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
目的:明确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支气管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有无差异,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就其主要致病菌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产气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在以上两种疾病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支气管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区别对待。
作者:黄英;王红娟;脱百琴;吴得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各高校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开启多样化的渠道。本文对我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希望加强各高职院校之间就业工作的交流,共同努力探索一条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推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白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在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简称三乙)”的计划和目标并实施,以期护理工作顺利通过甘肃省“三乙”评审团评审,使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服务质量能适应医院发展和护理工作需要。方法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坚持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在提升护士素质的同时,严格按照“三乙”评审标准,使护理记录书写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尽快使护理工作质量在甘肃省“三乙”评审中顺利达标,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结果我院护理工作获甘肃省卫生厅“三乙”评审团一致好评,顺利通过“三乙”评审,医疗护理工作开展顺利,护理质量稳步提升。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坚持PDCA循环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有效的方法。
作者:司彩霞;田莉;李晓娟;李海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而中职生学习自信心严重缺失,是导致教学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如何重建中职生学习自信心提出几点构想与建议。
作者:李建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学生人数急剧增长,高职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关爱高职学生弱势群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弱势的阴影,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肺康复在肺疾病特别是慢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肺康复概念、治疗意义及与临床治疗关系的认识有助于肺康复知识在临床及教学中的应用和传授。
作者:刘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措施,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中层干部整体素质。
作者:张旻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好发于社区老年居民的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了解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行为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闻纯;栾海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护理管理者必须接受新理念,用新的思路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作者:单玉梅;黄爱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分析青海玉树护生的特点,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旨在寻找一条适合少数民族护生中医护理学教学之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高艳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了解SDF-1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标本63例,采用Wilson改良的Hardy分类法将其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3例)中的SDF-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进一步比较SDF-1在各种不同内分泌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以及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1)SDF-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0%,在3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24%。χ2检验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χ2=9.042, P<0.05)。(2)SDF-1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论 SDF-1是判断垂体腺瘤是否有侵袭性的指标,对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的评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李乾;李强;丁永忠;任军;张海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在应用TEK-11MINI血细胞分析仪时,经常会遇到新生儿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与临床体征不符。当粘度大的新生儿静脉血离体加入抗凝管后PLT即发生聚集反应,此时若立即进行全血细胞测定,可逆聚集的PLT还没有解聚,会造成WBC不同程度的假性增高,PLT不同程度的假性降低[1]。但是将采集来的新生儿血标本在37℃水浴箱中放置30分钟后再行测定,便可消除上述假性结果。
作者: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容易出现思想上偏激、学习上厌学、交往上不适、行为上违规、心理上患疾等问题,形成高校问题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应高度重视,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加以甄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王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口腔治疗的初诊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男46例,女74例,年龄3~10岁,平均(5.6±0.4)岁。对照组患儿单纯由医生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合作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合作患儿分别占85.00%、3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杨亚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作者:洪国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城区社区护理现状,探讨对社区护士加强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的必要性。方法抽取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家、社区护士788人、社区居民200人,通过走访谈话、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社区护士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学习及培训、社区护理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护士学历及职称偏低,大部分社区护士从医院临床护士转型而来,极少数是刚毕业的护生,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了解不足,近一半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护理学科培训,社区护理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结论加大社区护士的培训力度,加快社区护理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尽快为社会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社区护理队伍。
作者:马淑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当今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优点突出,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多媒体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促进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探讨如何整合专业服务性明确的高职药品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并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基础化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角度论述课程优化的具体思路。
作者:李彩云;郭雪红;李培凡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护理英语口语是护理英语教学的重要分支,以英文医护影视作品为媒介开展护理英语口语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护理英语口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综合运用护理英语能力。
作者:陈宜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改革管理机制、重新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激发教学人员活力,提升内涵建设,促进示范校发展。
作者:王春先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