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杨增茹;剧静宜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甘肃省医务工作者对EIM(运动即医药)理念的认知状况,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体育生活化现状,研究其在体育健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邓云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重者合并肺出血病死率极高.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病情患儿出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71名患儿6项出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病情患儿硬肿症的出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存在出凝血功能改变,病情越重凝血功能改变越明显,越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多呈现高凝状态,晚期呈现低凝状态.
作者:李向丽;张立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自尊感、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与大学生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培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46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独立性、自尊感、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自尊程度处于一般水平,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独立性呈显著相关.大学生的自尊程度越高,自主性就越强,自控-社会性就越高.结论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会合理使用、分配资金,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提高自尊感和处理问题能力.
作者:刘永;黄琼;罗志平;杨芹;朱春霞;彭宝明;朱玉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Rh(D)阴性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一个重要血型系统,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Rh(D)阴性者在汉族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极少,仅占0.2%~0.5%[1].然而,临床需要输注Rh(D)阴性血的患者并不少见,许多血站都会遇到Rh(D)阴性血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现象,因找不到相配的供血者而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血站确保合理的Rh(D)阴性血液库存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我中心2009—2010年度的Rh(D)阴性血液库存及临床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领;杨勇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班,对照组采取传统培养模式,实验组采取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学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比较两组护生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可明显增强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张自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析我校近几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使卫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马秉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将护理学课程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护理知识和技能,加强记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着手,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
作者:陈翠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补体是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参与免疫防御与免疫调节功能,因此,血清补体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活性及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清补体水平可发生变化.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对一些疾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1].学生在实验室做血清补体活性测定实验时要用人血清,即使是健康人血清也不是十分安全,也可能有其他病毒.为了让学生安全地上好实验课,笔者采用了模拟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惠;吴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引导探究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1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两个班共5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26人)和对照组(26人).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反馈调查表了解学生对引导探究教学法的意见.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80%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引导探究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思考和归纳推理、语言表达、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结论引导探究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黄锦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亚低温与常温治疗法在治疗弥漫性轴索伤时对颅内压的影响,以及为维持正常颅内压所需要的甘露醇剂量,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伤高颅压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4例弥漫性轴索伤亚低温治疗和29例弥漫性轴索伤常温治疗过程中的颅内压变化,对维持正常颅内压所需要的甘露醇剂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伤能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弥漫性轴索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用量,且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应用,是目前治疗弥漫性轴索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颉;李肖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探索防范护患纠纷的新途径.方法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发生的52起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干预后护士的团队意识、自我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构建和谐团队,以良好的小气候促进医患和谐大环境的形成,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对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惠兰;刘豹;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组织胚胎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之一,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形象,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形象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组织胚胎课变得生动而有趣.
作者:成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康复专业主要是培养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康复训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作者:程兰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行业中存在医德医风滑坡和医德迷茫问题,国家和医学界倍加重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力求有效解决日益突显的医患纠纷问题.本文审视医德教育的困境,探究医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为高等医学院校提高医德教育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作者:赵政;杨增茹;剧静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进修教育则是培养基层正畸医师的重要途径.针对学科特点及进修医师特点,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临床诊疗水平,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郭艳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从当代心理学有关理论中寻求有益的思路来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作者:吴茂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结合中药学专业中药化学实验特点,改革挥发油提取实验教学,探索出半开放性自主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陈双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受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影响,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繁杂,易产生职业倦怠.针对他们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寻干预对策,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双轨双控双向融合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为全面推进高职护理专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周春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