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中职药事管理教学质量

罗佳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药事管理, 教学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中职药剂专业药事管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照组采用讲授法教学,实验组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高分学生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中职药事管理教学质量

    目的 探讨在中职药剂专业药事管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照组采用讲授法教学,实验组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高分学生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职英语教学中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探讨

    从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在校护生及在职护士的人文素质现状,提出中职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

    作者:王丽娟;张志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数字切片在病理实训课应用的体会

    数字切片即虚拟切片,是采用全自动扫描显微镜扫描的、包含有切片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所有信息的巨型图片,和传统切片相比,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数字切片的应用,将对病理学实验教学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作者:李维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把握评比型说课扬帆专业成长新起点——参加2012年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的心得体会

    根据参加说课比赛的实际过程及之后对课堂再思考、再实践的所得,阐述说课比赛的意义,然后从教学设计、演讲风格、课件制作和说课稿4个方面细述具体做法.

    作者:舒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TBL教学在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TBL)的教学法在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本科教学中应用TBL的理念和模式,观察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探讨TBL教学法.结果 全年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教学法具有灵活性和时代发展性,可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护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作者:陈楚芬;谢肖霞;李爱利;谢小英;梁月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定西市人民医院90211例住院患者费用构成分析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医改配套政策,药品及耗材招标采购稳步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有序进行,然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与患者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平衡政府、医疗机构、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院2008-2012年期间的90 211例出院患者的费用构成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变化,以达到遏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及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南昌某高校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

    目的 通过对南昌某高校2011年下半年所有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以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为进一步促进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循证医学课程结束后一周,采用现场填写并回收的方式,收集不同层次医学生(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学习前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学习后认知情况均有较大改善(P<0.01或P<0.05).在课程需求、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评价和学习后的收获等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结论 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围绕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和相关制约因素,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黄鹏;李譞超;陈宝;曹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和CT、ABR表现

    目的 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诊断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的认识.方法 分析总结LVAS的临床表现及CT和ABR检查的特点.结果 对70例内耳畸形患儿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45例,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大管径宽度大于1.5mm,占内耳畸形的64%,并在进行其他听力学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均进行ABR检查.结论 在前庭水管扩大患儿中,ABR检查发现38例患儿在2~3 ms处记录到特征性的负相波,检出率达到54%,其他内耳畸形组未检测到负相波.由于我国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LVAS的发病率相当高,因此,除CT检查可见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大管径宽度大于1.5 mm即可诊断LVAS外,如果耳聋患者在ABR常规检查中发现特征性负相波,也可做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师天祥;郝剑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程序在大学生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认知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程序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性传播相关知识教育及干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健康教育程序对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将教育前后评价进行对比.结果 教育前后,参与者的知识总分和传播途径知识得分以及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转变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大学生进行重点知识宣传和教育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起到宣传知识的作用,对于态度转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辛莹莹;刘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模式.在中职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技术教学中,选取人血清γ-球蛋白的提纯为实训任务,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的运用过程.实践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但可以使教与学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李笑梅;袁文青;王益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推动艺术设计实验构建良性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兰州商学院文化艺术产业创意-设计研究中心为例

    文化艺术产业创意-设计研究中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专业素养,加强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其特色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形成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

    作者:孙圣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巧用PPT制作声色俱佳的多媒体课件

    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今天,可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还是使用简洁方便的PPT来制作课件.为让我们使用PPT时更加得心应手,让我们的课件有更好的展示效果,归纳和介绍一些PPT课件制作的技巧,希望能对用PPT制作课件的教师有所帮助.

    作者:邱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谈护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涉外护理英语综合教程教学方法分析

    英语是护理院校教学的重要课程,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分析及明确设计思想,注重英语学习方法的渗透及教学技巧的提高,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谦;秦明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探讨

    “双师型”教师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框架下,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要求.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由于其培养对象的独特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医学技能的实践性等,尤其需要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而建设一支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谈点看法.

    作者:马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职护生实习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中职护生实习前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提高护生实习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即将进入实习的14届护生13个班级随机抽取7个班级共418名护生的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结果 仅43.1%的护生能够完全答出呼叫“120”时应向医务人员说明的内容;62.2%的护生知道在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急救;61.0%护生知道先抢救生命后包扎伤口的急救原则;仅13.4%的护生知道心肺复苏术;3.8%的护生知道如何处理受伤外溢的内脏;4.5%的护生知道如何处理受伤离断的手指.结论 中职护生实习前急救知识匮乏,应提高护生对急救意义的认识,改进急救护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提高实习前护生急救知识及技能,为其将来的实习和工作夯实基础.

    作者:杨凤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谈中等卫生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第3轮改革,使中职学校和五年制高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正确认识中等卫生学校德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把握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新亮点和特色,努力增强德育课程的时代感、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切实推进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

    作者:刘丽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白银市预防接种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掌握白银市预防接种服务现状,探讨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的办法.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基层25%的接种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白银市已建立较为健全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接种点的配置较往年有明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门诊接种率达到100.00%,预防接种服务周期以“月接种”为主,占94.33%;接种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理论知识还需加强学习.2012年,各类疫苗报告接种率维持在95.00%以上,但接种率调查显示,以县区为单位,仅白银区所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00%以上,其他县区均有部分疫苗接种率低于90.00%.结论 白银市预防接种工作要继续加强接种点的配置,改善条件、充实人员,对现有的人员加强培训和学习,进行绩效考核.提高白银市接种率的关键是对流动人口和城乡结合人口的管理.

    作者:张学太;何涛;朱玉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自控运动诱导内啡肽分泌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采用文献综述法,引用已研究出的项目成果,分析自控运动诱导内啡肽分泌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此项研究,揭示自控运动生理与心理活动并存的特征,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精神,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自控运动机理和研发生物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宏永锋;张飞鹏;余志琪;李慧德;马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能够克服传统组织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充分实现互动教学和图像共享,提高组织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晓英;胡群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涂片制备”理实一体化微观教学设计的探讨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的理论实践分段模式,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符合“以技能为核心”的职教要求,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参加教师培训的感悟及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时积累的经验,以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血涂片制备”为例,从课堂实践这一层面探讨理实一体化微观教学设计,以期不断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效.

    作者:曾顺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