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蜡疗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疗效观察

曹茜;李晓兰;何天平

关键词:超短波, 蜡疗, 膝关节, 滑囊炎
摘要:目的 观察蜡疗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每组均给予超短波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蜡疗治疗,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70.0%,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联合超短波较不联合蜡疗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模拟环境教学法在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中进行模拟环境教学法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如何问诊,在问诊过程中注意问诊的内容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作者:高志荣;张意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从医学英语的特点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能力

    医学英语作为一种科技文体,在遣词造句、语法结构等方面与普通英语有着很大差异.拟从医学英语的词、句特点入手,谈谈培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能力的几点体会.

    作者:刘友惠;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前列腺气化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术中使用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对照组30例,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手术麻醉前、术中40分钟时、术中80分钟时、术中120分钟时、手术完毕时的体温记录比较分析,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13%,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80%,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能有效保持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恒定,更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华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酶是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主要由酶蛋白和辅因子(包括有机辅因子和金属离子)两部分组成[1].酶分为单纯酶和缀合酶,前者是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后者除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酶蛋白外,还有一些由金属离子或B族维生素组成的辅因子参与,只有当两者结合成全酶,才有催化作用.决定酶催化某底物特异性的部分是酶蛋白.酶是生物催化性蛋白质,与一般催化剂比较,主要特点是专一性与高效性.酶的专一性主要取决于酶的酶蛋白部分,例如,脲酶只能催化脲水解成氨和CO2,对其他底物却无催化作用.酶所具有的高效性使酶促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快108~1020,比一般催化剂反应快107~1013.正是基于酶以上的优点,现在酶法也正逐渐被应用到了中药提取技术上来.

    作者:蒋蔡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时期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对新时期高职生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的培养,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和高职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研究新时期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强诚信教育的对策,有利于拓宽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路,创新诚信教育的工作方法,不断优化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的诚信教育环境,引导高职生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提高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

    作者:李建效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专科层次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从调研医院护士工作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确定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考试方式及重视实践等几个方面谈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以此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周更苏;李朝鹏;孙孟军;申丽静;狄树亭;王松梅;闫涛;丁建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38例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 对38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围手期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38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使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病情发展快,早期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宝录;窦来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基层地区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的148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结果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居首位,有62例,占41.89%;其次为剖宫产,有42例,占28.38%;阴道分娩24例,占16.22%;胎盘因素14例,占9.46%;软产道裂伤4例,占2.70%;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5%.结论 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割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指导工作,加强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割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马鹤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破裂的临床讨论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而凶险的病症,威胁母儿生命,患者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多需切除子宫.回顾性研究37例子宫破裂患者,31例行子宫修补术,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在入院时因失血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子宫保留率达83.78%.术后死亡1例,入院抢救无效死亡1例,二次开腹1例,成功治愈35例,并发感染19例,尿瘘4例.子宫破裂患者保留子宫是可行的,积极抗休克、控制感染、充分引流是保留子宫、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飞雪;杨爱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校内临床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性研究

    临床实训基地作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课程和硬件建设以及人文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对护理专业校内临床实训基地建设做系统阐述.

    作者:郑小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提高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对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就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作者:宋永红;张素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说课在提高微生物免疫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卫生职业教育类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医学类院校,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弥补这一不足,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进行说课.多年来,我校微生物免疫教研室教师利用说课的形式来充实备课环节,切实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授课质量.1 说课的定义与要求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确定改进意见,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蜡疗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蜡疗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每组均给予超短波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蜡疗治疗,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70.0%,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联合超短波较不联合蜡疗治疗膝关节滑囊炎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茜;李晓兰;何天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提高临床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兴趣的教学体会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作者:裴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独立学院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独立学院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评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测查,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 独立学院大学生中14.4%的学生睡眠质量差,考试压力、就业压力、同学关系、主观幸福感、不良睡眠习惯是影响其睡眠的主要因素,考试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同学关系差、主观幸福感差、睡前吃东西、作息时间不规律、睡前看小说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睡眠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指导.

    作者:董胜莲;吴庆文;安子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液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医学教育现状、完成医学模式转变、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键.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着重探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加强血液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

    作者:许晓倩;陈莉;贾麟;胡晓霞;宋献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案例教学法在卫生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卫生法学的教学中将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卫生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及应用,探讨卫生法学课案例教学的方法与体会.

    作者:陈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护生执业资格考前外科护理学辅导策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是提高我国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2008年5月正式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在校学生完成临床护理实习后,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为执考).对护生来说,执考是否通过关系到能否顺利就业;对学校来讲,执考通过率的高低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今后发展的前景.要想使年龄较小、文化基础知识缺乏、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护生一次性通过执考,教师必须要掌握国家新的执考精神,熟悉考试内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制订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考前辅导策略,寻找提高考前辅导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辅导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辅导经验,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做法.

    作者:何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医学检验教育和检验科关系的探索与体会

    医学检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医院检验科培养人才,医院检验科的学科发展带动着医学检验教育的发展,因此,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对提高我国医学检验的整体水平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大学的检验系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合二为一办学,两者相互配合,展现了喜人的前景.然而,目前中等医药卫生学校普遍将专业课并入相关基础课教研室,专业课教师脱离临床[1],中等卫校的医学检验教育与附属医院检验科呈分离现象,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教师思想落后,对双方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应使两者共同发展,合二为一.两者如何合二为一呢?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校与检验科之间相互协调.

    作者:朱金养;龙丹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现行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普通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目前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来看,文化课在中职教学中普遍不被重视,是学校教育的边缘科目.其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更多,不仅制约着新课改的推行,而且深刻地阻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影响着中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