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王艺伟;徐晓璐;徐茂锦;李兆申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全民参与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高校可以发挥师资、科研、硬件设施等体育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作者:杨宝山;赵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针对高校学生排球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成就动机理论在培养高校学生排球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培养途径,旨在激发学生排球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推进高校排球教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于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和实践教学能力考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现有条件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医学人才需要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郝坡;肖智勇;谭涛;邓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是药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强调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开展药学服务技能培训几方面探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加强药学服务意识的培养.
作者:李歆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培养具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医学人才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临床早接触”教学模式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早接触”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加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并能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湛先保;张景熙;徐晓璐;徐茂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成人医学生的特点,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药理学教学中,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高春艳;梁翠茵;聂珍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针对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特点,从课堂教学目标、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总结.
作者:叶蔚云;吴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受医学论文撰写中提取关键词的启示,在药理学教学中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提取3~5个关键词,引领学员围绕关键词进行联想、分析、比较、归纳和拓展,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于新蕊;郝勇;张书锋;胡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体成功型人格.对中职生的培养要从长远目标、爱国心、责任心、诚信、意志、合作等10方面来切入,使中职生具备健全的人格.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高职院校承担着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办出高职院校特色的关键.针对目前高职药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养、引进师资、完善制度等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促进高职药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万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加强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高危孕妇筛查及专案管理的质量,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针对我县目前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整思路,创新管理模式,改进农村孕产妇管理方式,采用填写产妇访视回执单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刘慧琴;祁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动脑和动口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英语知识训练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及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而且还会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了提高临床药学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笔者从提高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谈几点体会.
作者:李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将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选.
作者:翟莺莺;周蕾;蓝淑玲;邹亚伟;陈德晖;陈福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甘南藏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因而偏远的乡镇学校没有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之受传统的游牧生活影响,许多学生到学校住宿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与生活,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只有在政府的组织下,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心理咨询(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才能使甘南藏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改观.
作者:连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困难,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在反思中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雷亚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从情商的概念出发,提出应重塑教师形象,整合学科价值,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临床见习,以调动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陈清;朱业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和评价,为更好地实施护理关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对170名在校高职护生和145名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和健康教育这两大类护理行为关怀性认识一致;对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支持、保护性环境的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这4类护理行为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校高职护生和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有一致性,但也存在较多差异.高职院校应适当调整护理关怀行为教育,从而提高护生护理关怀能力和关怀行为.
作者:林旭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敏感话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近期备受关注的“雾霾事件”已经严重危及公共健康和公共安全,媒体在公共议题构建和传播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提高公民的信心和自我防范意识,减轻危机事件的不利影响,是媒体的责任.本文以新浪网有关“雾霾事件”的相关报道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媒体在整个“雾霾事件”中信息的表征机制和话语建构策略,重点探讨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策略.
作者:孟子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如何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卫生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笔者总结目前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从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医学生4方面探讨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作者:赵莹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