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玲
为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我们立足于具有多元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教学平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围绕护生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和交叉学科的渗透,围绕核心能力展开护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邱玉宇;邱丽颖;陈爱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我校成为国家首批中职学校示范性建设学校,重点建设的护理专业,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尝试结合临床案例开展.本文着重探讨解剖学教学中结合外科护理学临床知识讲授,优化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的外科护理学学习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彭福龙;黄智森;曾令雄;罗俊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调查急诊患者对实习护生的信任度及实习护生自我工作满意度,了解目前护生临床实习现状.方法 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和自制的“护生工作满意度自评量表”分别对112人次患者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实习护生信任度总分平均分为(126.20±13.16)分,患者对实习护生的信任度评分与实习护生自我工作满意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急诊护理实习带教中,给急诊患者安排责任实习护生,增强实习护生对病患的责任心,提高其自我工作满意度,有利于实习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林;郝卫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医学基础课程科目种类较多,但从教学内容到教材使用大多仍借用临床医学专业,不利于人才培养.本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作者:刘洁;常冬梅;张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菌种是重要的实验材料,英来源有国内外直接购买、致函索要、自行分离等.针对不同菌种可灵活选择其活化、保存和复壮手段,其中,菌种保藏方法应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如定期移植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动物组织保藏法等简单易行,适用于开展大规模学生实验.
作者:张颖颖;车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职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2011级中医康复班(简称“中康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将2010、2011级中康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章节教学完毕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章节测试,并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章节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方剂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燕;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患病人数占总人口数的1%以上,主要累及滑膜和关节,是一种难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RA的炎症常常与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相关[2].这些免疫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3],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4]等,进一步加重了炎症,从而导致关节和骨的破坏.
作者:朵荣;朵瑞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移动CT、16排及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头颅影像资料,对其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移动CT与固定CT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移动CT可在患者床头进行检查,方便快捷且扫描剂量小,降低因搬动患者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作者:李俊荣;罗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将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融入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加强其情感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李文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中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可以通过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文化认同感、联系古今拉近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作者:岑爱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院要想持续稳定发展,不仅需加强基础建设,还需提升人文意识.本文从人文意识的内涵、提升人文意识的现实意义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论述人文意识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惠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根据病理学教学中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课件的实践,阐述医学形态学CAI课件的制作过程和要求,提出在运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必要手段,是促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护士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了解医生职业形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170名护士进行调查,得出护士眼中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行为.结果 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因素,除了专业技术因素外还有非专业技术因素.结论 要将专业技术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医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作者:王冰冰;郭鹏军;齐丽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对我校2012级不同专业学生公共课期末考试试卷的抽样督察发现,学生公共课成绩普遍偏低,主观性试题失分率非常高;学生在公共课学习中存在思想上不重视、死记硬背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教学发展、考试命题、考生评价、人才遴选提供准确的参考.
作者:穆爱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教学质量的责任伦理思维可从责任主体、责任履行、责任分析和责任监管等方面展开.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是责任的履行和监管.责任的履行和监管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由于责任含义复杂,伦理问题难以界定,质量监测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尚未普及,责任溯源需要分析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而责任监管的关键是事前编制责任规划图,明确具体责任,以对责任的履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孙丽芳;华危持;徐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构建健全人格生长培育系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建立企业化班级运营与管理机制、建立“专业·人文·服务三农”三大育人体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等实践,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业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在中职卫校临床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比较两班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班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质、临床实践能力等有明显提高.结论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学科教学质量.
作者:何朗;闫金凤;翟伟平;涂华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交流、培训以及提高的平台[1].我校药剂专业学生2012年6月参加全国“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取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2012年7月,19名学生参加浙江省行业协会技能比赛全部获奖.实践证明,职业技能竞赛在规范专业技能培养、促进教学改革、创建学校品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也应随之提高.本文针对学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影响教学管理效率的因素,提出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作者:庞伟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