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万学亮;杨秀霞;张娜
文化艺术产业创意-设计研究中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专业素养,加强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其特色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形成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
作者:孙圣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对全县农村已婚妇女的妇科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妇科疾病的患病现状,以改进妇女保健工作的方法及措施,改善我县妇女健康状况.方法 对我县24个乡镇的已婚妇女进行普查,同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普查10 059人,患病8 629人,患病率为85.78%.疾病排序为宫颈炎6 245例,阴道炎2 792例,附件炎663例,盆腔炎325例,子宫肌瘤199例,宫颈息肉178例,附件包决56例,外阴营养不良32例.宫颈刮片阳性319例,后确诊宫颈癌5例.结论 妇科疾病普查的目的是做好“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大力宣传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提高妇女保健意识,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定期开展普查防治工作.健康教育要从女性青春期开始,做好妇女各期保健,做到防治结合,进而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乔英;姚鑑玲;马娟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340名患者作为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89例,冠心病140例,糖尿病128例,下肢动脉疾病87例,并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并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在50%~99%的患者数量为94例,其中:颈动脉狭窄在70%~99%(重度狭窄)的患者有27例,占比为7.9%.不同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不同.下肢动脉患者和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度颈动脉狭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P分别为0.009、0.012和0.018,P<0.05.至于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不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P分别为0.167、0.982、0.735和0.612,P>1.05.结论 使用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其中:年龄超过60岁、有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应该在检测中重点排查,以便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傅民;方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巧用多媒体技术是提高中职卫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巧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作者:吴建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从抓住国际化发展机遇、落实国际化发展新举措及构建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实现国际化梦想3个方面阐述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国际化的发展思路与实践探索,旨在为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借鉴.
作者:田国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掌握白银市预防接种服务现状,探讨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的办法.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基层25%的接种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白银市已建立较为健全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接种点的配置较往年有明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门诊接种率达到100.00%,预防接种服务周期以“月接种”为主,占94.33%;接种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加强学习.2012年,各类疫苗报告接种率维持在95.00%以上,但接种率调查显示,以县区为单位,仅白银区所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00%以上,其他县区均有部分疫苗接种率低于90.00%.结论 白银市预防接种工作要继续加强接种点的配置,改善条件、充实人员,对现有的人员加强培训和学习,进行绩效考核.提高白银市接种率的关键是对流动人口和城乡结合人口的管理.
作者:张学太;何涛;朱玉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中职药剂专业药事管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照组采用讲授法教学,实验组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高分学生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双师型”教师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框架下,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要求.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由于其培养对象的独特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医学技能的实践性等,尤其需要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而建设一支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谈点看法.
作者:马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针对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的特点,结合参与式教学的要求,设计参与式教学过程.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参观实训和社会调查等方面,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曾维丽;石晓;郭明月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优秀教学团队不仅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以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系列课程、实验室、学科及专业(群)建设为平台,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搭建国家级重点中医药学科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团队、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团队各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团队18个,校级精品课程团队65个,校级系列课程教学团队15个,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和业绩评价体系,形成团队成员的有效激励机制、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和定期学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体现“1+1>2”的整体功能,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张钦德;沈伟;梁伟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结合临床对微生物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对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中各种微生物的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以沙门菌为例说明教学的基本思路.
作者:崔艳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双师素质”护理专业教师是现代护理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护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日渐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单位的普遍重视.通过分析护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分析当前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状况以及护理专业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护理专业教师培养的建议,以促进护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快速成长.
作者:花开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住院医师根据培训计划,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规范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从而学习到在某一认可的医学专科中的合格医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为其职业生涯打下重要基础的关键阶段,是医学院校毕业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1].住院医师培训是一项关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它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必由之路.
作者:董睿;徐茂锦;郭志勇;徐晓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职班主任在工作中的终目的是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从班风、学风、养成教育、班级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培养,让这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健康的发展.
作者:梁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从医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当前医学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医学生重阅读、轻交际的现状,主要从英语词汇教学及英语情境教学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帮助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词汇及提高实际交际能力,对医学英语教学如何做到与科研、临床相结合,如何培养出适合国内外临床及医学科研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曲文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形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构建符合中职护理专业培养方向的基础形态学课程模式.方法 将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244名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实验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王朴;王燕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白银市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白银市某医院2009-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白银市某医院2009-2011年共接诊流行性腮腺炎962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0.87/10万,发病月份以4月至7月和10月至12月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8.17%,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0.89%,发病年龄以3~15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9.60%.结论 2011年白银市某医院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在校学生为主,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聚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主动监测,广泛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作者:张玉梅;王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根据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文本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经分析研究后,采用问题驱动和分组协作创作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教学进行反思.
作者:马海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从制药工程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制药领域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与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功能锻炼、术后病情观察、康复功能锻炼,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经随访能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结论 有针对性地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