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肾管道联合铸型标本的制作

李占生;徐国昌

关键词:肝肾铸型, 过氯乙烯, 自凝牙托材料, 解剖学
摘要:在临床解剖学研究中,为更好地研究肝、肾及其相连结构局部复杂的构造和位置关系,应用管道联合铸型技术制作解剖标本有其独特之处.现采用过氯乙烯与自凝牙托材料制作肝、肾相关结构联合铸型标本,其位置毗邻、管道结构清楚.能为临床肝肾手术与科研提供良好的形态学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及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它成为更加科学的体系,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作者:袁爱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实用美容技术教学探讨

    1重视实践课教学1.1进行手操练习每次上课前做5 min手操热身,每天利用空隙坚持2 h手操练习,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柔软度以及力度的匀称性.1.2重视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实践课前预习各种物品的准备,调试所需要的仪器,并对学生交代实践内容、方法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操作有初步了解.讲新内容前,先请1~2位学生演示上堂课所学操作,并由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教师示范操作时,要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原理及要领.每堂课示教4~5个动作,逐步累加,直至教完整套动作.学生操作实践时,教师经常巡视,指导并亲身感受学生的手法,及时示范较难的步骤,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手法.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操作方法.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分析.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与专业学科间联系完善语文实用性教学——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之生本教育改革初探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责任.如果能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这无疑是教育效果优化的表现.生本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现对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进行思考及探讨.

    作者:刘树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近年来,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等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学模式也随之不断改革与创新.许多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以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推进专业建设进程,且有的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然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建设.因此,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孙长海;王诗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束技能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1结束技能及其功能结束技能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终了阶段的教学行为,其通过归纳总结、领悟主题、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纳入其知识结构中.结束技能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项:(1)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概括、比较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和系统.(2)承前启后:教师在进行课中小结时,既要概括一个内容的重要问题,又要巧妙引出对下一个问题的讲解;在全课的总结中,要为讲授新课时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积极性.(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4)用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归纳小结、改错和评价等方法检测教学效果.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般人口学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了解国内对22个省城乡老年人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为采取相应的对策预防老年人认知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ES)进行测评,测评对象为国内22个省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省选取100人,城乡各50人,男女各一半.结果 2 161名老年人中,老年人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为26.4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越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越高;生活压力大者的患病率高于生活压力小者.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监测和关注,尤其是高危人群.

    作者:徐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下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沿袭以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差等.这是困扰高职教育的一大问题.全国高职院校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树立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旨在解决这一问题[1].

    作者:邢志霞;赵喜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自内心地去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方式.现就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培养进行探讨.

    作者:杨利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议医药高职学校医学类课程的改革和研究

    医学类课程是医药学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各医药高职学校医学类课程内容均以普通高校的课程内容为版本,不能满足医药类各行业对医药高职学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的需求.笔者根据对医药行业的调查,对医药高职学校医学类课程在不同专业从内容到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作者:吴宏;孔繁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10年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征的分析目的 是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积极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 从发病年龄、性别、病因、诱因、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及误诊病例等多方面动态分析总结出系统的AD诊疗措施.结果 诊断AD,本组彩色超声的检测阳性率为77.06%,螺旋CT的检测阳性率为87.50%,MPd的检测阳性率为100.00%.结论 彩色超声、螺旋CT和MRI在诊断AD时各有优势,将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AD.

    作者:黄秀丽;王洁;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动态心电图24 h记录到的37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对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共出现长R-R间期(≥2.0 s)526次.白天65次(12.4%),夜间461次(87.6%);平均心室率<60次/分者25例、≥60次/分者12例;37例患者的长R.R问期在2.0~4.9 8之间.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者29例、不相关者8例.结论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与睡眠呈显著相关性(P<0.01),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为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无临床意义,诊断心房颤动伴Ⅱ°房室传导阻滞(AVB)时应慎重.

    作者:常寅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材料教学设计

    1课程及教材分析11.1课程性质金属烤瓷材料是口腔材料学中的教学内容,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采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来研究口腔医学领域中各种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以及口腔与生物材料的关系,从而达到利用人工材料及制品替代和恢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天然牙或骨缺损、缺失后的生理外形,重建已丧失的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因此,口腔材料学涉及口腔医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冶金学和工艺学等学科内容,是一门介于口腔医学与材料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一名优秀的口腔医师或技师应该掌握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材料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熟练的应用技术,否则,对修复过程及其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提高修复水平.

    作者:苑新永;崔丽;程景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内科学概念教学中,进行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性研究.结果 显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概念教学中,可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较好的教学模式,但在其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结合实际,合理运用PBL教学法.

    作者:翟向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

    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高校的稳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和全社会的关注.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食堂食品的整体卫生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令人对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特别是近期我省个别高校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关注.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顺口溜巧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分别是铁、铜、锌、钴、锰、铬、钼、镍、钒、锡、硅、硒、碘、氟.也有文献将硼、砷纳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这么多种,到底怎样才能记得住呢?笔者利用谐音,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硼、砷)编成了顺口溜,以帮助大家记忆.顺口溜为:铜佛涅槃,铁骨归西;墨西哥朋,典型生猛.对应为:铜氟镍钒,铁钴硅硒;钼锡铬(硼),碘锌(砷)锰.

    作者:汪为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观察200例惠儿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全部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急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陈燕;刘卿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现研究以问题中心探究学习为模式,以愉快教育、课堂观察为手段,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及问卷调查,并采用自评和他评结合等方法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

    作者:岳亮;朱艳平;范国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以病例教学为特色的高职高专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现描述以病例教学为特色,集课堂病例讨论、课下病例收集、病例修改、规范用药总结等为系统的高职高专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作者:高春艳;梁翠茵;聂珍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效度分析

    1问题的提出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括对护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杭丽;夏秋蓉;邱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学习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几点体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和保证.将2007年版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2001年版药物学基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比较,2007年版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课程名称、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等内容有所改动和调整,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更贴近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更符合护理专业的教学理念.

    作者:谭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