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珍;何凤英;赵其辉
探讨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3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综合医学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周伟;李新伟;许世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我校一附院8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使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留置钟技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及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6.50±1.48)d,平均留置时间为6d,长留置时间为14 d,无红肿、静脉炎发生.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1-0.46)d,与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出现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是早产儿较为理想的选择,能够大限度解决其住院期间全静脉营养、长时间用药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来提高静脉药物配制质量,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比较传统法、习惯法和改良法配制时间、质量和细菌污染情况.结果 改良法可节约药物配制时间,避免药物浪费,减少细菌污染,减少患者静脉用药的不安全因素.结论 改良法在药物配制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保证临床输液安全.
作者:孙俊香;黄文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e)测量的佳导联.方法 将2011-2013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232例设为AMI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全部导联的Tp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V2导联的Tpe值大,与其他各导联的Tpe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V2导联的Tpe值,除与V3导联无显著性差异外,均大于其他导联(P<0.05).AMI组各导联的Tpe值均大于对照组相应导联的Tpe值(P<0.05).结论 测量、分析AMI患者和正常人T波峰末间期时,选择胸前导联可能更可靠、稳定.
作者:张博;薛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研究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作者:蔺多鑫;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牙齿游离端缺失是口腔科常见的牙齿缺失类型,对于游离端缺失,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为活动义齿修复,然而该方法存在咀嚼效率低、舒适性差、使用时间短等弊端.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人们对义齿修复要求的逐步提高,使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游离端缺失越来越受到医患欢迎.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种植牙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但临床应用已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1.2].我院口腔科自2012年1月开始对采用进口ITI种植系统修复游离端缺失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边龙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进入临床实习的大、中专护生对在校期间学习需求的认识,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校进入临床实习的420名大、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以上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沟通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需要的.81.7%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所教的内容与临床需要基本一致;96.2%的实习护生认为学校教师的操作与实习带教教师相比更标准或差不多;但81.2%的实习护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技能等在临床上不够用.结论 需重视护生人文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选择更切合临床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烨;戴肖松;叶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文就药剂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制定高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探索高职教师专业伦理培养途径及对培养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和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王爱华;郭增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PBL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探讨,可获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之更适合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胡建明;李玲;李锋;赵瑾;刘春霞;陈云昭;庞丽娟;邹泓;曹玉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基础上,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及实习医院为平台,就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作者:顾援农;王伟浩;申绯翡;冯阳;郜乐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德育课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实践,提出情境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以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用爱、真诚、赞美和正气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做好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作者:徐明丽;刘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相继建立静脉配置中心,而其所需专业人才缺乏,很多医院都招聘护士培训后上岗.本文分析这一市场需求,研究培养静脉配置中心所需人才的方案,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提供新方向,为医院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提供新途径.
作者:曾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实习前不同层次学历护生焦虑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思路.方法 统一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00名实习前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职和中职护生实习前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P<0.001),而中职护生的焦虑程度高于高职护生(t=2.44,P<0.05);(2)高职护生在主观支持方面优于中职护生(F=6.535,P<0.01),而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3)焦虑程度与主观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35,P<0.05),但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不相关(P<0.05).结论 实习前帮助护生,尤其是中职护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降低焦虑发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实习阶段.
作者:周洁;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所有人的已有知识在头脑中经过整理、内化,形成一定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图式.笔者通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影响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因素,阐述运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尝试.
作者:刘菊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32名学生分成4组,分别在患者无牙颌模型上完成全口义齿制作并试戴,检验修复效果.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操作技能等方面,该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法,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刘呈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这一环节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构建网络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医学生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对实习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作用,还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周向阳;王荣林;刘耀波;周毕军;刘宛丽;张铮;李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分析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解决策略,为教学服务.
作者:马建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满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
作者:刘暖;杨雷;毛秉豫;卞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