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强;曾照芳
目的:研制开发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方法:管理系统的界面采用Visual Basic6.0设计,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并利用SQL语句实现查询和统计,采用Active X空间实现数据接收和自动归档,并以Printer对象和DataReport 设计实现报表打印.结果:整个管理系统功能全面、界面美观、数据库的运行稳定,基本实现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常用的统计和管理功能,达到了当初设计的要求.结论:系统实现了三级管理模式、当前检测记录与历史信息之间的动态对比、多样化查询与统计功能、人性化的设计与实用工具等重大创新,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软件系统.
作者:李小强;曾照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丙丁酚对STZ导致的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治疗组.用1%的丙丁酚加入标准的小鼠饲料中,进行预防性干预,小鼠腹腔注射STZ后在不同时间测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做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取胰腺标本作病理切片.结果:丙丁酚干预组0w、1w、2w、3w小鼠空腹血糖均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3w时丙丁酚干预组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空腹及葡萄糖注射后0.5h、1h、2h其血糖均较糖尿病组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3w时糖尿病预防给药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抗氧化剂丙丁酚有降低STZ导致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抗氧化剂丙丁酚通过保护STZ导致的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而降低血糖的作用.
作者:叶秀兰;张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缺氧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的损伤及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对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置于95%N2和5%CO2的缺氧盒中12h造成内皮细胞缺氧.用透射电镜观察BMEC的超微结构变化.用内皮细胞线粒体活性和内皮细胞死亡率来评价内皮细胞活力,并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结果: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BMEC缺氧12h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活性明显降低,LDH释放量显著增加.阿魏酸钠可显著对抗缺氧对BMEC的损伤.结论:阿魏酸钠对大鼠脑皮质BMEC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莉芬;胡长林;汤为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e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作者:林雪梅;李均;汪维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不同预存温度及时间条件下Endurance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Endurance骨水泥粉剂预存于-20℃~22℃的条件下,每种温度分别存放2h~24h.测定其与液剂混合干固后的孔隙率、密度和大抗压强度.结果:不同预存时间及预存温度条件下,Endurance骨水泥的孔隙率、密度及大抗压强度并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将骨水泥粉剂预冷于不同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对Endurance骨水泥的生物力学特性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陈亮;张健;黄朝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以fMRI为研究手段探讨英语单词语义理解任务时的脑区激活.方法:母语为汉语的汉英双语者12人,分为英语专业组及非英语专业组,执行英语单词语义理解任务,采集fMRI图像数据,了解语言任务作业时的脑区激活分布模式.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出现显著的脑区激活,除传统语言脑区Wemicke和Broca区外,还出现其它脑区激活,如小脑、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等.英语专业组执行英语任务时更多依赖右侧半球机制.结论:左侧半球主导语言认知功能,右侧大脑半球不同程度参与该过程.右侧半球执行英语任务作业机制与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相关.不同受试者之间语言认知模式存在个体差异.
作者:李勇;谢鹏;吕发金;罗天友;牟君;沈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化疗药物、鸦胆子油乳和5-氟脲嘧啶加鸦胆子油乳联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289例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生物制剂、化疗药物、鸦胆子油乳和5-氟脲嘧啶加鸦胆子油乳4组,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毒副反应.结果:不同化疗药、化疗药与生物制剂之间疗效比较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鸦胆子油乳单用疗效稍优于化疗药及生物制剂,但差异不显著(P>0.05),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化疗药,差异显著(P<0.05),5-氟脲嘧啶与鸦胆子联用,有效率高于单用5-氟脲嘧啶和鸦胆子油乳,差异显著(P<0.05),骨髓抑制低于单用5-氟脲嘧啶,差异显著(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与5-氟脲嘧啶联用能提高有效率,降低5-氟脲嘧啶副作用.
作者:袁玉祥;冉文华;刘必宽;熊德明;王贤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脑膜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脑膜瘤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脑膜瘤Ⅰ级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为32.0%,脑膜瘤Ⅱ级为60.0%,脑膜瘤Ⅲ级为86.7%,各级之间survivin蛋白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行为、瘤周水肿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脑膜瘤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有关,随恶性程度升高而增高.因此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对脑膜瘤的恶性化起一定作用.
作者:石全红;支兴刚;秦保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survivin、bcl-2、mdr1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儿骨髓survivin、bcl-2和mdr1的mRNA.结果:初诊患儿survivin、bcl-2和mdr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survivin、bcl-2、mdr1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完全缓解期患儿survivin和bcl-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初诊白血病患儿.复发组survivin、bcl-2、mdr1三者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组.survivin阳性和阴性表达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和bcl-2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表达增高,其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类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关.survivin、bcl-2和mdr1在儿童白血病的共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刘筱梅;徐酉华;于洁;邓兵;苏庸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内脏大神经(Left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LGSN)放电的影响.方法:10只兔,随机分为HIFU组5只和乙醇组5只,分别用HIFU和95%乙醇阻滞CG,记录阻滞前与阻滞后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对胃扩张(gastric distension,GD)的放电.结果:阻滞后行GD,HIFU组LGSN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乙醇组明显增加(P<0.01).安静时,阻滞后乙醇组LGSN放电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两组节后纤维放电频率均减少,电压降低(P<0.01).结论:HIFU可以立刻同时完善地阻断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乙醇可立刻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出神经纤维,对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阻滞程度较HIFU差.
作者:曾令全;魏安宁;傅洪;陆杰;杜永洪;胡凯;李崇燕;王智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蒿酸体外作用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青蒿酸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青蒿酸作用K562细胞24h、48h,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随药物浓度增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强度也显著增高.经青蒿酸作用48h,处于G0/G1期K562细胞增加,且能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电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青蒿酸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这种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K562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生伟;王莎莉;王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Medpor支架植入一期行儿童全耳再造术,以期获得更好耳廓的形态手术方式.方法:内含颞浅动脉的颞浅筋膜覆盖Medpor耳支架材料,耳背用残耳皮瓣覆盖,耳正面用全厚皮片覆盖,残耳下1/3修整为耳垂一期再造全耳.结果:2002年~2004年以该方法共完成11例全耳再造术,11例再造耳全部存活,与前期手术相比,再造耳廓结构清晰,形态更加逼真,耳颅角及耳轴线良好.结论:本改良手术能够一期完成全耳再造,再造耳形态逼真,易于存活,是一种理想的儿童全耳再造的手术方式.
作者:邱林;向代理;傅跃先;田晓菲;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医用EC耳脑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024例神经外科手术中运用耳脑胶的效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所述各类神经外科手术运用耳脑胶效果确切可靠,无毒副作用.结论:医用EC耳脑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尤其在预防和治疗脑脊液漏及术中止血方面.
作者:何朝晖;唐文渊;支兴刚;郑履平;孙晓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表达重组干扰质粒(RNAi技术)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中c-erbB-2、Bcl-2基因表达的干扰效率.方法:按siRNA设计原则设计针对c-erbB-2、Bcl-2基因的Oligo DNA,体外化学合成Oligo DNA,Oligo DNA退火、连接、转化、筛选克隆,构建针对c-erbB-2基因的表达重组RNA干扰质粒(psiC1、psiC2、psiC3)和针对Bcl-2基因的表达重组RNA干扰质粒(psiB1、psiB2、psiB3),细胞脂质体转染Tca8113细胞,Real-time RT-PCR的标准曲线、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的数据收集处理,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重组干扰质粒对Tca8113细胞中c-erbB-2、Bcl-2基因表达的干扰效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psiC1、siC2、psiC3质粒脂质体转染后c-erbB-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siC2、psiC3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效果,psiC1相对于对照没有干扰效果.psiC2的干扰程度较大为62.68%,psiC3的干扰程度较小为40.61%.psiB1、psiB3相对于对照组无明显干扰效果,psiB2的干扰程度高达66.20%.结论:针对c-erbB-2、Bcl-2基因的表达重组RNA干扰质粒psiC2(gAgTCCCAACCATgTCAAA)、psiB2(CCgggAgATAgTgATgAA)能有效沉默Tca8113细胞中c-erbB-2、Bcl-2基因的表达.
作者:季平;张福军;李少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HS)的临床特点、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诊断的A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6w以发热起病,表现为典型的发热、皮疹、淋巴结病三联征,并合并肝、肺受累.血清免疫学、淋巴结活检及骨髓涂片结果提示该病例为免疫反应性增生,排除了其他类似表现的炎症性疾病及肿瘤.及时停用卡马西平,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结论:AHS是一种特异质反应,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即早认识并停用致敏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郑丽华;许静;陈阳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腺病毒载体(Adv)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以达到改善Adv在体内免疫原性较强、血液半衰期短的不足.方法:使用活化的甲氧基PEG对Adv衣壳蛋白质进行修饰得到PEG化Adv(PEG-Adv),用A549细胞评价了PEG-Adv的抗体抵抗能力、基因转导能力,并以体内试验考察其半衰期.结果:用本实验方法可通过调整反应中的PEG量控制Adv的PEG修饰率,PEG-Adv的血液半衰期及抗体抵抗能力显著优于普通Adv.结论:Adv经PEG修饰后,可显著改善Adv血液半衰期短、易被抗体中和等缺点,对开发高效的、有理想药动学特征的Adv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峰;陈世知;陈虹;周远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羊膜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为建立羊膜库提供便捷、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方法: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取材后,均按不同的无菌处理程序和不同保存方法分组,检测时段为保存后24h、1月、3月、12月,均作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5只顺产胎盘的羊膜,作细菌、真菌、乳酸菌、支原体检测.随访提供羊膜的25名产妇6个月,复查血清学.结果:仅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组中,2只胎盘的羊膜出现细菌污染;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在其余各组中均未查出微生物污染;1只顺产胎盘的羊膜出现乳酸菌污染.25名产妇6个月的血清学复查均为阴性.结论:来源于健康产妇剖宫产胎盘的羊膜经抗生素液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现今常用的保存方法可基本保证羊膜在1年保存期内免受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的污染.
作者:张琪;赵敏;陈淑惠;刘明方;胡柯;鲁静;秦应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肝细胞癌(HCC)治疗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57例病理证实的HCC复发病例,依据复发类型分为多中心发生(MO)和肝内转移(IM)两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学模式,分析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类型间的关系.结果:HCC治疗后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年24.56%、2年47.37%、3年63.16%、4年70.18%、5年75.44%.MO与肝炎病史和AFP浓度密切相关,预后相对较好,而IM组复发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且多在3年内出现.结论:MO和IM肿瘤的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完全不同,早期发现肝内复发病灶并采取恰当的治疗,可以延长MO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文明;蒋明东;彭志平;李少林;袁书伟;阎雄;彭云;唐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定压和定容单肺通气模式对小儿单腔支气管插管下行肺叶切除术时呼吸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ASA Ⅰ-Ⅱ级肺部手术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行单侧支气管插管,侧卧位,Ⅰ组先采用单肺定容模式(OLV-VCV)通气,潮气量为8~10ml/kg,25min后改为单肺定压通气(OLV-PCV),压力设定根据单肺定容的气道平台压而定.Ⅱ组先用单肺定压通气,压力设定以达到满意通气为准,25min后改为定容模式通气,潮气量根据单肺定压时的潮气量而定.用Datex-Ohmeda Anesttesia Delivery Unit(ADU)监测呼吸力学参数:气道锋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分钟通气量(MV)、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等.所有患儿均行有创动脉监测,并于麻醉前、通气后25min和50min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PaO2、PaCO2).结果:两组患儿OLV-PCV与OLV-VCV比较,PaO2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叶切除单肺通气期间采用定压通气较定容通气模式更有利于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血氧分压的下降.
作者:王洪;徐洪珍;涂生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扩增作用.方法:应用StemsepTM阴性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不同组合细胞因子进行扩增1~3w.结果:FL+Tpo+SCF+IL-3+GM-CSF+G-CSF+Epo组合的扩增效果佳,可分别扩增细胞总数、造血祖细胞集落总数(CFCs)、CD34+细胞达1627.57±52.93、56.78±8.13、41.09±4.11倍.FL和Tpo具有明显的协同扩增早期祖细胞的作用,CFCs和CD34+细胞在1~2w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逐渐衰退.结论:合理的细胞因子组合在大量扩增造血细胞的同时也有助于早期造血祖细胞的自我更新,把握适宜的扩增时机,将有助于扩增细胞在质和量上满足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的要求.
作者:王建伟;王亚平;王莎莉;姜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