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学历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

周海燕;邢琳;杨艳旭

关键词: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 学历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认知与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护士200名,采用自设问卷对其护患沟通认知和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28.6%的研究生学历护士认为与患者的眼神交流不是很重要;2.0%的护士认为没有必要征求患者意见(均为研究生学历);28.6%的研究生学历护士及5.9%的本科学历护士认为遵医嘱是患者分内之事.结论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高学历护士表现出更多的“学术本位”“专业本位”教育痕迹,对技术的崇尚和自信高于低学历护士.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

    课程建设一直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家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等元素,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但该理论只停留在概念与宏观结构及方法层面,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和教材编写等都没有涉及.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开发设计进行探索研究,颠覆学科性课程体系,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出“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践行了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转化医学理念对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的指导意义及思考

    医学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基础医学研究也应围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而展开.在过去几十年的基础医学研究中,我们收获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尘封的专利以及只能在实验室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早期筛查等却没有大踏步前进.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的防控体系和措施在新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面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人们开始意识到,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之间的脱节是这些问题的根源,因此,转化医学应运而生.

    作者:肖荣;余焕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我国延续护理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整体护理是以整体的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1],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化的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需要满足状态.这一先进护理模式的出现,在临床上提出了以现代护理为基础的延续护理理念,强调重视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属性,调动人的潜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凤久;刘蕾;胡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中医药基础教学实例,探讨PBL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作者:张一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细胞培养实验课的课前准备与课堂实施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及临床研究试验,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只有实验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合理实施,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细胞培养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进而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王晓炜;张成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268名护生按年级分为两组,实验组(2010级,660名)采用PBL结合情景教学法,对照组(2009级,60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教学内容均为护理礼仪.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 实验组对PBL结合情景教学法的评价较好,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99.1%的学生认可该教学方法.结论 PBL结合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

    作者:赵蓉;巩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是对妇女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诊断与护理,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一门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某些章节知识点具有难以理解、抽象的特点.临床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张艳慧;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灌肠操作情景体验法探讨

    本文以灌肠操作的真人真做情景体验式教学为例,探索情景体验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护理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谢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9831例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张掖市孕产妇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筛查及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以上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抽取9 831例孕产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IV(艾滋病抗体);用PCR技术检测HBV-DNA、HCV-RNA;抗-TP阳性标本用TPPA确认.对筛查对象进行4种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9 831例孕产妇HBV阳性者805例,感染率8.19%,其中HBV-DNA阳性者314例;HCV阳性者138例,感染率为1.40%; HCV-RNA阳性者26例;抗-TP阳性者49例,感染率为0.50%;抗-HIV阳性者1例,感染率为0.01%.结论 张掖市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状况不容轻视,要加大感染性疾病筛查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降低孕产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率,降低围产儿感染率.

    作者:贺玉梅;王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语音教学原则和方法

    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对语音重视不够,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记忆心理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外科护理学知识记忆方法加以总结,使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案例分析在新入职护士责任心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08例有代表性的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定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强化新护士职业安全意识与工作责任心.结果 通过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护士责任心和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结论 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展案例分析讨论,能够杜绝或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惠;白烈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P300电位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P300电位的异常变化,为评价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早期诊断产后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 对377例产妇进行抑郁量表评定,结合临床确诊抑郁症33例(实验组);随机选择33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P300电位测定.结果 两组P300波群中N1、P2波潜伏期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300电位可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定及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朱桐梅;杨勇;赵晓华;潘青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国家示范校建设引领的学校专业建设探析

    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良好契机和引领下,我校助产专业建设以“院校合作、课岗对接、能力递进”为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夯实基础,有力推动我校助产专业持续发展.

    作者:寇桂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对我院消化科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了解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症状.结果 共收集839例患者,其中472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56.3%; 367例诊断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占43.7%.二者LDQ得分无差异(P=0.400);与OD组患者相比,FD组患者较常发生中/重度焦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FD组NDI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与OD患者相比,F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但目前尚不能归因于二者在焦虑和抑郁上的差异,应进一步明确其他心理应激或障碍在FD中的特异性作用.

    作者:周明;李永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实证课例分析在《涉外护理英语综合教程》集体备课中的有效性探索

    针对甘肃省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课例分析,组织科室的6位英语教师完成了两轮教学实践研究,以英语教学的两个重点——词汇教学、课文导入为切入点,详细阐述课例研究具体步骤、操作方法,并通过课堂实录具体清晰地展现出来,以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

    作者:杨爱萍;吴佳璊;保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浅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耳针疗法

    耳针,是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广,操作方便,对疾病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五邪》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灵枢·厥病》记载:“耳聋无闻,取耳中.”历代医学文献也有用针、灸、熨、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这都充分证明了耳穴的学习对学生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探索“一体四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一体四位”教学模式的要义是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努力抓好课前预习、精讲理论、强化实验和总结反馈4个环节,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段德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重度子痫前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否有效预防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 将32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治疗,联合护理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应用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联合护理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58%;常规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α=0.05,P<0.05).结论 加压弹力袜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有效预防重度子痫患者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娟;史玉琴;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全军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模式探讨

    从优化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手段出发,探索地方入伍大学生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模式,以培养满足军队医疗卫生和卫勤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服务.

    作者:周永;朱俊东;陈卡;张婷;糜漫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