的变化明显,关节上间隙的变化次之,关节后间隙的变化再次之.结论:通过观测OSAHS患者髁状突的位置变化,为临床利用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从颞颌关节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何琴;张佐;曲爱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在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在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MMP-9、TIMP-3与胚胎着床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反复IVF-ET助孕(≥3次)失败者(实验组)及40例经1次IVF-ET助孕即妊娠者(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内膜MMP-9和TIMP-3表达.结果:MMP-9在实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P-3在两组间表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 P-9在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降低可能会通过影响胚胎着床而导致反复IVF-ET助孕失败的发生.

    作者:王芳;鲜红;滕文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改良LPD液、硝普钠对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采用犬单肺原位常温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及研究改良LPD液(low potassium dextra glucose,LPD),改良LPD液+硝普钠2种保护液对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杂交犬1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A组以常温LPD液行左肺灌洗,灌注量50~60 ml/kg,灌注压力<40 mmH2O;B组以常温LPD液+硝普钠行左肺灌洗,其余同A组.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再灌注后0、2、4h测定血浆、肺组织匀浆中ET-1的含量以及实验结束时称取肺湿、干重,计算肺湿/干比重.结果:2组血浆、肺组织匀浆中的ET-1含量无差异(P>0.05),肺湿/干比重比较有变化(P<0.05).结论:改良的LPD液可能通过减少ET-1的表达水平,降低肺湿/干比重,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在改良的LPD液基础上加上硝普钠,对ET-1的表达水平及肺湿/干比重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公哲;王磊;齐海;李元明;高双庆;马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波特兰水门汀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制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波特兰水门汀(portland cement,PC)、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制能力.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3种材料对3种微生物的体外生长抑菌效果.将含有1.5×108 CFU/ml活菌的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变形链球菌菌悬液分别接种于不同的琼脂平板,将新鲜调拌的直径5 mm、厚度1 mm的材料片等间距放入琼脂平板内,37℃恒温培养24~48 h后,测量材料周围的抑菌环直径大小,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评价3种材料的体外细菌生长抑制能力.结果:研究发现3种材料对变形链球菌均无抑菌环产生;GIC对3种微生物均无抑菌环产生;PC及MTA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且PC产生的抑菌环直径大于MT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9);PC及MTA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结论:PC对白色念珠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生长能力,可考虑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王燕;林居红;张红梅;刘明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癌患者常见症状群及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乏力、失眠、疼痛和苦恼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检测以上4种症状是否以症状群的形式影响患者的病情结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应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及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肺癌量表对384名住院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眠、乏力、疼痛和苦恼各症状间具有显著的内部相关性(r=0.474~0.716,P<0.0),其中9.1%(n=35)和21.1%(n=81)的患者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过上述症状中的2种或3种症状,62.8%(n=241)的肺癌患者同时遭受到4种症状的困扰;症状群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性.结论:失眠、乏力、疼痛和苦恼为肺癌患者疾病发展轨迹过程中出现频率高、程度重的4种症状,且常常以症状群的形式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双兰;周建荣;赵良辉;向峰儀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6 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白藜芦醇进样量在0.3~9.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实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青;罗先钦;胡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及免疫力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术后心理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5月-2012年2月诊治的128例CC患者,按入院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心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免疫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术前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均显著降低(抑郁t=6.821,P=0.000;焦虑t=4.803,P=0.000),对照组分值改变不明显(抑郁t=1.570,P=0.146;焦虑t=0.939,P=0.382),干预后观察组2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抑郁t=5.415,P=0.000;焦虑t=4.299,P=0.000);2组患者干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t=7.959,P=0.000;t=2.543,P=0.015;t=2.983,P=0.004; t=2.778,P=-0.007; t=5.479,P=0.000).结论:结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CC患者术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芳芳;赵庆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鼻腔自主神经临床解剖研究——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靶点选择

    目的: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治疗靶点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具(20侧)正中矢状位锯开的国人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解剖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鼻后上外侧支及鼻后下神经,研究其走行及分布,测量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与后鼻孔上缘及鼻底、中鼻甲内侧面的鼻后上外侧支与中鼻甲下缘中点、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与下鼻甲后缘的距离.结果:(1)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在鼻中隔面上均自后上方向前下方走行,走行路线近似直线或反抛物线,其中10侧鼻后上内侧支以一主支走行于鼻中隔面上,均于鼻中隔前中段处达鼻中隔底,8侧以2主支走行于鼻中隔面上,靠鼻底支(下支)于鼻中隔前中段处达鼻中隔底(2侧因矢状位锯开尸头时破坏一侧中隔面未能解剖);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距后鼻孔上缘(9.04± 1.51) mm(下支)、(15.76±2.17) mm(上支),距鼻底(18.95±2.69) mm(下支)、(23.39±2.42)mm(上支).(2)鼻后上外侧支在中鼻甲内侧面上自中鼻甲上缘后端向前下倾斜到达中鼻甲中下部后段后向前几乎平行于法兰克福平面或中鼻甲下缘走行,止于中鼻甲前缘或下缘前段;中鼻甲内侧面的鼻后上外侧支距中鼻甲下缘中点(5.70±1.82) mm.(3)鼻后下神经于下鼻甲上缘后段进入下鼻甲;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距下鼻甲后缘(7.28±1.36)mm.结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可选择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鼻中隔面起始处、鼻后上外侧支经中鼻甲内侧面前后缘中点处、鼻后下神经达下鼻甲上缘处作为鼻腔自主神经的阻断靶点.

    作者:李强;杨盈坡;安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45例混合型下肢DVT CDT治疗效果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治愈219例,显效26例,有效100%.结论:CDT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DVT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彭波;黄淑君;时德;任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肿瘤侵犯相关蛋白-自分泌运动因子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对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生物学特性(增殖、抗凋亡和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HDF体外培养后分为AMF组和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抗凋亡能力,Transwell小室迁移运动模型检测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F组体外培养的HDF的增殖能力(t=9.13,P<0.001)、抗凋亡能力(t=30.94,P<0.001)及运动迁移能力(t=5.35,P=0.003)均显著增强.结论:AMF具有提高HDF增殖、运动迁移和抗凋亡能力,提示该因子与瘢痕疙瘩的肿瘤学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倪智敏;周璐珩;田怡;张军波;牙祖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内生长的昼夜生物节律特征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体内生长的昼夜生物节律改变特征.方法:32只裸鼠置于12h光照、12h黑暗交替的环境中,将人颊鳞状细胞癌BcaCD885细胞接种于裸鼠颊部,建立颊鳞状细胞癌模型,3周后在24h内,按灯亮后4、10、16、22h4个时间点分别处死8只裸鼠时间以开灯后的小时数为参考(hours after light onset,HALO),即4HALO、10HALO、16HALO、22HALO.取出肿瘤测量体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用余弦分析法检验肿瘤体积、肿瘤细胞PI和AI是否具有昼夜节律性,用方差分析各指标在4个时间点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PI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肿瘤体积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体积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3.23HALO、15.23HALO,肿瘤细胞PI的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6.60HALO、18.1 6HALO.肿瘤细胞的AI无昼夜节律性,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生长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体积具有昼夜节律变化特点,肿瘤体积和细胞AI在昼夜不同时间点差异变化较大.

    作者:杨凯;赵宁波;陈丹;赵丹;唐洪;赵春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施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同时推行综合性感染控制干预措施,掌握2011-2012年综合性ICU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变化趋势.结果:2011年和2012年ICU的感染率分别为21.8%、16.7%,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7%、18.0%,经病人病情平均严重程度调整,调整后的日感染率分别为5.7‰、4.4‰(x2=0.321,P=0.865),调整的日感染例次率5.9‰、4.7‰(x2=0.560,P=0.454).2011年和2012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分别为29.0‰、2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别为1.8‰、1.2‰,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1.3‰、0.7‰.采取干预措施后,2012年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x2=9.05,P=0.029).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利于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旋;黄国玺;陈晓霞;李雅君;曲惠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对大鼠移植肝术后胆汁酸代谢轮廓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移植肝脏经历冷保存/再灌注损伤(cold preservation reperfusion injury,CPRI)后早期胆汁酸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供肝冷保存12h组、1h组和对照组大鼠术后胆汁中胆汁酸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胆汁酸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果:胆汁中胆汁酸代谢轮廓可区分CPRI12h组、1h组和对照组,牛磺脱氧胆酸与胆管损伤密切相关且肝移植术后CPRI 12 h组的疏水指数明显增高,并与供肝冷保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CPRI影响肝移植大鼠胆汁中胆汁酸代谢轮廓.

    作者:樊子勉;王猛;邓丹;张晓清;崔悦;丁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趋化因子MIP-1α、MIP-1β、MCP-1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d,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3,MIP-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IP-1α、MIP-1β和MCP-1在44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和19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14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取自良性腺瘤周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IP-1α、MIP-1β、MCP-1蛋白定位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质,其在GD、TH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及总评分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论:MIP-1α、MIP-1β、MCP-1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可能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监测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任欣会;张会娟;高慧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原益肾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原益肾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探讨复原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方法:以Ⅱ胶原诱导大鼠RA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复原益肾汤高中低剂量组,测算大鼠足肿胀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和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 (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复原益肾汤高剂量组及MTX组的RA大鼠关节炎症积分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F=156.671,P=0.000);中药高、中剂量组及MTX组血清中TNF-α、IL-17均有显著降低(TNF-α:F=20.233,P=0.000; IL-17:F=205.412,P=0.000),中药高剂量组与MTX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NF-α:P=0.952; IL-17:P=0.142);中药高剂量组和MTX组中软骨层及滑膜层MMP-3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F=14.867,P=0.000),中药高剂量组与MTX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0.08).结论:复原益肾汤可改善关节炎大鼠的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17、MMP-3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密切相关,为复原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杨敏美;荣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