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职卫校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方法

农淑琴

关键词:中职卫校,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方法有让学生朗读课文、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及课堂外对学生的延伸教育等.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深化集体备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我校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医药贸易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医药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职医学生学习现状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高职护理学和药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高职医学生在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学习计划、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和学校考试6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后认为,要改变高职医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应建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应当在招生过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过程、教学保障、教学考核过程5个方面实施质量监控.

    作者:游细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

    通过分析讨论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优势和局限,探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将两者合理整合和恰当应用的方法,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作者:江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内科学基础、外科学基础、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诊断学等的必备基础.而多年来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更侧重于临床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往往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补充,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偏离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将理论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解剖结构与医学影像图像适当结合,可为将来学生学习医学影像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周媛媛;李超彦;周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初探——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学校通过构建地域文化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育平台和开展地域文化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扎实有效地开展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栽体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作者:张有闻;左国春;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可吸收骨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8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结合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对观察组83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对照组81例同类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5.35个月.结果 观察组的79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95.2%,4例延迟愈合(3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未见骨不连,与对照组有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手术方法创伤小,达解剖复位且固定牢靠,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田继东;吴朔;田卫东;常彦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方寸之间显英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医学教育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袁明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从而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出在听说、阅读、翻译、写作等诸方面拥有较高医学英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赵巧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语言交流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非语言交流教学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生20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非语言交流教学改进实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客观考核成绩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教师非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情境设计、角色扮演、自觉沟通能力的提高等7方面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非语言交流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满意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谭小燕;陈羽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大专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药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进行药理学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进行各项评价.结果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结论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

    作者:李剑敏;张斌;何志军;唐瑰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院校培养模式下预选卫生士官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构建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按照军委总部部署,从2012年起全军大部分预选卫生士官培训将纳入院校教育.这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卫生专业士兵培训质量的需要.为促进学兵德、智、军、体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按照总部要求,根据《院校教学工作条例》和《军队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结合预选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借鉴卫生士官职业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做法,进行了预选卫生士官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构建.

    作者:燕颖军;支国成;白小嘉;崔激;蒋鹤生;李新伟;郑文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国多元文化护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增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体系.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活动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等具有多种文化因素的服务对象时,既要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共性护理服务,又要保证适应个体文化背景需要的特殊护理服务;既要提供与其文化与健康相适应的关怀,又要提供有利于其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关怀[1].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相应的文化护理能力.因而,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护士应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论来引导她们的行为和临床决策,从而找到一条佳的途径来解决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纷繁复杂的问题[2].

    作者:吴慧琼;张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案例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病例、尸检、科研案例在病理检验专业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类型、时机、规模及应用做总结性归纳,认为恰当选用案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韶华;国伦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为适应社会需求,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基层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区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为目标,校院深度合作创建教育—实践—服务和能力培养的“三结合、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基于康复治疗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互聘互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院合作共建国家级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完善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张绍岚;蔡红星;常唐喜;杨汉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与士兵教育

    介绍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及之后对士兵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其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给士兵建立阅览室、办夜校,并帮助士兵给家里汇款,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在军营办阅览室和士兵俱乐部.她的这些工作使士兵在思想、文化、道德方面受到了教育,戒除了酗酒等不良恶习,从而实践了“只要改善士兵的生存环境,士兵是可教育的”理念.

    作者:翟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转化医学理念对生理学教学与科研的启示

    转化医学强调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生理学与临床学科的沟通交流相对不足,在生理教学过程中强化转化医学的理念,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架起理论基础与临床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高生理学教学水平,并能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为应用成果,服务临床.

    作者:张一兵;张田;孙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

    我校依据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新文件精神、护理专业发展、就业市场调研、行业专家意见等方面,进一步从明确培养目标、调整部分课程设置、突出与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坚持与完善“3.5+1 +0.5”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认真组织实施.修订及实施后我校的体会有:以就业为导向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教学改革是保证顺利实施的关键;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

    作者:侯继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探析

    医药高职学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后备力量,医药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分析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并从改革课程体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阐述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作者:赵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际职业教育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启迪

    长期以来,各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大多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职业教育模式,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的护理职业教育如何借鉴他国丰富经验,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实现护理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这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作者:谭初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项目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国内外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其中萌芽于欧洲的“项目教学法”成为近几年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并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康复医学概论也作为开展项目教学法的一门课程,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秀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实习生情感智力培养和本科生导师制结合的初探

    随着社会发展,临床医师不仅要掌握医疗技术,及时更新医疗知识,同时还需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有良好的沟通及理解能力等.临床实习生面临着由学生到医师的转变,因此对其实习阶段的教育更应该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院在临床实习生实习阶段采取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中重视对实习生情感智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琳;沈丽达;蒋永新;李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