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导入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

刘萍

关键词:视频导入法, 高职护理专业, 急危重症护理学
摘要:“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视频导入法是在教学中应用影视片段、Flash动画片段或提前录制好的作品导入新课的教学法,可以直接刺激护生的感官,达到激发护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将视频导入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液压药物灌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

    目的 探讨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液压药物灌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对80例颈椎病病人(神经根型31例、椎动脉型15例、脊髓型3例、交感型12例、混合型19例)应用连续硬膜外穿刺,用0.9%生理盐水、麻醉药、山莨菪碱、脉络宁或川芎嗪、当归注射液、透明质酸钠、5%碳酸氢钠等配制的不同药液,经留置导管灌注(输入或推入),连续用7~10天,对因疼痛产生心因性障碍者则加用东莨菪碱、艾司唑仑.结果 经12个月~24年的随访,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75例,占93.75%;良:5例,占6.25%,优良率100.00%.4个疗程1例,占1.25%,2个疗程8例,占10.00%,1个疗程71例,占88.75%.结论 硬膜外留置导管连续液压药物灌注产生流体剪切应力,符合椎间盘生理性大气压,能促进蛋白多糖、胶原纤维的合成代谢,降低退变椎间盘突出组织分泌的各种炎性介质浓度,抑制对基质的降解或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峰;彭彬;周庶文;陈祖全;王勇;李华玲;李文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岗位调研加强医学专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提高型就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记忆、逻辑等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等;提高型就业能力包括人际(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1].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孙有利;黄付春;高功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庆阳市8 000例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庆阳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探讨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预防对策及经济适用的普查方案.方法 对庆阳市8 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临床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体检可疑对象进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等客观检查;整理、分析庆阳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普查的8 000名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84.20%,庆阳市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为62.5/10万.乳腺疾病与妇女年龄、孕产史及哺乳胎次、引流产次相关(P<0.01).结论 庆阳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农村妇女乳腺痰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梁海鹏;张志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对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初探

    通过分析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和现状,强调在中等医学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手机的功能,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科学管理,并提出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以解决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成长、就业的需要.

    作者:马永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浅谈联想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笔者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来理解记忆知识点.教学实践证明,联想法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记忆的负担,而且能使学生越学越有信心.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联想是思维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它符合教学巩固性原则.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作者:王晓燕;苗晓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在中职卫校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探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教师为主角的课堂接受性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目标的需要,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中职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目前,中职卫校的生源文化基础偏差,可他们的智商和情商并不差.由于单调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匹配及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了不良的教学效果.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智力发展,又能使学生在无“逆反”的条件下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预期,终实现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呢?

    作者:崔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校学习方式从知识精加工型到知识贯通型的探讨

    传统高校学习方式以知识精加工型为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性.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灵活,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高校应该从知识精加工型学习方式向知识贯通型学习方式转变.

    作者:冉伟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我校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在护理教育教学中,护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正确评价自己的长处与弱点对于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为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笔者调查了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生、“2+3”五年制高职护生对学习眼科护理的自我评价,并与教师评价进行对比,对两组护生的评价能力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金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立5个模块,共17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多元化组合教学方法,编写新颖的实验教材,进行开放式考核评价,建立一套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应用,证实该体系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周波;郭连莹;张卓;王晓红;徐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英护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1 英护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由于经济、教育和人口流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护理教育必须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以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国际护理人才,使之具有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疗单位工作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英语护理班(以下简称英护班)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提出了英护班的课程改革,包括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为后期的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以及部分专业课程学生的双语学习打好英语语言基础.通过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后,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内大学英语相关的等级考试,为通过雅思、托福等考试奠定了语言基础;能较为自如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境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者:唐巧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本科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整合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本研究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即横向根据患者就医的流程设置,纵向依据护士职业成长规律,重构、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整合[1],旨在使护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熟悉、适应医院环境,顺利实现护士的角色转化,同时在教学中模拟临床真实情境,评价护生在护理工作中是否熟悉一般患者常规护理操作,对于危重患者能否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具体研究如下.

    作者:陈雪霞;任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对学生无菌观念形成的影响研究

    无菌技术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技能.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很多技能如各种注射技术、输液技术、导尿技术、换药技术、吸痰技术等都涉及无菌技术及其原则.然而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经常埋怨实习学生缺乏无菌观念;在校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的单项考核中尚能较好地执行无菌操作,但在涉及与无菌技术有关的操作时无菌观念却非常淡薄.本文对我校2010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班与对照班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内注射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术、女病人导尿术的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被忽视,原因是认识上的种种偏差.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扭转办学中急功近利的倾向,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抓住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作者:马恩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英语“导学练”模式的探索

    “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课前指导和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将课堂大量时间用于口头训练,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运用该模式教授护理英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作者:贺正全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双线运行模式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改制和升格时间较短,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太健全,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因此,建设一个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践,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实践,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莲;马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沙尘天气多发区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沙尘天气多发区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选取甘肃省民勤县和平凉市为沙尘多发区和对照区,于2011年9月至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728名(民勤424名,平凉304名)世居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 民勤县、平凉市农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1%、3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区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高血压家族史农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超重和肥胖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P<0.05).结论 应以控制体重为重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民勤县农民高血压患病率.

    作者:徐鹏;郭强;薛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藏药矿物药的分类和炮制特点

    藏医药作为重要的民族医药,以其独特、显著的疗效为各族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深入研究近年来藏药矿物药方面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探讨藏药矿物药的使用、分类、炮制工艺特点以及药理作用.

    作者:仁青当知;陈玉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整合课程式PBL教学的效果初探

    为探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整合课程式PBL教学的效果,我们在17个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中进行尝试.结果显示,整合课程式PBL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教师的业务水平.

    作者:方芳;陈冬梅;李新鸣;王岚;刘兰;刘新;景汇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专业特点的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积极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始终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面临的难点.本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需求,设计重点教学内容,将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实现“因专业需求施教”,注重体现实用性原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满足学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实现对本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对方药及中成药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效果显著,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模糊数学法在学生评教中的应用

    学生评教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学生评教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可以反映学生的心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教学动态[1-2].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评教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模糊数学评价法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3],已有学者在学生评教中应用[4].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法对果蔬加工技术课程的授课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学生评教提供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方法.

    作者:曾维丽;赵永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