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进展

张凤媛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临床实践
摘要: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可分为理论教学方法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归纳近几年常见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发现多数教学方法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论证和具体检验标准,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种植牙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研究

    牙齿游离端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的牙齿缺失类型,对于游离端缺失,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为活动义齿修复,然而该方法存在咀嚼效率低、舒适性差、使用时间短等弊端.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人们对义齿修复要求的逐步提高,使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越来越受到医患欢迎.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种植牙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但临床应用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1.2].我院口腔科自2012年1月开始对采用进口ITI种植系统修复游离端缺失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边龙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以“栓剂”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作用

    行动导向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本文以“栓剂”教学过程为例,分析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作用,探讨教师如何做好角色转变,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蒋爱品;马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基于课堂录像的高职英语教师话语的研究

    在英语课堂中,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还是学生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本研究借助课堂录像,对五年制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量、汉语与英语的使用比例、词汇特征、课堂提问方式和反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话语量、词汇密度和语速,慎用母语,注意提问策略等建议.

    作者:杨梅青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湖北某卫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与医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某卫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与医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掌握学生文化水平对医学基础课学习的影响,从而有效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的学年成绩,分析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医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语文成绩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76、0.280、0.378;数学成绩与这3门课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98、0.224、0.236;英语成绩与这3门课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36、0.224、0.269,均有显著性差异.语文成绩与病理学成绩的相关性大,数学成绩与解剖学成绩的相关性大,英语成绩与解剖学成绩的相关性小.结论 文化水平对医学基础课成绩存在明显影响,只有提高学生文化水平,才能提高其医学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作者:唐鹏;李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提出相应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8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治愈,4例经腹子宫次全切术治愈,其余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结论 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吸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秀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外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阐述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指导护生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更好地发挥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燕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开展静脉药物配制培训探讨

    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相继建立静脉配置中心,而其所需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医院都招聘护士培训后上岗.本文分析这一市场需求,研究培养静脉配置中心所需人才的方案,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提供新方向,为医院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提供新途径.

    作者:曾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这一环节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医学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对实习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作用,还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刘耀波;周毕军;刘宛丽;张铮;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研究进展

    ICU特殊的环境使ICU护士成为职业风险暴露的高危群体.在日常工作中,ICU护士面临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危害,以及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措施的文献,为ICU护士认知职业风险与防护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娟;谢先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面对中职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趋势,教师应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运动中和谐相处.

    作者:李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逆向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护理实训教学——铺备用床实训教学体会

    在铺备用床实训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拆床过程中思考如何还原备用床,启发学生目标导向性主动思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杨芙蓉;谢美燕;蒋创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调查——以某卫生学校为例

    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在德育中可以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间变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柳州市某卫生学校学生为例,调查中职护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以期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邹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我校学生任务引领型《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PBL教学法在高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PBL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探讨,可获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之更适合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胡建明;李玲;李锋;赵瑾;刘春霞;陈云昭;庞丽娟;邹泓;曹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药剂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文就药剂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建议

    通过研究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作者:蔺多鑫;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课后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课后备课”指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笔者在多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每次上完课都会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想、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备课—上课—课后备课—再上课”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 强化课后备课意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哲学思想对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能力,而如何有效开发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经典哲学思想,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

    作者:王天成;王学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上,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及实习医院为平台,就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作者:顾援农;王伟浩;申绯翡;冯阳;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对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64)和实验组(n=175),每组3个班,实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儿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并采用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是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自珍;何凤英;赵其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