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李越峰;刘峰林;吴平安;李芸;王明伟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摘要: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炮制基本技能和代表药物的炮制方法、成品规格、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在继承传统炮制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探讨炮制原理,为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学打下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方法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讨提高手术室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总结多年的手术室带教经验,在手术室带教大纲指引下,规范带教教师队伍,制订详细的带教计划,结合临床实际和实习护生的个体差异、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强调手术室的学习方法 和学习重点,从细节操作开始给予悉心教导.结果 所带教的实习护生均能达到教学要求,出科考核成绩优秀,受到同行和实习护生的好评.结论 规范带教程序是提高带教效果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作者:魏万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高血压防治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和脏器功能损害的重大因素.由于高血压发生因素、发病阶段和伴发情况不同,在防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正常血压高值、不同类型高血压病及伴发情况的防治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建议.

    作者:李存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研究实验

    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4个教学环节的课堂实践过程,阐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作者:王雪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首堂课教学目标及内容探讨

    分析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学生存在的迷惑制定中医首堂课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热爱中医,有信心学好中医.

    作者:樊黔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职生英语听力策略应用调查

    目的 了解中职生英语听力策略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 学生使用英语听力策略总体属中等水平.结论 把策略培训融入听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梅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医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医学生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其成因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改善高职医学生就业心理,应加强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准备,鼓励学生拓宽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作者:潘金云;郭政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专业药理学双语教学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在中医专业和护理专业中分别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异同点,探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 和模式.方法 在2008级中医专业、护理专业中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前后分别对两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生理学成绩、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以及药理学成绩和开展双语教学满意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生理学成绩及对双语教学的兴趣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药理学成绩和开展双语教学满意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时对不同专业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华;李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生命教育在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

    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实践3个环节落实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内容包括对语文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拓展、课外延伸阅读指导、写作实践指导,三者相互渗透,突出生命教育的特色.

    作者:张凤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对药效的影响

    从中药汤剂煎煮过程的容器、浸泡方法 、用水量、煎煮方式、煎煮火候与时间以及服用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指出中药汤剂煎服方法 对临床疗效具有重大影响.

    作者:李丽芳;康小珍;孙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目的 通过对19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呼吸道管理.结果 本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重视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彩云;纪秀娟;何小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试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情商的激发和培养

    以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研究为突破口,找出体育教学与中学生情商发展的必然联系,为激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的情商探索有益和合理的方法,为农村中学生情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姜银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改变的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 0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血清心肌酶(CK、CK-MB、LDH、a-HBDH、AST)的水平,与患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对比分析,并排除心脏疾患等,研究血清心肌酶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发生率为35%,其升高程度与患者精神状态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病情改善呈恢复趋势.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升高与患者精神状态有关.

    作者:李文;何源;闫春先;张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牛氏家谱稿略》的社会文化价值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它和正史、方志被看作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深入研究历史学、民俗学、文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本文从史料、民俗、文学、人口学等方面对甘肃省通渭县<牛氏家谱稿略>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论述.

    作者:苏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学生(以下简称医学生)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教育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我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医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低、学习时间投入不足、学习被动等问题.结论 医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方法 、家庭教育、学校引导等.

    作者:李瑜;杜兆丰;刘圆月;徐群芳;何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议问题表征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问题的表征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可分为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它激活知觉操作,觉察问题结构所属的结构类型,其中内部表征激活深层次的认知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本文根据问题表征的基本理论,提出问题表征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作者:乔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议以患者为顾客,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治疗理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服务顾客、满足顾客需求,以顾客为中心不仅是企业管理理念,也是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考虑和关注的问题[1].医疗机构也提出以患者为顾客,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医患关系管理模式.在康复治疗技术中,作业治疗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治疗技术.针对这一潮流,本文阐述在作业治疗中以患者为顾客,以顾客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作者:盛幼珍;孙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应用

    对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运用的体会予以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来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益——浅谈学校中层干部在管理中的作用

    学校中层干部,没有自由支配经费的权力,也没有人事调动的权力,作为管理者,只是学校领导的助手.其身份和地位较特殊.中层干部应始终以人为本,协助学校领导做好管理工作.

    作者: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特点和专业需求,探索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作者:傅坤平;陈育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认知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医生和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的异同,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制定开放式调查问卷并对我院优质护理病房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随机抽取84名医师和8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护士认为能代表优质护理的项目为认真负责(4.98±0.05)分、技术好(4.97±0.13)分、帮病人进行生活护理(4.96±0.04)分、病人满意(4.96±0.17)分和与病人沟通多(4.96±0.44)分;医师认为能代表优质护理的项目为病人满意(4.98±0.27)分、认真负责(4.96±0.09)分、技术好(4.95±0.16)分、与病人沟通多(4.95±0.32)分和经常巡视(4.95±0.06)分;在知识丰富、不怕脏、主动讲解知识、帮病人进行生活护理4项中,护士和医师的观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医师和护士优质护理认识基本一致,认真负责、技术好、病人满意和与病人沟通多被认为是重要的内容,但个别项目有不同见解,可能与职业特性有关.

    作者:孙晓明;刘静;张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