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徐建锋

关键词:稳心颗粒,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摘要: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浆BNP明显降低,LVEF增加,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在CHF的临床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铁棒槌复方及药酒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疼痛668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自拟铁棒槌复方及药酒外敷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自拟铁棒槌复方及药酒外敷.对照组:壮骨关节丸、氢溴酸高乌甲素片、葡萄糖酸钙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平均1~2疗程,有效率95%,无效率5%;对照组平均3~4疗程,有效率51%,无效率49%,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铁棒槌复方及药酒外敷对腰椎骨质增生所致疼痛疗效好,且“简、便、验、廉”,安全、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杨忠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艺术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虚幻的,而是具体、现实的,渗透在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这种爱必须是发自班主任内心的、真诚的,班主任只有把这种爱化作满腔激情,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班级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作者:施风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头、体针配合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假性球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笔者近年来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秋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职学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1抓住课堂教学,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传播科学的性知识课堂是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主阵地,中职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进行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规范教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共同探讨青春期性常识,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并控制自己.

    作者:徐国华;王新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竞赛为载体 提高实践技能——药剂、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的思考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提高我校药剂、检验专业的办学水平,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我校理科教研室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举办了“2011年药剂、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技能竞赛”活动,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华;林虹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浆BNP明显降低,LVEF增加,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在CHF的临床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建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亟待强化的几项工作

    从全国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看,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重任、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客乐观.中等职业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除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外,还迫切需要政府在资金投入、招生制度、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调动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性、架设中职人才成长“立交桥”和控制初中学生流失、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基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作者:贾朝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互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是中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把这门课上好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师生平等、相互倾听、彼此坦诚,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

    作者:桂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医学基础课“双师型”教师培养之思考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在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但医学基础课教师的“双师”培养方面呈现“短板”效应.

    作者:黄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药商品实务课程设计与实施

    通过简要阐述医药商品实务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团队、教学场所与教学评价方面的转变,来说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作者:姚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教学法,河北联合大学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使参与式教学法的作用更完善,以期对口腔医学实验教学起积极的辅助作用.

    作者:陈乃玲;穆玉;彭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等职业学校公寓“校家校”管理模式探析

    因受生源、学生教育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困难重重,公寓化管理更是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空缺.从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来计算,每天有1/3的时间在教室,有2/3的时间在宿舍;从一周的时间来计算,有5天在教室,有2天在宿舍.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及在其他学校中倡导公寓化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舒适的公寓化环境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中建立“校家校”联动管理模式.

    作者:贺启洲;李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研究

    现代医学模式提出加强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现今医学教育仅强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课题从医学教育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在校学习期间对医学生交流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为开展医学生实践教育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

    作者:汤丰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示教反示教系统在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辽阳中医校学校在护理示教室安装了一套示教反示教系统,教师的操作过程和细节通过投影显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多角度呈现,直观清晰,系统的回放功能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能够激发师生的现场互动,可以促使学生快速适应角色变化和掌握专科操作技术.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用力敏传感器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的再认识

    针对用硅压阻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结合实验数据绘图,详细分析测量过程中作用在传感器上力的性质,从而解决实验中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并给出用Excel处理数据的简便方法.

    作者:程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转变,要求生理学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生理学教学必须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从事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等提供必要的生理学基础.当前生理学教学改革是指在保留现有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对生理学教学进行教学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的改革.目前,仅就生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作者:孙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女子防身术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个案

    女子防身术是依据女性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规律,以保护女性自身安全、防止他人暴力侵袭、汲取武术中的格斗技巧和擒拿术的精华,融合而成的一项简便易行的以弱制强、以小制大、以巧取胜的自卫术.通过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实验对比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女子防身术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女大学生体质,掌握自卫防身技能,而且还能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较明显地影响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女大学生提高暴力防范意识以及应急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洁;陈祎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说课稿

    1说教材1.1本次课的地位与作用本次课的内容是科学出版社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七章第四节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脂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内容,该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脂类概述、脂类具体代谢过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血脂、血浆脂蛋白的知识.

    作者:胡艳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对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人院老年人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唐山市8家老人院的老年人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402名老年人中,117名有认知障碍,占29.1%.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均与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与老人院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会影响老人院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应该促使老人院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和对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降低他们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瑞华;王莉;邢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自制教具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自制放大的针头、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教学用具,阐述复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制教具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和劳动强度.自制教具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正确引导,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技能操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何晓明;孙亚男;李苏丽;许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