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性骨折钙剂治疗前后血清BGP及BMD检测的临床研究

赵小爱;袁志国;白登彦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骨钙素
摘要: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发病率跃居世界常见多发病的第7位,已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害是并发骨折,因此,评估患者骨折危险性发生情况,或骨折后积极进行治疗,预防再发骨折是十分必要的[1].骨密度(BMD)测定是临床判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指标之一,血清骨钙素(BGP)来源于合成的新骨,可作为成骨活性的一种指标.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落实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加强中职学生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作为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管理水平是反映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职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既担负着教学的重任,又有责任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为例,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是培养医务人员的摇篮,在校期间通过化学实验室的废液处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因此,中职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废液处理过程不仅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其环保素质.

    作者:吁诚铭;潘惠珍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态度的调查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自我隐藏度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3者之间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取样法选取314名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量表、自我隐藏度量表和寻求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65人,女生149人.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女生比男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更积极.(2)自我隐藏度高的学生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比较消极.(3)寻求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高的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消极.(4)上过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积极.结论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片面认识,遇到心理问题积极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

    作者:郝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适应就业岗位需要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针对培养中药专业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进行论述.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既是就业岗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需要.现从入学、专业课教育、活动、实习4个方面介绍培养中药专业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具体做法.

    作者:武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效果对比

    1 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的意义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体现.学生掌握并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职业道德规范,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平;刘瑛;范玉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校园环境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于春霞;李炳诗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医学生防灾与自救互救能力探析

    以医学大专新生为对象,就医学生对防灾与自救互救的能力和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防灾意识、防灾理论知识及现场急救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暴露了我国现阶段学生学习防灾、救护知识的教育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应尽快确立灾难医学的地位,构建以校园为支点,以社会宣传为辅助的灾难医学教育模式,探索一种能全面普及的指导大学生防灾、救护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普及大众防灾救护知识,完善我国灾难医学教育体系.

    作者:阳艳;肖婷婷;温智勇;朱崇源;廖善奎;李德姬;黄丽桥;马肖雯;石奕楷;马娇凤;吴映红;林均常;张展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加强实训考核提高操作能力——助产专业实践课实施评分细则考核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术学习,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到医院就能顶岗上班, 笔者以课本教学为理论基础,参考实践指导,结合多媒体等影像教学资源,总结临床操作经验,编写了助产专业产科部分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用于实验室教学与实践课评分,也可以在实习医院使用.将其作为实习科室考核的评分标准在实验课上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反映良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评分标准能够较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基本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现就助产专业实践课教改实验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贾秋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思考与建议

    从调整课程时间分配、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学生期末成绩评定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建议,拟通过进一步深化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作者:叶运莉;杨超;张俊辉;贾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谈实践活动在寄生虫检验技术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中心,在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蛲虫感染率调查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叶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选项课课程模块的构建

    借助教育学、课程论和教学论等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分析湖南省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选项课程的开设情况.在分析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选项课程开设现状的背景下,围绕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构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体育选项课课程模块,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谈班主任在预防性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沿海及发达城市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及大专护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就业中占据绝对优势,因而中职护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帮助中职护生就业、稳定就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对每个中职学校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课题.帮助护生减少挫折频率,降低挫折的强度,增加成功就业的可能性是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理念.

    作者:谭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甘肃省肺结核病与职业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近几年甘肃省登记报告肺结核病患者的职业分布特征,为我省确定结核病防治重点关注人群,进而为制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甘肃省结核病控制季度报表、结核病专报系统结核病登记数据,分析甘肃省近几年登记报告肺结核病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及特征,了解不同职业肺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甘肃省2008~2010年登记报告的肺结核病患者中以农民、学生、家政/家务、离退人员为主,约占总发病人数的92.13%,其中,农民居首位,占3年来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78.92%;学生为第2位,占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7.96%;家政服务人员占第3位,占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总数的2.77%;其他占10.35%.3年来全省共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71 630例,其中涂阳30 817例,涂阴40 720例.近3年登记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发病数每年变化不大.结论近几年,甘肃省登记报告的肺结核病患者存在职业差异,不同职业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农民发病率高,其次是学生,在诊断延误和治疗结果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农民和学生患者结核病诊断治疗服务的可及性较差.

    作者:高巧芬;王新华;杨枢敏;王雯;司红艳;张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临夏县艾滋病发病现状及对策

    1 现状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底,我省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 14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62例,死亡176例.2010年1月至10月,全省共发现新增HIV感染者21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3例,死亡32例.我省累计发现的HIV感染者分布在14个市(州)和80个县(市、区),感染人数列前3位的是:兰州447例,天水183例,临夏州116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9.38%.

    作者:李万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工作任务化教学的体会

    为了增强岗位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我们积极谋求校企合作,编写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并在专家的指导参与下,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工作任务化教学.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程锦;于广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基于市场需求调整卫生监督专业发展方向

    由于国家推行卫生监督队伍参公管理制度,大专层次卫生监督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困境.为适应市场需求,将大专卫生监督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具有高度健康意识的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人才,构建以生命健康的本质-环境与健康-环境监督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作者:钟要红;赵海军;沈清;戴苡;王妮妮;陈哲科;章晔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健身气功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现状及作用

    为更好地推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发挥健身气功对社区体育应有的作用,笔者就健身气功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中的现状及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甘肃省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健身气功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作者:何莉莉;杨恩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浅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多元化文化思潮以及来自个人性格、家庭、就业压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这也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以我校2010级在校中专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获得有效问卷243份,占2010级学生总数的30.7%,其中,女生221人,男生22人.

    作者:余敏;李锋;李衍栋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护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适时的教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3届本科护生12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毕业后的打算:3个年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续升学、工作和不确定这3项中3个年级均以工作所占比例高.(2)就业单位选择情况: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中,比例高的是三级医院,占53.49%,所占比例低(1.55%)的是一级医院.(3)就业影响因素:我校3个年级的护生在就业影响因素的选择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年级的护生均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是重要的因素,对名校文凭、家庭背景护生普遍认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1)前途渺茫,自主观念差;(2)就业期望过高,不能正确自我定位;(3)破除迷信心理,端正就业心态;(4)从众心理普遍存在,应加强对护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5)医院体制存在问题,应加强对高等护理专业的宣传力度;(6)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就业心理咨询.

    作者:杨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护生在ICU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将学到的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挑起工作重任的重要步骤.ICU则是危重病医学的重要临床基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医疗护理单元,其设置和工作程序的特殊性常常使刚走向临床的实习护生感到困惑并产生压力.因此,及时发现ICU实习护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使之在短时间内能更好地适应ICU 工作,是临床护理教学始终关注的焦点.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带教经验,对护生在我科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刘洋;姚微微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学校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德军;蔡德周;陈跃祥;赵玉群;赵永康;杨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