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英语“导学练”模式的探索

贺正全

关键词:教学模式, “导学练”, 护理英语
摘要:“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课前指导和学生课前预习,特别是将课堂大量时间用于口头训练,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运用该模式教授护理英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剂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与评价

    目的 探索药剂学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实施方案和教学效果.方法 以实际教学任务为参照,按照药剂学知识点的层次关系,对原来以知识结构体系排列的药剂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构建以职业实践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药剂学课程体系.以2011级药剂专业01班54名学生为观察组,药剂专业02班56名学生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和常规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能力考核、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评价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结果 除期中理论考试成绩外,观察组的期末、实习前理论考试成绩和期中、期末、实习前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教学法比较,项目化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能掌握能力、主动操作意愿、团结协作能力和对实训教学的兴趣(P<0.05).结论 构建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有效实施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药剂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志勇;陈华;卢楚霞;李小燕;张贵锋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以药物制剂专业为示范的校企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目前,着力构建以产业为引领、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已成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作者:王艳艳;王团结;任红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销售工程师培养导向的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研究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标准,通过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课程内容三大模块的有机融合、课程教学与实践项目的有机融合、行业特色教材的教学支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调整、学生过程表现的评价等方面重构医疗器械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使高职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成为医疗器械销售工程师的培养摇篮.

    作者:李毅彩;李叶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早期接触临床呼吸科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提出的,指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已在全世界200余所医科院校推广应用[1].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临床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以问题为核心,用已学知识结合在临床中得到的信息,提出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石荟;商艳;徐茂锦;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训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科研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肖霄;禹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教学差异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教师、学生及学校内部管理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作者:陈丽;姚德欣;陈谋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岗位调研加强医学专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提高型就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记忆、逻辑等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等;提高型就业能力包括人际(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1].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孙有利;黄付春;高功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英护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1 英护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由于经济、教育和人口流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护理教育必须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以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国际护理人才,使之具有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疗单位工作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英语护理班(以下简称英护班)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提出了英护班的课程改革,包括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为后期的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以及部分专业课程学生的双语学习打好英语语言基础.通过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后,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内大学英语相关的等级考试,为通过雅思、托福等考试奠定了语言基础;能较为自如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境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者:唐巧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能力本位课堂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能力本位课堂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普通专科护理1班55名护生为实验组,2班52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以能力本位课堂设计教学,并对两组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1).实验组89.1%的护生认为能力本位课堂设计教学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5.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83.7%的扩生认为有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81.9%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护理评估能力;81.9%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提高交流沟通协作能力.结论 运用能力本位课堂设计教学,有利于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术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模块化教学中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的发展革新

    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口腔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一门学科.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临床上能够做到合理正确地使用药物.这门课程的设计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对于教师来说,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口腔临床药物学》(第4版)教材中,第十七章到第十九章是在前面章节不同类型药物的理论学习基础上,介绍针对口腔不同疾病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黏膜病的临床用药[1].如果说前面章节的学习是让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一些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那么后面3章则是教会学生将知识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成黎霏;崔妮;王鹏远;顾宜;王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立5个模块,共17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多元化组合教学方法,编写新颖的实验教材,进行开放式考核评价,建立一套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应用,证实该体系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周波;郭连莹;张卓;王晓红;徐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CBS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将CBS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中专部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CBS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S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韦蓓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唯一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自1986年美国医生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Tension-free hernioplasty)概念以来,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且由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深受患者及医生的喜爱.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修补方法及修补材料多种多样,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及身体状况、腹壁缺损的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手术方式.我院2003年开始用国产疝修补片(商品名:善释)行无张力疝修补术,2006年至2012年对12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异物感及不适感,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如何减少并避免感染的发生及出现感染后如何处理是需要外科医生不断研究的课题.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发生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庆林;祁钰乾;张文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苯妥英钠合成实验的改进

    苯妥英又称大伦丁,是一种重要的抗癫痫药,另外还可以用于心律失常、三叉神经痛、轻度高血压等的治疗[1],临床上主要用其钠盐形式——苯妥英钠.苯妥英钠于1908年被德国科学家Heinrich Biltz首次合成[2],他所采用的合成方法至今仍在普遍使用,即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的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3].目前,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苯妥英钠的合成路线通常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在维生素B1的催化下进行安息香缩合得到安息香,然后用三价铁把安息香氧化成二苯基乙二酮,后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二苯基乙二酮与尿素反应得到苯妥英钠.

    作者:赵金武;何明华;王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会

    结合全科医学的理念、神经病学学科及培训学员特点,探讨更为合理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全科医师能更好地胜任社区工作.

    作者:冯桂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外科无菌术中的应用

    外科无菌术是贯穿整个外科学学习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阐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并对外科无菌术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本科生毕业5年后离职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五年制本科生毕业5年后的离职情况与原因.方法 以某二本院校五年制2005~2008届护理本科16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56人,男生4人,统计毕业时的工作情况和毕业5年后的工作情况.结果 160人中有28人在5年内离开临床护理岗位,其中4名男生有1名在5年内跨专业考研,另外3名改行.结论 提高临床护士的社会地位,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供正式编制等措施有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

    作者:郝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对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初探

    通过分析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和现状,强调在中等医学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手机的功能,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科学管理,并提出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以解决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成长、就业的需要.

    作者:马永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级53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教学;2008级54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案例与情景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同时调查实验组护生对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结论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可提高健康评估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基于专业特点的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积极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始终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面临的难点.本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需求,设计重点教学内容,将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实现“因专业需求施教”,注重体现实用性原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满足学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实现对本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对方药及中成药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效果显著,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