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锐
1 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意义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体现.学生掌握并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职业道德规范,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平;刘瑛;范玉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了增强岗位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我们积极谋求校企合作,编写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并在专家的指导参与下,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工作任务化教学.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程锦;于广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高职生大多处于青春期, 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期是生理、心理迅速成长和成熟的时期,是对求知充满渴望和对世界、自我进行探索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时期,也是生理、心理迅速萌芽与交知、各种矛盾容易激化的危险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往往会由于生理发育、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各种因素而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神经衰弱、焦虑不安、恐惧、抑郁、悲观、烦恼、孤独、强迫症等,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疏导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白显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生命运动的特殊规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哲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上,中外医学都曾以先进的哲学思想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中外医学的起源都经历了朴素阶段、哲学阶段,后,西医成功嬗变,上升到了科学阶段.
作者:刘小军;赵达;周永宁;陈兆峰;李海龙;杨忠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药品仓储与养护技术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药品仓储业务流程及相关法规,能规范办理药品进、出库等仓储业务,熟悉岗位工作职能要求与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具备从事各类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工作技能.在药品仓储与养护技术课堂教学中,既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又要把枯燥乏味难记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易记,学生能够掌握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药品仓储工作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李云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医学生的英语积极词汇量是决定其英语词汇能力的关键.现基于图式理论,通过图式联想教学来增加医学生积极词汇量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能够真正促进医学生英语积极词汇量增加的方法.
作者:郝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讲授式教学法又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口头言语呈现教材,用叙述、描写、说明、论证等方式,系统地向学生阐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知识体系[1].
作者:王海波;潘培森;耿进霞;史玉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作为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管理水平是反映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职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既担负着教学的重任,又有责任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为例,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是培养医务人员的摇篮,在校期间通过化学实验室的废液处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因此,中职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废液处理过程不仅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其环保素质.
作者:吁诚铭;潘惠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在病理生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病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病理生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结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实验水平.研究结果显示:94.2%以上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效果良好.结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病理生理学教学进行改革适合本科生的教育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推广.
作者:齐玲;杨淑艳;郑中华;赵东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术学习,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到医院就能顶岗上班, 笔者以课本教学为理论基础,参考实践指导,结合多媒体等影像教学资源,总结临床操作经验,编写了助产专业产科部分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用于实验室教学与实践课评分,也可以在实习医院使用.将其作为实习科室考核的评分标准在实验课上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反映良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评分标准能够较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基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现就助产专业实践课教改实验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贾秋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校园环境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于春霞;李炳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发病率跃居世界常见多发病的第7位,已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害是并发骨折,因此,评估患者骨折危险性发生情况,或骨折后积极进行治疗,预防再发骨折是十分必要的[1].骨密度(BMD)测定是临床判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指标之一,血清骨钙素(BGP)来源于合成的新骨,可作为成骨活性的一种指标.
作者:赵小爱;袁志国;白登彦 刊期: 2011年第20期
1 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近年来,口腔修复学发展迅速,口腔工艺技术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并于2009年被修改为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此专业主要培养口腔技工和牙科椅旁技工人才.
作者:姜瑞中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革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白雯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临床实习将学到的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挑起工作重任的重要步骤.ICU则是危重病医学的重要临床基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护理单元,其设置和工作程序的特殊性常常使刚走向临床的实习护生感到困惑并产生压力.因此,及时发现ICU实习护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使之在短时间内能更好地适应ICU 工作,是临床护理教学始终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带教经验,对护生在我科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刘洋;姚微微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为更好地推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发挥健身气功对社区体育应有的作用,笔者就健身气功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现状及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健身气功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作者:何莉莉;杨恩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我校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学校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德军;蔡德周;陈跃祥;赵玉群;赵永康;杨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中职卫校学生饮食行为状况,为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我校2 139名学生中进行饮食行为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不健康饮食行为较为突出,其中95.70%的学生早餐食物摄取总热量不足;40.83%的学生晚餐摄入过多;12.85%的学生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少于3类(包括3类);58.03%的学生长期在校门前的流动小吃点进餐,卫生无保障.同时,学生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爱吃零食、进食速度快、喜食麻辣等刺激性食品、口味偏咸、进食偏烫等.结论中职卫校学生的饮食行为存在很多问题,需及时给予适当的膳食行为干预,以提高护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作者:庞红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近几年甘肃省登记报告肺结核病患者的职业分布特征,为我省确定结核病防治重点关注人群,进而为制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甘肃省结核病控制季度报表、结核病专报系统结核病登记数据,分析甘肃省近几年登记报告肺结核病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及特征,了解不同职业肺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甘肃省2008~2010年登记报告的肺结核病患者中以农民、学生、家政/家务、离退人员为主,约占总发病人数的92.13%,其中,农民居首位,占3年来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78.92%;学生为第2位,占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7.96%;家政服务人员占第3位,占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2.77%;其他占10.35%.3年来全省共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71 630例,其中涂阳30 817例,涂阴40 720例.近3年登记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发病数每年变化不大.结论近几年,甘肃省登记报告的肺结核病患者存在职业差异,不同职业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发病率高,其次是学生,在诊断延误和治疗结果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农民和学生患者结核病诊断治疗服务的可及性较差.
作者:高巧芬;王新华;杨枢敏;王雯;司红艳;张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必备素质,而总有一些学生对当众讲话、登台讲话感到畏惧、排斥,宁可不要语文课成绩也不站出来讲话.对此,教师需要想办法、动脑筋,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点一点地展开工作.
作者:王秀敏;张金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