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强
目的 通过对南昌某高校2011年下半年所有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进行现况调查,以了解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为进一步促进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循证医学课程结束后一周,采用现场填写并回收的方式,收集不同层次医学生(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学习前对循证医学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学习后认知情况均有较大改善(P<0.01或P<0.05).在课程需求、课程学习的影响因素评价和学习后的收获等方面,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结论 不同层次医学生在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围绕不同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和相关制约因素,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黄鹏;李譞超;陈宝;曹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的临床诊断及CT表现诊断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的认识.方法 分析总结LVAS的临床表现及CT和ABR检查的特点.结果 对70例内耳畸形患儿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45例,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大管径宽度大于1.5mm,占内耳畸形的64%,并在进行其他听力学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均进行ABR检查.结论 在前庭水管扩大患儿中,ABR检查发现38例患儿在2~3 ms处记录到特征性的负相波,检出率达到54%,其他内耳畸形组未检测到负相波.由于我国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LVAS的发病率相当高,因此,除CT检查可见前庭总脚至前庭水管外口之间中点的大管径宽度大于1.5 mm即可诊断LVAS外,如果耳聋患者在ABR常规检查中发现特征性负相波,也可做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师天祥;郝剑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通过查阅近5年有关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相关文献,了解创新研究的现状,分析卫生职业改革发展创新路上的“一个冲撞”、“两个负面”和“两个脱节”问题,阐述其时代内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作者:王会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医改配套政策,药品及耗材招标采购稳步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有序进行,然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与患者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平衡政府、医疗机构、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院2008-2012年期间的90 211例出院患者的费用构成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和变化,以达到遏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及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文化艺术产业创意-设计研究中心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专业素养,加强社会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其特色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形成特色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
作者:孙圣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人体基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以人体解剖学中的运动系统教学为例,探讨“化零为整”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树立学生的系统整体观,使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徐小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护理专业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与病人沟通时的态度、行为和语言技巧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两个关键要素,对护理专业学生技能强化训练竞赛中引入人文关怀内容进行探索,能改变以往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树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提出中专物理选修课遇到的困难,并探讨如何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上提高物理选修课的教学水平.
作者:郑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由于职业院校生源质量下降,通过构建“实习前三项准备”、“实习中三级管理”、“实习过程贯穿考核三过关”,加强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的管理,建立健全护理实习管理系统,形成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习管理模式.
作者:李嘉;孟发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甘肃省卫生学校2011年1月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对示范校建设中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加以探讨.通过改革与实践,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将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同类学校的示范专业.
作者:吕荣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形体美逐渐在生活、交际、工作中被人们所认可,它通过各种训练塑造人的优美形体、培养优雅气质、促进心理健康.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形体训练,改善和塑造形体与体态、培养良好气质,从而达到外在的形体美与内在的气质美完美统一.
作者:程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从制药工程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制药领域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孙少平;梁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双师型”教师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框架下,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要求.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由于其培养对象的独特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医学技能的实践性等,尤其需要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而建设一支能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谈点看法.
作者:马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眼科教育担负着培养眼科医生和眼科人才的任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时代对八年制眼科教育的要求.从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出发,如何加快眼科教学改革步伐,提高眼科学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对八年制眼科医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行阶段导师制、早期接触临床及科研、开展眼科显微手术培训等的初步探索和尝试.
作者:刘诗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测量研究80名兰州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牙颌模型,建立兰州地区正常(牙合)汉族青少年的牙冠宽度和高度、牙弓宽度和长度、腭盖高度的正常值标准,为口腔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80副(男40副,女40副),利用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对齿科模型进行螺旋扫描,并使用syngo Dental CT专用软件进行三维成像,在模型上测量牙冠宽度和高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兰州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牙冠宽度、牙弓宽度及腭盖高度基本为男性大于女性(P<0.05).各测量结果与国内外部分地区的报道有所不同.结论 人类的牙、牙弓存在种族、地区和性别差异,临床上应参照本地区的标准.
作者:常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340名患者作为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89例,冠心病140例,糖尿病128例,下肢动脉疾病87例,并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并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在50%~99%的患者数量为94例,其中:颈动脉狭窄在70%~99%(重度狭窄)的患者有27例,占比为7.9%.不同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不同.下肢动脉患者和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度颈动脉狭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P分别为0.009、0.012和0.018,P<0.05.至于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不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P分别为0.167、0.982、0.735和0.612,P>1.05.结论 使用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其中:年龄超过60岁、有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应该在检测中重点排查,以便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傅民;方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TBL)的教学法在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在烧伤外科临床护理本科教学中应用TBL的理念和模式,观察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探讨TBL教学法.结果 全年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L教学法具有灵活性和时代发展性,可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护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作者:陈楚芬;谢肖霞;李爱利;谢小英;梁月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所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易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会出现畏惧心理.针对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输血病例的统计,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血的现状及原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市某医院11个临床科室输血病例920例,用Excel电子表格对其中的混合输注及输血指征掌握不严格两项不合理用血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个科室的920例输血病例中,合理用血491例,占53.4%,不合理输注共429例,占46.6%.不合理用血中,红细胞悬液(CRCs)+新鲜冰冻血浆(FFP)混合输注主要集中在感染性疾病科,占本科不合理输注的88.0%,其次为消化科和血液科,分别占不合理输注的78.1%和75.0%;输血指征掌握不严格(指Hb>100 g/L,HCT>30%仍输血)主要集中在外科,以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为主,分别占77.1%和73.6%,其他各科如骨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输注现象存在.结论 统计的两种不合理用血情况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以混合输注较为严重,占不合理输注的47.8%,临床应对此种情况进行有效整治,逐渐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终杜绝不合理用血,使有限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作者:姬书芳;徐翠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阅读疗法日益受到图书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关注.通过调查随机取样,抽取症状中度以上的异常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阅读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阅读治疗前后对照,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改善人际关系和焦虑方面疗效显著(P<0.001).
作者:梁明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