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周访渭;李彧敏
目的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助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1级助产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2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进行考核.结果 (1)实验组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P<0.05或P<0.01);(2)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及护理软技能,适合于助产学课程教学.
作者:邓开玉;苑芯瑕;龚昱芳;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将CBS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中专部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CBS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S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韦蓓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本研究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即横向根据患者就医的流程设置,纵向依据护士职业成长规律,重构、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整合[1],旨在使护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熟悉、适应医院环境,顺利实现护士的角色转化,同时在教学中模拟临床真实情境,评价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是否熟悉一般患者常规护理操作,对于危重患者能否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具体研究如下.
作者:陈雪霞;任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立5个模块,共17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多元化组合教学方法,编写新颖的实验教材,进行开放式考核评价,建立一套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应用,证实该体系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周波;郭连莹;张卓;王晓红;徐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与外伤性白内障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医师判断手术禁忌证、选择术式及评估手术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仪及眼科裂隙灯分别对19例外伤性白内障及173例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进行对比分析.用超声检查测量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观察晶状体囊回声、晶状体及玻璃体透声情况,并了解视网膜、脉络膜、眼底及球后回声情况.结果 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厚度与正常晶状体无明显差异,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厚度(5mm)比正常晶状体明显增加.结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直观、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白内障术前诊断、评估手术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菊兰;王开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提高型就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记忆、逻辑等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等;提高型就业能力包括人际(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1].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孙有利;黄付春;高功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内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模式,实现学生与临床的“零距离”接触.方法 对内科护理学实验课实施综合实训模式,内容包括案例引入、角色扮演、情景设置、视频演示、课后反思体会等,学生参与、模拟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督导组评价等方法,评价内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模式的效果.结果 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综合实训模式在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均较高,同行教师和教学督导组的评价也较高.结论 综合实训模式可以缩短学生与临床的距离,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是高校护理实验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培养贴近临床护理实际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谢海;战同霞;魏秀红;卢国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提出的,指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已在全世界200余所医科院校推广应用[1].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临床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以问题为核心,用已学知识结合在临床中得到的信息,提出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石荟;商艳;徐茂锦;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传统高校学习方式以知识精加工型为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性.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灵活,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校应该从知识精加工型学习方式向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转变.
作者:冉伟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视频导入法是在教学中应用影视片段、Flash动画片段或提前录制好的作品导入新课的教学法,可以直接刺激护生的感官,达到激发护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将视频导入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脊髓纵裂(Split Cord Malformations,SCM)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因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引起的脊髓先天性畸形,这种畸形是以“脊髓在矢状面上被间隔节段性分开”为特征[1],间隔可以由纤维组织、软骨、骨组织或者上述几种成分组成[2],且多伴背部皮肤异常、脊柱畸形、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等,出生后脊髓的发育持续受到畸形椎骨、纤维束带的限制,临床神经症状往往逐渐加重[3].本病于1837年由Ollivie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脊髓畸形的4% ~9%.1992年,Pang等[4]建议用脊髓分裂畸形代表整个双脊髓畸形的范畴.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现将脊髓纵裂的影像学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丽;高学明;钱耀文;钱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校企合作育人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级9班和10班必修社区护理导论的88名护生分为两组,9班38人为观察组,10班50人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合班进行传统的社区健康教育理论授课与校内健康教育实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1天,包括举办一次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讲座与办一期健康宣传黑板报.结果 现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生经过社区健康教育实践锻炼后,认为校企合作育人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的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结论 校企合作育人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社区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周刊;董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实际应用过程中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学生在病理学学习中遇到的内容多、抽象、记忆难等问题,有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衔接.
作者:曹璋;张燕;张骞;刘鲁英;吴淑华;韩艳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毕业生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是评价本科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本着探索21世纪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了解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是否符合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适应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也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护理教学质量,引导护理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及时更新护理专业课程提供依据,课题组采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对本校本科护理专业进行校内认证,以《标准》为框架设置问卷,于2013年6月对本校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章安;马秋平;周薇;何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液压药物灌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对80例颈椎病病人(神经根型31例、椎动脉型15例、脊髓型3例、交感型12例、混合型19例)应用连续硬膜外穿刺,用0.9%生理盐水、麻醉药、山莨菪碱、脉络宁或川芎嗪、当归注射液、透明质酸钠、5%碳酸氢钠等配制的不同药液,经留置导管灌注(输入或推入),连续用7~10天,对因疼痛产生心因性障碍者则加用东莨菪碱、艾司唑仑.结果 经12个月~24年的随访,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75例,占93.75%;良:5例,占6.25%,优良率100.00%.4个疗程1例,占1.25%,2个疗程8例,占10.00%,1个疗程71例,占88.75%.结论 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液压药物灌注产生流体剪切应力,符合椎间盘生理性大气压,能促进蛋白多糖、胶原纤维的合成代谢,降低退变椎间盘突出组织分泌的各种炎性介质浓度,抑制对基质的降解或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峰;彭彬;周庶文;陈祖全;王勇;李华玲;李文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外科无菌术是贯穿整个外科学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阐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并对外科无菌术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通过对高职药学学生科研专题实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实施经验与成效,倡导不同于本科生的实习定位与实施过程管理,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亦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黄仁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1 英护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由于经济、教育和人口流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护理教育必须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以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国际护理人才,使之具有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疗单位工作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英语护理班(以下简称英护班)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提出了英护班的课程改革,包括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为后期的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以及部分专业课程学生的双语学习打好英语语言基础.通过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后,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内大学英语相关的等级考试,为通过雅思、托福等考试奠定了语言基础;能较为自如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境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者:唐巧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苯妥英又称大伦丁,是一种重要的抗癫痫药,另外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三叉神经痛、轻度高血压等的治疗[1],临床上主要用其钠盐形式——苯妥英钠.苯妥英钠于1908年被德国科学家Heinrich Biltz首次合成[2],他所采用的合成方法至今仍在普遍使用,即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的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3].目前,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苯妥英钠的合成路线通常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在维生素B1的催化下进行安息香缩合得到安息香,然后用三价铁把安息香氧化成二苯基乙二酮,后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得到苯妥英钠.
作者:赵金武;何明华;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为了避免在气管及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等操作或手术中发生喉痉挛,气管及支气管痉挛及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造成的气道阻塞、反流性肺炎,牙齿脱落,口腔黏膜损伤,保证患者氧供、全麻机械通气及扩大手术或操作的视野,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以便增强该类手术或操作的安全性.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食管咽喉双腔封闭通气导管,已获得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作者:脱立雄;王宏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