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郝坡;肖智勇;谭涛;邓雪松

关键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体系, 农村医学
摘要: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和实践教学能力考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现有条件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医学人才需要和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理化检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针对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特点,从课堂教学目标、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总结.

    作者:叶蔚云;吴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护士职能的多元化发展,本着教学与临床一体化的思路,近两年我院从医院聘请临床护理骨干承担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两年的实践证明,临床兼职教师的确有效推动了我院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兼职教师队伍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分析当前临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1建设临床兼职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临床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护理骨干.加强临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亚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网络环境下护理伦理学的PBL教学模式研究

    针对以授课为基础(LBL)教学模式下,护理伦理学存在学生“选而不修”、教与学严重脱节的问题,将具活力的网络教学与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王秋芬;潘丽萍;方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卫生职业教育视域下对“艾滋病预防”宣教说课的探讨

    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运用、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6方面探讨“艾滋病预防”宣教的说课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国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加强药学服务意识的培养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是药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强调药学服务的重要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开展药学服务技能培训几方面探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加强药学服务意识的培养.

    作者:李歆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近年来本科生创新教育实践,总结出提高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培养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方明;田敏;孔亮;张玉梅;张少锋;陈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教学目标要求,将8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5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传统教学法为辅授课.结果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77.8%~95.6%的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急救护理学特点,可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质量,深受学生欢迎.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整合医学模式下消化内科学教学研究

    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后,在内科学消化系统教学中采用整合医学模式教学,将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强调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的整体现,促进消化内科学与其他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张玲;王艺伟;徐晓璐;徐茂锦;李兆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葛根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葛根素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Ⅰ组(38例)、对照Ⅱ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氯雷他定、复方芦丁、维生素C、西咪替丁、钙剂)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静滴,临床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Ⅰ组仅行常规治疗(氯雷他定、复方芦丁、维生素C、西咪替丁、钙剂),临床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静滴,临床症状消失后停药.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尿常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7.4%;对照Ⅰ组痊愈23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78.9%;对照Ⅱ组痊愈24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81.6%.3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Ⅱ组(P<0.05),3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葛根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可较快缓解过敏性紫癜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闵三旭;邓子文;陈吉兵;师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口腔修复治疗中义齿修复体制作越来越向大型化正规化义齿加工企业转移,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采取引入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文化氛围的打造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软、硬实力.

    作者:魏早;刘显洪;李毓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议护生管理中的情感渗透

    护生管理中的情感渗透是指班主任用其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情感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使自己扮演的角色转化为更具人性化的权威形象,使学生亲闻其声、亲见其形,产生感情上的服从,愿意受其教诲、指导,达到感染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作者:石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剂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药剂学是药剂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本文分析了药剂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对药剂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郭允;白杨;张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面对我校与5家药品经营企业合作办学的历史机遇,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校企合作构建适合药品营销方向的课程体系,确定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作者:任丽君;伊永进;杨珺;帕提古丽;美丽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学校网站建设与优化

    网站建设规划、网站开发平台的选择以及网站优化是网站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比详细阐述了目前流行的3种网站开发程序以及网站建设与优化要点.

    作者:代令军;陈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及临床对策探讨

    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除与中草药本身的毒性有关外,还与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夏患者体质有关.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提高医术,合理用药,是防止中草药引起肝损害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莉民;曹靖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班主任工作需要反思

    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困难,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在反思中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雷亚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65名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填写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名医务人员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占41.5%;职业暴露发生在外科的比例高,占47.7%;被空心针头扎伤的比例高,占63.1%;引起职业暴露常见的原因是诊疗过程中探作或处理不慎,占26.2%.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赵小莲;王怡;金凤玲;脱军运;房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全民参与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高校可以发挥师资、科研、硬件设施等体育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作者:杨宝山;赵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动脑和动口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英语知识训练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及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而且还会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具有内容多、较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得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畏难、抗拒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化组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模式、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3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秀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