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初花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的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开展的优质护理.儿科的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5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心理护理是满足这些需要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可能达到相反的结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更好地开展对患儿的护理,希望通过家长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校园文化和医院护理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过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缺乏和医院文化、护理文化的对接,从而使护理专业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医院护理文化.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把医院护理文化的内容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转换角色,迅速适应临床护理岗位的新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作者:许玲;王小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卫生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年教师多数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缺乏师范院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虽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但需较长的成长探索之路.如何能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成长捷径,是教育研究者长期探索的课题之一.现就说课这一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提高的教研活动形式,针对说课的思路方法做一浅谈.
作者:谢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医疗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及医疗环境的恶化,诸如就业、考研与实习之间的矛盾、医疗工作与实习带教之间的矛盾、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也应运而生,严重地影响了临床实习的质量;同时传统的带教方式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就这些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李立;刘晓菊;李冲;杨蔚利;辛颖;李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孕期营养不均衡不仅危害国产期母儿的健康,还会增加子代未来发生慢性疾病的危险.尽管目前孕期营养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但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有关孕期营养的教学仍长期不受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孕期营养教案的设计谈一些思考及建议,以期为妇产科各级医师更好地开展孕期营养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光辉;张为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国内外各个高职院校都在实施教学改革,其中萌芽于欧洲的“项目教学法”成为近几年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并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康复医学概论也作为开展项目教学法的一门课程,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秀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非线性编辑[1]变得越来越普及,通过对电视教材“测定苯甲酸溶液的摩尔浓度”的制作过程阐述,介绍借助Adobe Premiere平台制作电视教材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作者:孙必华;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改革中,我校以临床护理操作为项目引领,实现“基础理论一专业知识一临床实践”一体化教学,紧扣岗位职能要求,着重提升护生操作技能,保障护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临床护理操作解剖知识运用课程体系,并应用于护理实习阶段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韩中保;李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职学校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中职生多方面的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由于国家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入校的“问题学生”日益增多,导致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教学是双边活动,说到底还是要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以语文课程为例,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其次是提升教师讲课的艺术,后是规范学生听课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者:宋定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国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从以往的经验可见校企合作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及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是促进卫生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单位需要的医学检验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趋势[2].
作者:陈培;张玉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药物化学是学生反映较为难学的一门课程,就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药物化学教学效果阐述6种教学方法.
作者:孔艳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运动维持期老年高血压人群对运动疗法的认知情况、相关态度、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人群提供更有效的运动干预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以广西地区公园内60岁以上、规律运动6个月以上、经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当面访问法,共有效调查282例.结果 运动维持期的老年高血压人群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呈正相关,运动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和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是否有高血压住院经历、高血压病程长短无明显关联.结论 处于运动维持期的老年高血压人群对有效运动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对运动治疗作用虽然持有肯定的态度,但是对有效科学运动知识的一知半解导致影响运动的行为,从而未能达到运动降低血压的目的.
作者:曾海金;王慧敏;卢运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行业企业对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争行业专家的修改确立调研问卷,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调研厦门市各大眼镜店和各大医院的眼视光诊疗中心及各大综合性医院眼科,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描述.结果 相对于医院,眼镜零售企业对眼视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其中验光员的需求量大于定配工,并且多需要集销售、营业贞和验光师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眼镜公司.结论 高职院校应积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眼视光技术人才.
作者:任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心房颤动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自贡市3个城市社区的220名房颤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低,绝大多数患者有健康教育需求.结论 社区房颤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存在严重不足,需加强对社区房颤患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张婷;郑玉琼;曹文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高专业水平又精通外语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实行双语教学.结合实践,对目前我国实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现阶段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作者:韦耀东;梁平;吕坤;李中坚;吴杏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方法有让学生朗读课文、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及课堂外对学生的延伸教育等.
作者:农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分析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和就业能力的现状以及改革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立足对学生护理就业能力的培养,阐述和探究我校改革第二课堂教育的若干实践.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德医风的培养,从总体上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作者:廖禹东;郭忠;袁尚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剖析,针对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高职高专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手段,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尝试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孟展;朱国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药高职学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后备力量,医药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分析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并从改革课程体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借助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阐述医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作者:赵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汉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表现,也是树立新型的、平等的人才观、师生观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在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搭建好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作出清晰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使得师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实现汉语教学的成功.
作者:帕丽达·巴给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