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乐教

韦红;莫丽平;罗心贤

关键词:教师, 学习共同体, 乐教, 职业倦怠
摘要:职业倦怠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效果,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使教师在群体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使其工作有成就感,教学工作变得愉快.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消除教师职业倦怠,让广大教师乐教的有效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题开展健康评估教学

    在健康评估课堂教学中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题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生健康评估的分析与辨别能力,为护生解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病例单选题打好基础.

    作者:范亚平;辜超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酒泉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知情告知缺陷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住院患者入院知情告知书、委托书、手术知情告知书及其他告知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找出缺陷,及时防范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查全院24个临床科室843份现住患者病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告知书中的住院知情告知书、委托书缺陷较大,具体是知情告知书内容不全、患者或委托人签名不规范.结论 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住院知情告知书内容、委托书填写及签名,杜绝因知情告知不到位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关玉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自我评估定位反馈调查

    我国对高校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至今已有10个年头,在这期间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面对这一局面,在校大学生有何想法,在众多竞争者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此,我们于2010年11月对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估现状研究提供些许资料和素材.

    作者:宋岩松;石文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了提高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赵永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校本教材探索与反思

    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更高的人文素质[1].我校将临床实际问题与人文素质课程有机结合,通过整合人文素质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资源,整编出基于临床实际问题的人文素质教育校本教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作者:孙军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基本规律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有其内在规律.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合力规律,层次规律,实践规律.

    作者:朱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班主任工作拾零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世纪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作者:王震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医学心理学双语教学的启示

    在当今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共同语言,具有其他语言难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双语教学在提高教师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可促进国际交流,使学科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对医学专业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1].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使笔者对双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红;陈翔;周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推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1].如何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优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井冈山大学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定位进行了大讨论,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作者:肖凤;方木水;毛慕华;彭才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质量.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德育仅仅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和报告讲座很难奏效.实践证明,德育周是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斌;任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职教学内容体系应该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把国家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到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宋振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案例教学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阐述预防医学各门专业课程特点,探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着眼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缩短教学与实践的距离,锻炼学生职业行为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陈小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尊重——对一名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以教育案例方式叙述一名学困生3年来的转化过程,通过分析,就学困生转化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张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硕士研究生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硕士研究生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蒋灿修订的Fenigstein等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和王极盛编制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对18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男、女硕士研究生在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的创新意识要高于女性;硕士研究生的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间相关性不显著;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紧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

    作者:孙阳春;范智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大学生,以共同理想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创新高校德育工作.高校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实践的平台作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和高校教职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团队示范作用.

    作者:袁文英;于骞;张娟;郑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析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从管理沟通的内涵入手,重点对高校管理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和提高其绩效的方法提出个人见解,力图通过有效沟通的执行提升高校管理的成效.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学校发展

    为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职业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以推动学校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作者:邱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技术.方法 以块茎切割无性繁殖为主,探索种子繁殖技术,在林下、遮荫网下遮荫人工栽培种植七叶一枝花,观察其栽培生长情况.结果 七叶一枝花经人工栽培5年左右可采收入药,经初步性状和有效成分分析,栽培品与野生品基本相同.结论 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英;饶军;王海辉;余军林;陈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我校护生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

    通过对我校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护生在医院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常暴露于被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随时有受到职业损伤的危险.针对此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作者:石朝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技能教学初探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21世纪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预防医学作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21世纪新型社区护理人才的重点课程[1].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技能教学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2].社区护理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技能教学要根据社区护士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李源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