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HBsAg和结核杆菌HSP70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梁增伟;李用国;任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结核杆菌, 热休克蛋白70, 克隆, pcDNA3.1
摘要:目的:构建乙肝HBsAg和结核杆菌HSP70融合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从结核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结核杆菌HSP70基因序列,应用T-A克隆技术,克隆到质粒pGEM-T vector,经DNA测序证实基因碱基无误后,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成pcDNA3.1-HSP70重组质粒.然后,再用PCR方法,从质粒pEcob6中扩增出HBsAg基因,并克隆到质粒pcDNA3.1-HSP70,将HBsAg基因的C端与HSP70基因N端连接,构建HBsAg和HSP70融合表达质粒pcDNA3.1-S-HSP70.结果: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乙肝HBsAg和结核杆菌HSP70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po20mg金花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杨森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后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以AUC(0~24),Tmax,Cmax为指标,用方差分析、单双侧t检验及(1-2a)置信区间法分析金花胶囊与杨森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结果:金花与杨森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药-时曲线符合po吸收一房室模型.AUC(0~24)分别为(391.28±170.77)ng@h/L与(407.18±174.25)ng@h/L;Tmax分别为(2.89±0.44)h与(2.97±0.47)h;Cmax分别为(62.70±21.67)ng/ml与(56.15±15.71)ng/ml;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AUC(0~24),Tmax,C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花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杨森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10±14.07)%,金花与杨森两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柘学军;何海霞;杨崇华;陶玉;李召辉;邱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下肢缺血性疾病导致的截肢

    目的:分析下肢缺血性坏疽导致截肢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5至2000年共3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致截肢病例.结果: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1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栓塞3例.结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是下肢缺血性坏疽致截肢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的重要措施,旁路转流术和介入治疗是日前治疗下肢动脉阻塞的主要方法.

    作者:向志;时德;戴远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西沙必利对健康志愿者胆囊排空的作用

    目的:了解西沙必利对健康人类胆囊张力及餐后胆囊排空的影响.方法:应用B型超声仪测定了15例健康志愿者服用西沙必利前后的空腹和餐后的胆囊容积,并计算其对胆囊排空率的影响.结果:15例健康志愿者口服西沙必利前、后空腹胆囊的容积无明显改变(P>0.05).服用西沙必利后的餐后30min胆囊容积较服两沙必利前明显缩小(P<0.05).服西沙必利后胆囊排空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西沙必利对空腹胆囊容积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促进餐后胆囊的收缩及排空.

    作者:张霞;唐承薇;钟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五组:C组:正常对照;D组:糖尿病组;DT 1组:糖尿病+维生素C30mg/kg/d;DT2组:糖尿病+维生素C90mg/kg/d;DT3组:糖尿病+维生素C270mg/kg/d;分别在第1,2,4,6,8周测定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第9周测定血浆和肾脏维生素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组血浆、肾脏维生素C水平显著降低(P<0.05),DT1、DT2、和DT3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4、6、8周DT1、DT2、DT3组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显著低于D组(P<0.05).DT1、DT2、DT3组相应各时相点之间尿白蛋白排泄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充维生素C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的排泄率,维生素C可能对防治糖尿病肾病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谦;汪恕萍;何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全息元法制定多指标参考值范围研究

    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定多元参考值范围的新方法--全息主成分叠加复元法(简称全息元法).用以降低多个单变量参考值范围联合判断所产生的高假阳性率,改善传统多元方法对变量正态性和(或)指标独立性的严格要求,为多元参考值范围的临床运用拓展更大的空间.方法:采用该法将n个m维多指标数据转换为n个全息主成分值TZ,再针对n个一维TZ值应用正态近似法或百分位数法制定相应的参考值范围.并将单指标法、4种其它多元方法及该法对儿童发育资料应用结果作比较.结果:本法识别阳性率接近5%的理论水平,为5.02%,检出假阳性率为适中,为0.85%,其假阴性率水平符合应用实际要求.结论:本法理论依据充分,并具有(1)不丢失任何信息,(2)既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3)允许指标间存在任何程度的相关性等多个优点.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润华;田小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8435例大肠镜检分析

    大肠疾病在消化道疾病中占重要地位;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又很相似,所以仅凭病史和体征是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作者自1990年8月至2000年5月,共行大肠镜检术8435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何代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评估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将88例SAP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对比分析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并存病与并发症、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老年发病的相关因素中胆系疾病、无明显诱因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并存病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P<0.01);老年SAP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率、死亡率和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P<0.05).结论:并存病、并发症发生率高是老年SAP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并存病和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老年SAP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对非胆道梗阻性SAP,尽量避免采用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戴远斌;吴诚义;向志;曾希志;乔正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β-受体阻滞剂促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急性心肌梗塞1周后的大鼠分别用美托洛尔灌胃1~3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VEGF,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同时观察心率的变化.结果:服用美托洛尔后的大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用美托洛尔后心率下降显著的心肌梗塞大鼠,其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又显著高于心率下降不明显的大鼠.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以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该作用可能是由窦性心动缓触发的内源性VEGF分泌增加所致.

    作者:佘强;陈运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直肠癌的综合治疗

    直肠癌是我国具有高发病率的九类癌症之一,我国的直肠癌具有以下特点:(1)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占大多数.(2)直肠癌以溃疡型病变居多.(3)<30岁的直肠癌的发病率远较国外多见.据报道[1]我国<30岁的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12%. 直肠癌作为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首选.自Miles(1907)提出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后,其术后长期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张涛;陈晓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恶性淋巴瘤79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本文就我院1989年2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9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宪莹;徐酉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RF和ASO

    目的:本文对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58例患者血清RF含量和96例患者血清ASO含量以及25例健康正常人血清RF和ASO含量,并同时与乳胶凝集法结果对比.结果:批内、批间变异系数RF分别为1.83%和3.82%,ASO分别为2.76%和5.28%.定量检测具有满意的线性响应(RFr=0.987,ASOr=0.995).免疫比浊法ASO阳性率为16.6%,乳胶法为8.3%,RF比浊法阳性率为24.1%,乳胶法为18.4%,比浊法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胶法.测定25例健康正常人,RF均小于20IU/ml,ASO均值为70.7±55.6IU/ml.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准确性、稳定性、特异性均较好,脂血、溶血、黄疸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瀑;赵文斌;康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Leptin与糖尿病

    Leptin为ob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能量代谢、调节体重,其与肥胖症关系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eptin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糖、脂、胰岛素代谢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关系密切.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0b基因和leptin ob基因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其突变可致动物和人的肥胖表型[1,2],因而有人称之为肥胖基因.人0b基因位于7q313,全长18kb,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小鼠有84%的同源性,人和小鼠ob基因均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3].

    作者:任伟;张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内皮抑素cDNA克隆和初步表达

    目的:克隆人内皮抑素基因,获得初步表达产物,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用RT-PCR方法从中国汉族人正常肝组织扩增出内皮抑素cDNA,T/A插入pUCm-T载体,测序,再插入表达载体pKPL-3a,转化大肠杆菌POP2136,42℃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结果:中国人内皮抑素cDNA开放阅读框架全长552bp,编码184个氨基酸,其85位谷氨酸和98位天冬氨酸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出现改变,但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结论:构建了中国人内皮抑素的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初步表达了约20kD人重组内皮抑素.

    作者:张革;曾昭淳;刘万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面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面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眼表面疾病29例31眼,其中急性眼烧伤炎症期6眼,陈旧性眼烧伤睑球粘连及其它眼表疾病25眼,施行单纯羊膜移植(15眼)和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16眼),随访3~18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急性眼烧伤病变中4眼的炎症显著减轻,角膜未继续溶解,上皮修复;慢性病变中有20只眼的眼表面获得重建,睑球粘连得到治愈或显著改善,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急性严重的眼烧伤,羊膜移植能有效地阻止炎症和角膜溶解的发展,防止或减轻疤痕;对于陈旧性眼烧伤和其它眼表面疾病,羊膜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学材料移植后能有效的重建眼表面.

    作者:赵敏;李鸿;周善壁;徐智勇;彭俊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胆石性肠梗阻3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张某,女,64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7天于1992年6月10日入院.8年前B超诊断为胆囊多发性结石.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以右上腹为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腹部平片显示:低位机械性小肠梗阻(完全性),胆囊区域有积气征象.B超示胆囊萎缩,未发现结石.入院后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支持治疗,入院第4天患者突然肛门排气,解少量酱色稀糊样便两次,腹痛腹胀减轻.第10日钡剂灌肠检查示:回肠部分性梗阻.当日检查后患者从解出的粪便中发现了三枚结石,大者3cm x 3cm×2.5cm,后经检验证实为胆结石.病情完全缓解.

    作者:成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32例分析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流行、诱因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1999年呼吸道分离出的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诱因和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医院各科分布广泛,肺科分离出18株,占56.3%,其中RICU中分离出6株.药敏显示对泰能耐药,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稍低.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如COPD、癌症等,以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治疗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机会.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困难,宜尽早选用合理的抗生索治疗.

    作者:黎友伦;吴亚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晚期前列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1例晚期前列腺癌,包括肿瘤分期、PSA水平、转移部位与诊断方法、抗雄激素治疗反应、缓退瘤撤除反应.结果:PSA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它可以反映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结论:PSA作为瘤标对晚期前列腺癌有意义,它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唯力;徐光勇;杨光永;胡自力;刘川;乔天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腰穿及头颅CT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腰穿及头颅CT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2例初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60例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叶出血、1例为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Jackson癫痫)的临床表现、腰穿及CT检查.结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SF异常在发病后10天内的阳性率为100%,11~15天为89%,21~30天为45%;CT检查的阳性率,发病48h内为100%,3~5天内的为80%,5天以后的阳性率很低.结论:腰穿与CT检查对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各有利弊,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减少误诊.

    作者:毛思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纤维喉镜摘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126例

    自1996年以来采用olympus ENT T3型纤维镜在电视监控下对236例病例进行检查,并对其中的126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行摘除术,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26例中,男性47例,女性79例,男女比例1:1.68.年龄8~72岁.症状以声嘶为主,病程2周~15年,以3月内为多.职业以教师、个体户和卡拉OK爱好者为多.声带息肉88例:男性32例,女性56例,单侧病变56例,双侧病变32例,息肉≤3mm占76例,广基息肉多见于男性.声带小结38例:男性14例,女性24例,双侧病变34例,单侧病变4例.所有诊断经术后病理证实.

    作者:余林;魏莲枝;伍光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Versapulse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Versapulse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Versapulse激光的三种不同Q开关激光分别治疗不同的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结果:此方法可明显去除或淡化外源性色素性病变,无疤痕产生.结论:Versapulse 激光对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效果好,但个别病例如色素颗粒较大,色素较深,需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效果.本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金岚;张文红;陈英;陶世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